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领导好学校(学习笔记)

 江山携手 2015-11-02

要把学校领导好,意味着要精通教育的科学,并使这门科学成为科学地指导教育以及组织全校师生生活的基础;意味着要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能手,要掌握影响儿儿童和青少年的艺术。要知道,教育在广义上说,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无论对受教育老师还是教育者来讲,都是这样。而且,这个过程具有深刻的个性特点:一条教育真理在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另一种情况下是中性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则变成荒谬的。

 

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了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

 

我深信: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之上时,它才能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对孩子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无效的。此外,要使孩子相信自己的力量,从不向困难低头,他还应当相信他的老师,不仅看到老师的榜样,而且得到他的帮助和支持。

教师在课堂上跟孩子的交往,只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孩子的教养,精神上的发展,道德面貌的形成,所有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在课余时间内进行的、不列入课表的工作。

对人抱有信心,对我来说是最珍贵的东西。

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学校,只有当它成为孩子过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并努力求取知识和钻研科学的园地时,才能成为教育基地。

 

同情、友爱、集体主义,每个教师都应当把这些带进学校的精神生活。我认为,当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使全体教师赞同我的教育信念。我竭力使他们相信:只有靠真正的人道精神才能克服我们面临的许多困难。

 

进行个别的、亲切友好的、推心置腹的谈话,是校长对教师做工作的主要方法。

只有当我们成功地说服了教师,而且他已开始用实际工作证明他已心悦诚服的时候,我才认为我完成了作为领导者的使命。我从没有草拟过一道涉及教育过程的指令,这在校长工作中是毫无意义的。同样,我也从不把跟某个教师的任何一起复杂的争论拿到校务会议上去讨论。

要以人对人的方式对待孩子,要关于发现他心中能响应我们召唤的那一隅,这样,才能使你更容易克服那些妨碍教育的不利因素。我总是竭力使教师们确信,如果你只限于在班里从讲台上看见学生,如果只是由于你叫他来,他才走近你,如果他跟你的交谈只是回答你的提问,那么,任何心理学知识都帮不了你的忙。应当像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会见孩子,应当跟他们同享胜利的喜悦,共分失败的忧伤。

 

教育孩子爱学习在决定性程度上要靠教师。适应的掌握应当给孩子带来愉快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促使孩子热爱知识的首要源泉就是教师的、首先是校长的高度知识素养。缺乏教学计划内各门学科的知识,就无法领导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

 

凡是能使孩子们领略到他们自己也有过某种同样感觉的那些短文和诗,尤其使他们激动。一旦我的文章和诗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他们便亲自动起笔来。

 

领导教育过程,参加学生集体的生活,深入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中去——这一切,都要求校长十分重视脑力劳动的素养问题。应当善于把教育思想体现在各种各样的千百件事情中,而且在这期间总要努力看到集体发展的前景。

 

年轻心灵厌恶有意的造作。对于学生来说,高尚行为应当是非如此不可的事,应当出自己集体内部关系要求的本身。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老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这样的教师连他学生内心最隐秘的角落也都很了解,因而他口中的话语便成为能在年轻的、正在形成中的个性上起作用的有力武器。创设那种能激发道德行为、道德行动的情境,恰恰就是要靠教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敏锐理解。教师的这种品质对于少年教育,尢为重要。在少年教育中产生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而人在这种年龄从本性上就不愿意被他人教育。

教育技巧的核心: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我们的任务在于,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在少年时期或青年少期就能有意识地找到适宜自己志向的事,就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就为自己选好足以使自己的劳动达到高度技艺和创造水平的生活道路。在完成这项任务中最主要的是,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他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在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首先他是个热爱孩子的人,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第二,一个好老师应当是精通他所教科目的那门科学的人,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此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的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成为学校的骄傲。一个好教师,应具备比中学教学大纲的规定多许多倍的知识。教学科目对他来说只是科学的基础知识。精湛的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这一切都是老师足以引起学生对知识、学科、学习过程的兴趣的必要条件。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是一个有智慧、有学识、善思考、酷爱知识的人。老师的知识越深湛,视野越宽广,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越宽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对于低年级教师来说,重要的是不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对某门科学和某方面的知识具有特殊兴趣。

每三,一个好教师要是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懂得而且能体会到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

第四,一个好教师要精通某项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一所好学校里,每个教师都应当有从事某项劳动的热情。

多年的经验向我们证明,有效地开展学生全面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集体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要有多样化的兴趣、广阔的眼界、顽强的钻研精神和对科学新事物的敏感性。

集体智力财富是由各个人的智力财富汇集而成的。学校及学校所从事的一切活动赖以确立的基础,就是每个老师的多样化的知识、丰富的智力生活、宽阔的眼界和在学识上的不断提高。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应当越来越多,否则他的学生定将蒙受呆读死记之苦,从而趋于愚钝,因为,由于教师缺乏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会使教学不仅失去光彩和热情,而且变为他的苦差和重负,这就会使学生的求知乐趣丧失殆尽,智力上的禀赋和才华遭到扼杀。学识的增长,知识的不断丰富、更新、补充、加深和完善,这对一般教师,特别是那些已有十年、二十年教龄的老师是个生存攸关的问题。思想“僵化”对这类老师的威胁不下于,甚至有时甚于年轻教师。

每个教师都指导一个或两个课外活动小组。学生在里面过着生气勃勃、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教师对于这种集体来讲,乃是知识之源,是热爱科学的榜样。每个教师都以自己的品格、劳动、兴趣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为集体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教师只要勤奋,而且有强烈的求知欲,那么,他在教学论和教学法上的缺欠并不可怕。

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

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如果老师只局限于教科书,而不开阔孩子们的科学视野,不向他们提示尚未学习过的、期待他们用好奇的头脑和勤奋的双手去探索的那些领域,我们就只会使孩子厌恶那天天要掌握的一定量的知识“份饭”。而为了开阔和提示那些领域,就要求教师拥有比大纲的要求多得多的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同志式互助精神以及互相支持和援助的意愿,是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力求能在幼小的孩子心灵里就唤起他关怀同学命运的感情;学会把一个同学的不幸看成是整个集体的不幸;养成团结一致的集体感和随时相助的意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