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寿限与养生的问题。传统文化当中,它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多久呢?传统文化有一种说法,叫做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用这种观点来讲,人应该活到的最高寿限,实际上是一百二十岁。根据现在的关于人类自然年龄的三种推算,它用生长期来乘以寿命系数,也是一百二十五岁左右。还有细胞分裂学说,以及性成熟期说,都认为人的正常寿限应该是一百二十岁左右到一百四十岁之间,传统文化也认为上寿是一百二十岁。可是为什么在天地之间,所有的动物都能够活到自己的自然寿限,而只有人活不到自己的自然寿数呢?人为什么活不到自己的自然寿数?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直立行走造成的吗?为什么练习呼吸能够养生? 其实有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站立起来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人的直立,导致了人的呼吸方式和运动姿势及消化功能,方方面面的变化。首先我们讲一下人的呼吸方式的问题,就是说除了人以外,所有的动物均采取的是腹式呼吸,就是动物都是趴着的。关于人的定义,原先曾经有过一种说法,就说的西方社会在给人定义的时候,他就曾经说过,说人是两条腿站立的动物。后来发现这个定义是不太合适的,因为鸡也是两条腿站立的动物。现在基本上有一个更新的定义,就是说,人是两条腿站立,并且能够思考的动物。但是从这种角度来讲,我们又不是那个鸡,所以我们也不知道鸡是否能思考,这个定义多多少少是有些问题的。可是无论如何,人的站立决定了他的很多的特性,包括疾病方方面面的问题。动物它采取的腹式的这种姿态,导致了它的呼吸也是以腹式呼吸为主。腹式呼吸的优点,就是可以充分发挥肺细胞的功能,增加它的肺活量。而人类只有在胎儿期的时候,和婴儿期是以腹式呼吸为主的。自从走路一开始,人就从腹式呼吸转变为胸式呼吸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像我们原先所说的,其实当小孩子把脐带剪断的那一瞬间,小婴儿就已经经历了一场冒险,就是他要马上由腹式呼吸,改变一部分,他要成为肺呼吸,要用胸式来呼吸。改变了这种呼吸方式,就导致了人的大部分的肺细胞长期置闲不用,减少它的肺活性,所以这是人活不到自然寿限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医学的道教里,它基本上是用胎息的方法,来把这个问题试图予以解决。所谓胎息,就是他尽量要把口鼻呼吸,转为腹式呼吸。那么在胎息里面,它就非常强调一种呼吸的方法。比如说我们现在基本上讲呼吸,我们认为呼吸就是一个喘气。在医学里和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