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仙言医妙解《黄帝内经》之十八:清心寡欲天地宽,心安处才是最大的满足

 悠哉乐哉 2023-03-02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图片

温馨提示:许仙言医腾讯直播中医面对面,以下为8月23日直播内容节选。希望我们每一次的直播,都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建立这样一个直播平台,旨在给大家集中讲解中医知识和一些秘方,让更多的受众通过学习中医知识,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症状和治疗的知识,最大程度地让我们远离疾病,请大家尽可能地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图片

《黄帝内经》的讲座是不变的主线,昨天讲到两个字:“困”和“闲”。今天接上回,讲解“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01


“闲”乃宁静平和的心态


“志闲而少欲”,“志”是指我们的意志,是心思对以往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志在五脏五行中属水,为肾所主管,肾主志。志闲,就是人的精神状态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或者说是心处于一种恬淡虚无的状态。这实际上是对前面的一段话的进一步阐述。“困”字是房子里面有木。过去,中国人住四合院,东南西北,中间一木,木克土,土就不能运化,所以人必然陷入困境。

“闲”字,表面字形会意为“门中有木”。门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院里、家里面的门,打开,可以出去;关上,限制出入。门是控制我们进入的一个枢纽和通道。第二种是无形的门,是我们的心、精神之门。

“闲”字本意为“栅栏”。如下图,里面两横一竖,象形古代的门,门被一个木杠把拴住了,无法进到院子中图片

如果心的门户被封住了,心神就不外越,呆在家里,这就是以前说到的“息”。以前讲过“休”字,人应该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但是树长一万年仍在以前的位置,没有发生物理性的位移。人变成木头不动,身体上不发生运动关系,不发生物理性的改变,叫作“休”。“休”讲的是物理形态,“闲”说的是心。心属于自己,靠“闲”字,靠门关住。“闲”告诉我们不要胡思乱想,不忆过往,不惧将来,活在当下,这样的状态就是心闲。

徐文兵先生在《字里藏医》解读,“安”字是背后有山,两边青龙白虎,人住中间,后边有靠山,左右有护卫。外敌入侵,可以躲在山上,和平时期,可以走出去,进可攻退可守,这叫“安”。心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叫心安。

02


 形劳有度,遵循常道

现代社会,人形不劳,不干体力活,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把我们从繁重的体力中解放出来,这的确是巨大进步,但却导致了“心劳”。现代人整天为房贷、为生活、为孩子奔波,天天担心将来会如何如何,我们劳的是“心”。“形劳而不倦”告诉我们:形体要适当地运动,但是不要过度,疲倦了就过,过就伤身体。但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现代人的主要问题是心猿意马,心浮气躁。

现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很多人营养过剩。大量的营养物质因为人没有运动,沉积在体内变成垃圾毒素,增加了各个脏腑的负担,所以我们要解决代谢问题。正如有朋友质疑:为什么喝了郭氏岐黄茶感觉到饿?因为你的代谢、脾胃功能变好了,人才会感觉到饿。饿和饥不一样,饥是生理上的一种需求,饿是心理上的一种需求。有的人饥而不饿,明明肚子饿了,但就是不想进食,这就是形神不一。饿是发自内心的,饥是身体上的。

人只有处于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心安状态,形体不过度的劳累,整个身体气机的运动才会遵行常道。图片

营气有营气的运行规律,卫气有卫气的运行规律,每天的子午流注对应既定的时间点:子时胆经,丑时肝经,寅时肺经,卯时大肠经......只有这样,才能与天地保持同步,按照地球的节令,同频共振。这样的情况叫气从以顺,气与身体和谐。例如一个人,凌晨3:00-5:00容易醒,则表明肺阴虚,肺脉细脉,阴阳不平衡,气不能从,到了寅时,肺气当令,气不来,人就会醒。

《黄帝内经》的每一个字,每一段话,每一个理论,很多都可以在临床中得到验证,所以说,《黄帝内经》确为不刊之论。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图片

     排版 | Elizabeth

| 许仙言医网络直播内容

 文 | 杏花烟雨江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