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一代人工晶状体-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myriad 2015-10-31
单一焦点型人工晶体只有一个屈光度,属单焦点人工晶体。由于这种人工
晶体光学部分本身无调节力,所以就不能同时清晰地看远和看近物像。
 
在临床上所观察到的人工晶体眼的调节力,是由于睫状肌收缩,玻璃体和
状体囊袋的作用使人工晶体前后轻微的移动所致,没有特殊襻构造的人
工晶体其移动是无实际临床意义的。为克服单焦点人工晶体的这个缺点,
学者们研究设计了双焦点和多焦点人工晶体。
 
原始的双焦点人工晶体,是利用加厚晶体光学部的周边部分完成的,即在
同一晶体的光学部分上,其中央部分较薄,度数较小,用于矫正远视力;
而其周边部分较厚,度数较大,用于矫正近视力。但在临床应用中,常出
现人工晶体的脱位或偏位,使人工晶体光学部分的中央与瞳孔的中央并不
全重叠。造成患者
看近时不能使用晶体光学部分的周边部,而看远时也不能使用人工晶体光
学部分的中央部,结果使患者看远或看近都不清,所以这种双焦点人工晶
体不能在I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后来经过学者们的研究改进,设计出利用
光线衍射和折射原理研制成的多焦点人工晶体。
 
多焦点人工晶体根据光学面成像原理,可分为折射型和衍射型2类。折射型
多焦点人工晶体有美国Allergan人工晶体和法国Domilens公司的Progress人工
晶体。其基本设计是:前表面由3~5个非球面同心环构成,后表面为光滑
球面,所以,光学面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屈光力,使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由
远到近较广泛的焦点范围。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有美国3M公司的3M人工
晶体和瑞典Pharmacia公司的Ceeon811人工晶体,其基本设计是:前表面为
光滑球面,后表面有20~30个同心圆性质的显微坡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
形成近或远焦点。因此,大多数衍射型人工晶体仅仅是双焦点的。
 
根据Huygens—Fresnel光学原理,入射光通过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后,分
成2个焦点,第一个为屈光力较小的远焦点,第二个为屈光力较大的近焦点。
近屈光力大小由坡环本身的高度,及坡环问距离的大小所决定,一般近屈
光力较远屈光力高+4D,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焦点投射在视网膜上。当远处
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远焦点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近焦点形
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在视网膜上叠加一个模糊的物像,当近处的散射
光进入眼内,近焦点落在视网膜后,在视网膜上叠加一个模糊的物像。衍
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远近焦点的光线分配有2种,一种为均等光能分配,
远焦点和近焦点均为41%,余18%形成高阶衍射。另一种为不均等光能分
配,两焦点分别为70%和30%(近:远=7:3或近:远=3:7)。衍射型多焦点
人工晶体的最大优点为1个晶体可以产生2个焦点,并且其衍射结构范围大,
直径约4.7mm,任何区域均参与双焦点的形成,所以远近焦点不受瞳孔大
小、晶体易位的影响。
 
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多为PMMA制成的双凸透镜,前表面中央区由3~5个
屈光度逐惭变化的同心圆镜片组成,直径约4.7mm;后表面为光滑的球面,
晶体光学部分,直径6mm,襻间距:12.5mm,无定位孔。晶体中央部分屈
光力较周边部高+3.50D,用于视近,周边屈光力低,用于视远。当入射光
进入眼内后,50%~60%光能汇聚在远焦点,22%~28%光能汇聚在近焦点,
余15%~18%,聚在中间焦点,这种人工晶体的缺点为远近焦点受瞳孔大小
晶体易位的影响。
 
由于多焦点人工晶体是对入射光进行折射或是衍射而在视网膜形成像的,
所以无论是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或是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其入射光线
经过折射或是衍射后像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也就存在人的大
脑需要重新对物像认识的过程以及像的对比敏感度发生改变等缺点。
 
Array多焦点人工晶体的特点:Alray多焦点人工晶体已有近10年历史,有4种
型号,其多焦点的基本设计是相同的,光学面的前表面由5个非球面的同心
环构成,后表面为光滑球面,1、3、5区主要负责视远,2、4区主要负责视
近。第一代是MPC25NB型和PAL54N型,均为PMMA材料单片式,MPC25NB全长
14mm,光学面直径6.5mm,有效光学直径4.7mm;PAl54N全长12.5mm,
光学面直径6mm,有效直径4.7mm。第二代为SSM26NB型,光学面是第一
代硅凝胶制成,屈光指数1.41可折叠,光学面直径6mm,有效直径4.7mm
襻为聚丙烯材料。第三代是SA40N型,光学面由第二代硅凝胶制成,屈光指
数1.46,可折叠由推进器植入眼内,全长13mm,光学面直径6mm,有效直
径4.7mm,襻为PMMA材料。Array多焦点人工晶体于1997年成为唯一的获得
美国FDA认证的多焦点人工晶体。Array SA-40N人工晶体具有以下优点:①可
折叠,可以通过3.2mm甚至更小的切口由推进器注入式植入眼内,减少了
手术源性散光。②视力:具有多焦点而非双焦点,在所有视程范围内,均能
提供功能性视力,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眩光。③材料:光学面由第二代硅凝
胶制成,生物相容性好,屈光指数为1.46,厚度较薄并且基本一致,不因
度数变化而有很大变化,植入时单开速率大致相同。襻的材料为PMMA,此
聚丙烯襻易于维持人工晶体的中心位置。④良好的生产工艺和日臻完美的手
术技术也为Array MIOL的植入创造了条件。临床应用中在多焦点人工晶体植
入术前,必须准确地计算其屈光度,以期术后达到或接近正视的术后效果
是非常重要的。
 
应用同时知觉原理,如果远处和近处光线通过多焦人工晶体聚焦于视网膜
上的屈光力之差大于或等于3D,二者在视网膜上产生的物像差别过大,大
脑皮质不能将两个物像触合,而是选择与被注视物体更接近更清晰的物像,
抑制另一个物像。因此根据这个原理,多焦人工晶体能为患眼提供远、近
的良好视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