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相尊重——师生行为的准则

 前进小学王雷 2015-11-02


    新时代师生关系是完全平等的。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真诚去赢得学生的信任,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师生互相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与学生平等对话

    在课堂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中,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平等对话应该成为历史教育交往的手段,更应该成为一种历史教育情景。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平等对话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当然,要在师生之间完全实现平等对话是不现实的,但以这种理念来改革当前的师生关系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要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化解师生问、生生问森严的壁垒。一方面,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即在交往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所应该享有的权利,给予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师生之间也必须是平等的,教师既不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交往的“贵族”,也不能使一部分学生沦落为交往的“奴隶”。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应该学会“屈尊”、“倾听”,教师就要学会调控自己,消除自己的依赖心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平等对待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从心理上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要把历史课堂当成一个开放且不确定的环境,而自己是课堂资源的积极构建者;教师也是历史课堂的促进者,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历史教师还是一个引导者与对话者,把学生的行为与发言当成是课程资源,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放下“尊贵”的架子或身份,这样,才能实现师生平等对话。

    二、真心尊重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如在认知关系上,教师不能以成人的认知方式去要求学生,不能忽视学生自己的认知方式;在情感关系上,教师不能忽视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所感受到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的情感需要;在社会关系上,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教育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应该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2.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比如,每位同学对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师讲解某一课时的内容或在评讲试卷时,对于个别掌握此部分知识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他听,允许“会了,可以不听”,他可以做与学习有关的其他事情,反而还提供了他的学习效率。

    3.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事实上教师在每天的工作中不知不觉沿袭着一种模式,虽然尽心尽力、疲惫不堪,而学生总渴望求新求变、丰富多彩和标新立异,课堂的单调对他们而言就成了一种负担。只有教师实现了自己的角色转换,课堂上学生再奇特的奇思妙想也可能变成学习的资源。

    、实施小策略

    1.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适合学生的主题地位和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餐饮具教学,是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地发展;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亨利教学诚信。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发展学习的潜能,推导、组织、帮助等激发新学生学习。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4.教学设计与环节精益求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