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生物观

 江山携手 2015-11-02

在工业文明时代,“标准划一”、“效率至上”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在这一背景下,精英化教育开始步入并演化成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特征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了“类工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时至今日,社会已迈入以个性化、多样化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教育已迈入全民普及的新时代,学校教育赖以存续的社会发展背景已出现天壤之别,但教育的理念、内容、形式、方法似乎仍然执著于以不变应万变,人才培养服从“适者生存”的法则。学生发发展的可塑性、学生成长的多样性,被无情地束之高阁,而诸如志向、兴趣、个性等学生发展与成长之主观基础则遭遇无情的冷漠或残酷的打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转型升级”,亟待从机械观转向生物观。

生物观视野下的教育将受教育者看成是一个具有发展潜能的、具有高度能动性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建构、不断变化的成长体,是一个既具有认知品质又充满情感张力的生命个体。在生物观的观照下,学生的发展“一切皆有可能”的,教育过程是因人而异、量材而教的,教育的途径是多元化、多样化的。恰好树苗的生长绝不能诉诸拔苗助长,“园丁”的职责只是在恰当的时候松土、浇水、施肥,并通过嫁接、修剪等手段使其“自主”地长成参天大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立足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开发个体内在潜能和培养个体自主构建能力,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多样化的发展,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守望的精神家园。

我们不妨来分析同样以“人”为对象的不同医学范式:西医和中医。西医的基本治疗范式是医生利用诸如体格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一系列客观的诊断手段,“准确”地确定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西医治疗,达到消除病症的目的。中医则完全不同,它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等主观手段,通过疾病之表象,综合地分析人体内功能失衡情况,对疾病的性质和原因作出判断,然后实施辩证治疗。西医和中医的区别在于:西医的治疗对象是病,中医的治疗对象是人;西医借助于消除病因达到治愈目的,中医借助于人体整体功能调整、激发内在抗病能力和自愈能力达到治愈目的;西医强调标准化,同一种病基本上是用同一种处方,中医强调辩证施治,同一种病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开出不同的药方;西医强调药到病除,中医则强调标本兼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关键是转变教育理念、思维方式,重新认识教育的内在规律,在深层次上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改变原先重干预、重塑造的“制造”模式,转而关注学生内在潜能的充分开。

改变原先“就事论事”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转而关注标本兼治的教育取向。学生学业成绩不佳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因为教师没有“传授”好知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因此,仅仅靠增加补课时间、大量作业是难以奏效的。“兴趣”和“信心”是教育最重要的两个核心元素,是学校教育的张目之纲,因此,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两个基本点。一旦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学生才能走向乐学之路,教学才能走进高效之道,教育才能走入幸福之门。

改变原先注重标准化、统一性的“批量生产”理念,转而关注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和可能,无论是基因还是环境。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因材施教,教育的终极取向是经由多样化的选择让每个个体得到最合适的发展。倘若我们摒弃那些所谓的“统一标准”,将每一位学生看成是一个充满多样化发展可能、活力盎然的生命体,并且据此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地因人、因时、因事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那么,教育的每一天都会是“新鲜”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是“有机”的,教育的每一个印痕都会是“灵动”的。

改变原先学科本位的价值桎梏,转而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体验过程,有认知的体验,也有情感的体验,真正的教育应该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求知后的愉悦,不断激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陶醉,不断地体验挑战自我的亢奋,而正是这些愉悦感、陶醉感和亢奋感,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地得到升华、实现成长,将我们的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守望的精神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