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子曰:“上无礼,无以使下;下无礼,无以事上。”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有勇而无礼则乱,小人有勇而无礼为盗。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言不和,貌且恭。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程子曰:“无不敬。” 曾子曰:“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孟子云:“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出门如见宾,入室如有人。 《少仪》(《礼记》的篇名,记载贵族子弟应学的礼仪。)曰:“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若要人重我,无过我重人。 太公曰:“客无亲疏,来者当爱。” 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过。 栾共子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 《礼记》曰:“男女不同坐,不亲授。嫂叔不通问,父子不同席。” 《论语》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 《宣康府家训》:“儿曹凡见艳色冶容年长者如姑母,年少者如儿女,年相若者如姐妹。若能如此把持,庶几不至越礼。”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耳可为,目鼻可为,舌心则无不可为。能为人所能为,不为人不为。每日应事接物,如驾顺水之舟,只须掌得舵稳。当行则行,不履邪径;当坐则坐,无偏无倚;当立则立,端凝不苟;当言则言,是非不阿;当揖则揖,当拜则拜,无事一毫矫强,何等自在!有时劳筋骨,苦心志,饿体肤,都只安心顺受,切莫怨天尤人,可上可下,能屈能伸,心性圆明,了无色相,才是顶天立地一个汉子。” △△△△△△△△△△ 老少长幼,天分秩序,不可悖理而伤道也。 译文: 晏子说:“地位高的人没有礼义,就无法驭使地位低的人;地位低的人没有礼义,就没法侍奉地位高的人。” 孔子说:“恭谨而无礼义则劳累不堪;谨慎而无礼义则畏缩不前;勇敢而无礼义就会作乱,耿直而无礼义就会尖刻过度。” 君子有勇气而无礼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气而无礼义就会成盗寇。 孟子说:“君子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居心。君子内心保存着仁爱,保存着礼义。仁爱之人爱别人,礼义之人敬他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爱他,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总是敬他。” 有子说:“在礼义的运用上,要以和睦和谐为贵。” 言语不和,外表却还要恭敬。 恭敬接近于礼义,可以远离耻辱。 程颐说:“不要不恭敬。” 曾子说:“朝廷没有比给人官爵更重要的,乡亲没有比懂得廉耻更重要的,辅佐治世提高百姓水平没有比道德更重要的。” 孟子说:“在长辈的后头慢走这叫做悌,抢在长辈的前头快走这叫做不悌。” 出门如同去拜见宾客,进家如同有客来。 《少仪》说:“捧着空瓶如同捧着满瓶水,进入空房间如同有人在一样。” 孔子对于乡亲,谨慎寡言,好像不会说话一样。 如果想要别人尊重我,没有比我先尊重别人更重要的。 姜太公说:“客人没有亲疏之别,来的客人都应当喜欢。” 父亲不说子女的德行,子女不谈父亲的过错。 栾共子说:“百姓的成长有三方面因素,对待他们要一样。父亲生养,老师教育,君主供食。没有父亲就不会出生,没有食物就不会长大,没有教育就不会有知识,这是成长的三个因素。” 《礼记》说:“男女不同座,不交接。嫂子与小叔不互相问询,父子不同席而坐。” 《论语》说:“祭祀如同祖宗真在一样,祭祀神灵如同神灵真的存在一样。” 孔子说:“侍奉死如同侍奉生,侍奉已亡如同侍奉犹存,这是孝敬的极致。” ********** 《宣康府家训》:“你们凡是见到容貌艳丽年长的就要视如姑母,年幼的要视如儿女,年纪相仿的要视如姐妹。如果能这样来把握,基本上不致于潛越礼义。” 二眉曙青朱先生说:“耳朵可做的,眼鼻可做的,嘴和心则没有不能做的。做别人能做的,不做别人不做的。每天接人待物,如同驾驶一艘顺流而下的小船,只须将舵掌稳了。该走就走,不走邪僻路径;该坐就坐,不偏不倚;该站就站,端庄凝重,一丝不苟;该说就说,不为是非所屈服;该作揖就作揖,该拜就拜,没有一事有丝毫勉强,这是何等的自在!有时使身体劳累,使心智受苦,使肌体挨饿,都只是安心接受,切莫怨天尤人。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内心和禀性圆润澄明,一点也不为外事所困,这才是顶天立地的一个男子汉。” △△△△△△△△△△ 老少长幼,上天安排的伦理秩序,不能违背义理而伤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