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挖掘《黄帝内经》开篇首段的教育意义

 無為_上善若水 2017-04-08

挖掘《黄帝内经》开篇首段的教育意义


文/吴柏林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中医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细细品味,其中包含很多人生智慧,除了健康、养生,包括生活、工作、教育等等内容。比如《上古天真论》开篇24字就具有很丰富的内涵。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医学专家,完全是因为家人的健康问题,才开始阅读《黄帝内经》的,读了很多关于《内经》阐释的书,古今都有。在回味经典文本时,发现很多地方意犹未尽。


对于开篇这段话: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一般解释是:讲黄帝打生下来就很神异、很聪明、反应快……功成名就后,升天做了神仙。也有说“成而登天”是黄帝成年后登记做了天子。


个人觉得,也可以这么理解:



一、全段大义


这段话,除了告诉我们黄帝的神异、辉煌的一生,还有告诉我们:人生不同阶段的要把握的一个关键,这里分为五个阶段。


生而神灵:0-10岁的童真阶段。

幼而徇齐:10-20岁的幼学阶段。

弱而能言:20-30岁的青年阶段。

长而敦敏:30岁之后的成壮年阶段。

成而登天:晚年阶段。


[注1]  原文“弱而能言”在前,“幼儿徇齐”在后,泉叔猜测,此处可能有错简。理由是,对于“幼”和“弱”,《礼记·曲礼上》明确讲:“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

[注2]  据上下文连贯看,“长而敦敏”的“长”应通“壮”。


二、童年阶段,除了天真活泼,还要懂礼貌。


“生而神灵”,关键字是“神”与“灵”。这两个字大多数人合起来理解,指黄帝从小就聪明、神异。泉叔认为还是分开品比较好,更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况且儒家向来主张夫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


1、先说“神”。


神,浅层看是神采奕奕,聪明伶俐的意思。其实“神”,与“精”、“气”一样,是《黄帝内经》的重要概念,“神”,指人的生命功能,人的活力。“两精相搏谓之神”,阴阳两精一结合,生命的功能就发动了。


另外,精气神三者相辅相成,互相牵制。精是神的物质基础,因此精足则神旺,精若则神衰。


神旺的人,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聪明伶俐,天真活泼,可爱极了。

神旺的人,也证明精血饱满,身体素质很好。


由此,一个“神”字告诉我们黄帝儿童时期身体素质很好,生命力旺盛。


2、再说“灵”。


灵,文字学中“灵”的写法很多,其中最普遍的写法是“靈”,一个巫婆口中念念有词,在祈雨,结果雨真的下下来了,很灵验。据专家考证,楚国文字的“灵”最初就是指巫,很厉害的那种巫。


巫,是一种职业,上古时期的智慧分子,很尊贵,负责与天地鬼神沟通、交流。因此,巫具有高超的沟通能力。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很重要,关系到人生幸福、事业成败,有时甚至比业务能力更重要。一般人,对于人与人的沟通还有问题,甚至两口子沟通还有障碍,何况与天地鬼神的交流?因此,“灵”字的含义慢慢引申出“极强沟通能力”的意思。


我们观察一下:


(1)善于沟通、交流的人,往往很容易捕捉别人的情感需求,很能揣摩对方的心思,能敏锐地感知对方的心理变化,说话时能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这样的人当然受欢迎,对吧?


(2)善于沟通、交流的人,情商(EQ)肯定高。


(3)善于沟通、交流的人,一般第六感、直觉很敏锐。我们知道,这方面一般女人比男人强,因此,古人让女人来负责跟天地鬼神沟通。巫是女的,男人要做“巫”的工作,还要向女人学习,所以叫“觋”。


由“巫”、“觋”可以看出:


情商、直觉有天赋的因素,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来加强。


3、“神”与“灵”的启发。


家长们,注意哦,在培养孩子时,既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神”——活力(体力、精力等),也要培养孩子的“灵”——慧力、情商。古人很重视这两方面的培养,第一想方设法让孩子正常发育,保持精力和活力。第二,通过从小训练孩子侍奉长辈、待人接物、交朋处友的能力,来提高情商。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现在很多家长这两方面都没做好,且看:


(1)过去,因为营养不足,养出来的孩子瘦小、个矮、孱弱。现在是营养太丰富了,养出好多小胖墩、早熟品种。注意啊!胖与瘦,早熟与晚熟,即是过与不及,都不正常。另外,古人常说:早熟则早衰!


(2)现在许多孩子活力也不够,上课睡觉、无精打采,不愿出门,宅在电视、电脑前。


(3)现在很多孩子,虽然聪明伶俐,但不招人喜欢!因为他们具有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气,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不会理会别人的心情。更谈不上“四岁让梨”、“打扇温席”的体贴。


这是不“神”也不“灵”啊!


那么,如何做呢?且听泉叔慢慢道来,《黄帝内经》在后面都有智慧的答案,告诉我们呢!


今天说到这里,后面接着讲“幼而徇齐”,看看有何教育智慧?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价值,请转发出去,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