作者简介:关永年,自幼习形意拳及孙氏开合太极拳,并得到师伯李敦素先生指点。其后,拜太极柔术宗师赵中道先生为师,习太极尺气功和太极球功。跟从胡耀贞学习太极推手,并得到杨式太极名家崔毅士,吴式太极名家吴图南、张继之、杨禹廷等人指点。通过作者潜心探究几十载,创出自己的太极内功养生拳。
练好孙式太极养生拳,在我的著作中,都有详细练法,配以我数十载教学经验的汇总,更便于学者入门,提高其内功养生之层次,得以顺利达至理想目的。现就拳式中的重点动作加以阐述。 练好内功太极拳 孙禄堂师创开合,开合太极好处多。 学拳容易改拳难,误投师门永遗憾。 太极哲理深无底,宗岳论之祥又全。 不遇名师无正果,精心实践体悟得。 人体科学极微妙,照猫画虎缺实质。 身势失正少中和,缺乏内功拳式滞。 柔化舒展何年得,禄堂赛猴灵活得。 太极健身全真理,当忌拳操行外力。 内功知要养生功,打轮推手探实用。 积德养气百病消,孙式太极养生拳。 无极势 面向一方站立,两足跟之内侧并靠,两足尖平均向外展,开成90度,两臂下垂,手劳宫穴含虚空扣于大腿前侧,静守丹田,以静待动,无极而太极,平视正前(见图1,面向南)。注:为学者方便,特此设定无极势面向的方向为正南,此后每图均有方向说明。 太极内功真理诀: 无极太极张三丰,修道武当真气行。 由内及外创正宗,发明太极武当剑。 炼丹无形有诀窍,天人二体相合一。 孙氏太极俱实理,养生之道含技击。 太极拳学提三丰,沿其哲理探真功, 能遇明师永庆幸,实践真知可悟得。 功效: 专心静气,四平八稳,以备练功。 太极势 承上式,意气自头顶百会穴降浊气经上、中、下三丹田,再经大腿内侧或外侧经线直达涌泉穴,继而提顶吊裆,整体虚灵,重心在左脚,右脚以其跟为动轴,向左偏转成45度的步型,在转动之际,全体上下,仍须中正勿倾斜,其脚跟的轴动亦当轻灵为佳(见图2,面向东南)。太极者由静而动,虚无生一气,以阴阳相合太极之体,行拳作势谓之太极拳,否则易于流入旁门左道。老前辈多保守,若加形意的一阴返一阳则更好。 太极势之秘诀: 旗杆栽倾一点点,铸成影斜太遭殃,糊涂传人德不高,拳法质量要严求,留给后世无价宝。 功效: 无极而太极,由静而动,拳论曰:由内及外,在其运动过程中,布气于四肢百骸,以通经络,经络通,病乃空。每个动式都有祛病之功效,又因为有意就有气,气到劲生,由脚跟至梢节,包括头顶百会穴,提神贯顶,有利健脑,缓解颈椎病等。 起吸势 沿上式步法,原地两掌斜对,左前右后,一气向前上?劲而出,稍高于肩,宽也同肩,曲双臂垂肘以得其圆满,整体虚灵,气势饱满,无过不及,中和自然,目随手中视,含神于体内(见图3,面向东南)。 功效: 旨在配合呼吸之道。按调息而吸气,正如气球贯满气体,含?之情之现象之理同,在吸气时最好直达下丹田(会阴穴),吸至满而停,而双手一齐到位,可开胸顺气,补中益气,开胃健脾。 落呼势 继上式,屈膝下劲式,双掌随之下落小腹前,虎口斜对,左手偏下些,含护裆之意念,重心偏于右腿,含神于内,整体合住劲(见图4,面向东南)。
 太极起落势秘诀: 太极起落息自调,伸缩往来一气做。起升落降丹田功,丹田有宝混元成。起承开合八方展,丹田混元主腰功。 功效: 双手下落,后溪穴迎小腹,促腹部之气呼出,以吐故纳新,促进代谢。
第八式、向左十字开合手 ◆
十字手 左脚向左,右脚随之,右手领劲走外圈随身体一起向左转,与左手交成十字置于胸前。继而运行开合手,更宜圆满无间,胀之劲显。 (见图1,面向南)  十字开合秘诀 十字开合易换势,转身捷径劲无间。 师公留法双层理,支掌八方神为能。 开合直线理不通,有违太极弧线行。 十字内含虎豹头,形式简而理内含。 ◆
开 手 继而松腰下劲而沉劲,左右分开双手掌。 (见图2,面向南) ◆ 合
手 继而提顶身势,仍弧线合手掌,以劳宫穴对合为佳,神舒体静,目随掌间而视空。配合丹田混元开合有致,由内及外侧更妙,对手三阴、三阳经自然有益。 (见图3,面向南)  开手合手秘诀 开合换气健心身,内外二气互作为。 调度换式连接桥,呼吸定息练神气。 开合得道气血行,开合混动妙无穷。 开太无边入海洋,合小无隙难透风。 太极处处均开合,气运心身争青春。 不得真传攒开合,失掉先天气功义。 不变阴阳作开合,污浊动作少真理。 第三十五式、第六十一式,第六十六式,第八十一式,第八十八式同此式。 第十二式、直回开合手 双手掌外旋,手心对合,并随之回收而作开合。 (同图2、图3,面向南) 注:
按太极体用而言,开合手背有粘连、舒化、懂劲应用之功能。其十指及劳宫穴有内外气体交换,促进新陈代谢,更有利于健康。 第二十九式同此式。 第十九式、向右开合手 左步向右扣并,身体随之向右偏转90度。 第五十三式,第五十七式,第七十五式同此式。 第二十三式、向左开合手 身体向左偏转90度,练法同前。 注:此是按传统方法操练的,故没有加“十字手”。
第九式、单鞭式 微提百会,左步向左稍半弧线横开,负重自然弓膝,其步宽因身高不等,以得力为适度,双展掌随开步,亦左右上下含曲线分开,成斜立式,目视右掌食指。
(见图1,面向西,身向南)
【单鞭秘诀】
单鞭直线练筋骨,符合太极走弧线。
曲中求直妙劲生,连接转换柔透刚。
【功效】全套拳共有八个单鞭式。传统单鞭横较直,主练筋骨的劲力,筋长则力大。后面有圆单鞭之练势,主于开中合,合中开,丹田混元行于肢体而圆,其内劲运行如环而无间。有开胸润肺气之妙。
第二十四式、单鞭
左步向左提顶横开三尺许,脚尖偏前些落地,(双脚重心比7:3),同时,双手含向上再向下弧形分开如张弓,视右掌虎口,双臂是月牙形,切忌直力,是无极势的同向位。(见图1,面向西,身向南)
第三十六式单鞭、第五十八式斜单鞭、第六十七式、第八十二式、第八十九式单鞭,都是身向西,面向北,练法同第九式(见图1)。
第六十二、圆单鞭
面向西,身向南,架势圆活,练法参照第九式(见图2)。
【圆单鞭秘诀】
单鞭三圆臂腿胸,整体圆意曲蓄生。
中和气道息自调,圆的化境多能变。
有如清水万能能,刚柔相济混合用。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