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敬礼,鄂州活着的"烈士"

 汉家书库 2015-11-03

广西凭祥南山烈士陵园,11排20号墓碑,镌刻着一个名字“何源(元)海”,也记录着何源(元)海最简单的人生历程:“湖北省鄂城县人,1978年3月入伍,共青团员,53464部队7连战士,1979年3月2日牺牲,终年22岁。”与之相距上千公里之遥的鄂州市沙窝乡,当地黄山村小学附近一个长满杂草的坟墓,墓碑上的字已被磨掉,30多年前,这上面也记载了同样的一个名字“何元海”。32年过去了,4月1日,在黄山村,记者见到了一位真实的“烈士”,听到了一个真实的英雄故事。
     
     4月1日,老连长、老排长、老机枪副射手,一队老兵跨越千里,从成都上河南,再下鄂州,只为想见一个人,他们的“烈士”战友、他们的老机枪手何元海。当天下午5时左右,56岁的何元海骑着摩托车从黄山村赶到城区,一见到昔日同生死的老战友,禁不住失声痛哭。
     那场战斗,他成了“烈士”陈晓成,何元海的老连长,团参谋长职位上转业,在成都工作,现已退休。这位已是花甲之年的老兵,见到昔日的部下,激动不已,“何元海呀!你这个活着的‘烈士’,我找你找了30多年啦。你仍是我们钢七连的战斗英雄。”老连长给大家回忆当年的那场战斗,“1979年,谅山战役总攻发起的前一天,我们奉命向谅山侧后的650高地方向执行穿插任务。部队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打郭蛮,战开村,四天三仗,一路冲杀。
     3月2日,坤子战斗结束,我连死亡7人,伤17人。”阵亡的7人中就有何元海。陈晓成给大家带来了一份1979年3月5日出的《战斗快报》。在这份已发黄的《战斗快报》上,这样记载有关何元海的事迹:“3月2日,53464部队七连在战斗中,取得了击毙敌人68人的重大战果。七班机枪射手何元海沉着射击,毙敌15人,受伤后谢绝战友的包扎,说:‘不要管我,快消灭敌人’。
     由于多处中弹,光荣牺牲。”“为什么当时认为你已牺牲了呢?”陈晓成向何元海解释。原来,那时的何元海身负重伤,且已昏死没了颈脉,战友包扎他的伤口用去了3个急救包。“部队要马上转移,我们在满是石头的山上好不容易挖出了一个小窝,将何元海放在那里,还找来一些树枝掩盖。从他的上衣口袋里,我们翻出一份血染的入党申请书。”陈晓成回忆道。
     当年5月2日,部队班师,回到河南沁阳驻地,何元海被记一等功。从此,广西凭祥南山烈士陵园里,便有了何元海的墓碑。
     我的战友,我们的“英灵”“他是我几十年一直寻找的战友。几十年来寻寻觅觅,无论出差、托人打听、询问战友、通过当地公安户籍查询,穷尽了一切办法,但他像藏在地下一样,像雾又像风,仍杳无音信。”陈晓成喜欢写作,多少年后,他在博客里记录着几十年来自己的心情。
     2008年,广西凭祥南山烈士陵园维修改造完工,并对外开放。陈晓成来到这里,祭奠长眠于此的好兄弟、好战友。当他看到“何源(元)海”的墓碑时,这才知道何元海是鄂州人。
     “我早已知道何元海又活着回来了。
     但,我不清楚,他人在哪里,他昏死后发生了什么。”陈晓成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托人四处打听他的消息。”与陈晓成有着同样心情的还有一人,那就是跟何元海同一天参军入伍的缪胜清。缪胜清现在是鄂州市华容区公安分局一名民警,他说,1980年,从部队回家探亲,带着另外3名战友专门去给何元海“扫墓”,“他的墓在黄山小学附近的一个山包上,还立了块碑。那里,是我战友的衣冠冢。直到1983年,得知何元海完好无损地退伍回家,我才没去祭奠他。后来,又费尽周折,才跟这个活着的‘烈士’联系上了。”不屈的战士,复活的“英烈”当年,已“牺牲”的何元海又是怎样“复活”的?直到现在,何元海的战友才听他讲起“牺牲”后的不屈故事。
     那场战斗中,何元海因伤势太重,昏死过去。醒来时,何元海突然发现自己已身在异国他乡,成了一名战俘。在当地一家医院治疗2个月后,转到一个部队的营房。“在那里,就我一个中国人。他们问我的情况,我说,你们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你们不知道的,我也不知道。每次审问,我都要被他们用皮鞭猛抽,不仅挨打,他们每天还给我一片药吃,说是给我治病。但,我吃下去后,总感觉有些迷糊,头脑不太清醒,就是这样,我仍然没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因为我清楚,我是一名中国军人,我所做的一切,是在保卫我的祖国,是正义的。”何元海回忆说。
     除了被审讯,何元海还曾被游过街,被当地人扔过石块。后来,对方感觉从何元海身上实在问不出什么东西来,就让他在围墙里种菜、养猪。
     1981年2月15日,何元海随法卡山我方被俘的战士一道回到祖国。
     一个月后,何元海复员回家。
     跨越千里,重温战友情深32年后的今天,苦寻何元海的战友终于相聚。
     4月1日晚上9时左右,一名战友才匆匆赶来。
     “何元海,还记得他吗?”陈晓成问。盯着来人,何元海有些茫然,来人却用地道的河南腔说道:“何元海,你是咱连活着的‘烈士’,我是六班通讯员李其树呀。你不记得我了,我一进门就认出了你,听说,咱们老连长找到你了,要来看你。今天下午2点半,我就搭车从河南潢川出发,晚上6点半才赶到武昌,再叫了一辆出租车特意赶来看你呀!”战友情深,一席话未落,何元海激动得将一杯酒一下子倒进了嘴里。
     “找到你的确不容易呀。”陈晓成告诉何元海。原来,陈晓成将寻找何元海的任务交给黄石籍战友田光华,田光华又委托在鄂州市公安局工作的战友邵南雄寻找。“我也不知道何元海这人在哪里,通过公安系统的网络也没找到。后来,也是见到战友就问,如大海捞针一样,才找到何元海。”邵南雄说。
     让战友们牵挂的,不仅是何元海有特殊的经历,还有大家对他工作生活的关心。“本来我受了重伤,在异国他乡还睡了好长时间的水泥地面。现在,一到阴雨天,我的伤疤就痛,还没条件治疗。我自己在外打工,2005年,被评为八级残疾军人,民政局每年给我发4300多元的伤残抚恤金。”何元海告诉战友们。
     当天晚上,陈晓成带着老战友们专程赶到黄山村看望何元海的妻子,一位在何元海人生最痛苦的时候付出了爱、不离不弃的质朴乡村女子李金香。
     “这是元海看得比命还贵的一等军功章,还有他的这些‘遗物’,杯子、毛巾、纪念章、子弹盒、旧军衣。
     ‘遗物’是部队专门寄回来的,那时,他的父亲早已去世,家中还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娘。”李金香把家里的这些珍藏一一拿出来给战友们看。
     深夜的黄山村,被浓浓的战友情谊温暖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