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和写作(林高明)

 江山携手 2015-11-02

阅读用于写作一般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从他人的文章中探寻写作灵感

写作是一个艰辛的酝酿、培育、诞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从许许多多作品中获得一些启示。在心灵麻木、思维呆滞的时候,将自己整个身心浸没于他人创造的智慧的世界之中,倾心其中令人心眼明亮的表达与创意。我的写作往往也存在着这种情况,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然而思路不通,于是放下笔来,四处漫无目的地走了又走,脑子里仍然是一团糨糊……每当处于这种情况,我就会信手翻翻身边的一两本书,浮泛焦躁的心慢慢地被书中的文字抚慰般地抹平了,原先纠结的主题,在不知不觉中被抛之脑后了——我的思绪被作者精彩的表达与深刻的思考所牵引。读着读着,存储在脑海中的一些记忆的碎片、情绪的光影、思考的片断……不由自主地从四面八方拢过来,如同漂浮的星云不断地凝聚成意念的中心、思想的中心,于是,感觉不吐不快,不写不乐,便不由自主地写下来。

2、从他人的文章中寻求写作主题

《荀子·劝学篇》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踮起脚往远处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们关起门来,苦思冥想一天,不如读别人著作一小时,因为那是别人积几个月乃至很多年的心血的成果。闭目塞听,只顾自己苦想,自以为自己的见解是创造发明,殊不知它是别人早已说过的,甚至别人比自己说得还精彩,或者别人早已批驳过,实际上是错误的。文章主题的寻求,可以通过阅读他人的著作然后心有所动,联系现实生活问题,心有所思。这样就可以明白在这个问题上前人、他人是如何思考的,重要的分歧在哪里,应该如何突破,在实践上有何进展。

写学术论文,有两条宗旨:一是没有自己的一得之见决不下笔。哪怕这一看法只与前人相去一间,却毕竟是自己的点滴心得,而非人云亦云的炒冷饭。否则宁缺毋滥,决不凑数或凑趣。二是一定把着老老实实的态度,不哗众取宠,不见风使舵,不稗贩前人旧说,不偷懒用第二手材料。

3、从他人的文章中借用写作素材

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案例来说明一种观点,来使自己的思想更丰富、更有张力、更有吸引力地表达出来,真的是难乎其难。无数次的寻寻觅觅,无数次的落空。面对这种“中断”的写作状态,一般而言,只好这样来处理:一是束之高阁、半途而废;二是勉为其难地用一些自己都觉得不那么入眼的字词来填充,写得索然乏味。按传统写作学上所谓“凤头、猪肚、豹尾”来分析的话,那么,很显然一个恰当的、有意味的“案例”与“事实”就是美味可口的“猪肚”。案例与事实所散发出来的思想的力量,远远比空洞的说理与议论更为触发人心、启人智慧。

4、从他人的文章中学习如何表达

如何更生动、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我们需要不断地从经典作品中学习其表达的技巧与艺术。学习如何打磨语言的形式使之与内容融为一体,并完美地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在我个人学习教育写作的经历中,我沉浸于名家大师的文章之中,不断地获得许多写作上的启悟,可谓受益匪浅。

如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是要不断地汲取其独创的精神与实践的意味。他的著作是融人、事、情、物、理、思、诗为一体。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学习到对日常化的课堂生活如何进行别有深意的开掘与研究。于我个人而言,我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中学习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他如何通过内在研究的逻辑过程来构架教育文章的思路。也就是在教育写作思维上得到很大的启示——展现研究与探索的思维过程的教育写作才是有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的。其次,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写作中学习到另一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运用语言使表达生动形象、灵动自如。苏霍姆林斯的作品之所以长盛不衰,深受许多教师的喜爱,主要原因就是他善于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表达来探索教育教学中的核心而细致的“真理”。如文章中时常充满着一些诗情画意的描述:“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泉源,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干预别人的爱情,这好像在给人的心脏动手术。”……又如文章中时常用一些非常精辟、深入人心、让人过目不忘的比喻:“思维就像一棵花,它是逐渐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朵就会绽开。”“正像肌肉离开劳动和锻炼就会变得萎缩无力一样,智慧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思考,离开独立的探索,就得不到发展。”……

这些表达增强了思想的无限的张力,常常是直抵人心,让人为了一惊、一悟、一痴,然后在生命深处及在课堂实践中扎根并散发出无声无息却又无所不在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