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之《从字到人.中医哪里来.上》第(64)曲黎敏

 安安君 2015-10-31
在上一集中谈到,中医的始祖是掌握了天地秘密的人,是万物的解释者,这些人究竟是如何与天地沟通,与万物相处的呢?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巫:祝也。这个“祝”字,上面是一个“口”,底下一个人跪在下面。我们现在“祝”就是什么呢?就是祈祷。其实就是一个人跪在祭坛前,嘟嘟嚷嚷的意思。那么古代是这样,古代是女巫称巫,就是凡是从事这种与神灵沟通职业的人,女子称“巫”,男子称“祝”。这么说,古人是通过灵石与天地沟通的,真是这样的吗?
就说其实这个“巫”像什么呢?就像两个女人围着火堆在跳舞,这是现代“巫”的一种写法。
在现代的写法中,依然能找出古人活动的蛛丝马迹。为什么女巫要跳舞呢?在《说文解字》中继续解释道,“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所以巫首先指的是女人,这种女人能干嘛呢?能跟天上的神明相沟通,所谓“无形”就指的是天上的神明。然后它就说“以舞降神者也”,是通过舞蹈来跟天地沟通,所以女巫跟天地沟通的方式是通过跳舞。这个是我们中国文化里面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它在描述女性的时候,它基本上注重女性的体态的问题。对男性的规范,男性就不用去跳舞了,他沟通的方式,他只要通过语言,他只要通过他自己的那种语言的能力,声音的能力,就能够达到跟天神的沟通,所以这个是中国古代关于跟天地沟通的两类人,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那么在中医里,“医源于巫说”,就是说先前的这个巫指的是那种大巫,因为天地关于生命的解释,甚至都是帝王类的人,大巫这类人来解释的,到后来是由巫祝来解释。
后来发展成了“祝由之法”,“祝由”一说,从现存典籍来看,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从这两本书的描述和“祝由”一词的本义,“祝”是指“祝祷”,多半是由“巫”来承担的。因为“巫”和“祝”在古代基本上具有同样的内涵。“由”则指病因、病由。因此“祝由”就是根据病因之所在,用祝祷去治病的方法。
甚至这种方法在清代它还是有流传的,叫“祝由科”。就是有些医生专门要去学这种方法,就能够把病邪去掉。这篇东西基本上写在《黄帝内经》的《移精变气篇》。
《黄帝内经.移精变气篇》中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黄帝说,我听说古代人治病,都是求的是“移精变气”,“祝由”而已。说只要通过祝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