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珠的皮壳、包浆、风化纹,学会这些告别小白

 昵称28747716 2015-11-03


  卷首语

  笔者在这里只谈玛瑙半宝石类古珠,首先要说的是,即便是判定了珠子的新老,也未必能判定其真假,因为“新老“本身就是相对的;比方说您要求购一枚高古珠,而得到的是一枚明清仿高古珠,它本身也是老珠子,是相对于代的珠子之”老“,而未必就是真品高古珠,那么这枚珠子不能判定为真珠。所以,第一个话题,就只言“新老“,不说”断代“。


  第一章:皮壳包浆
  说到包浆,行内人更愿意用“光气“来表达,经验老道的玩家拿到一枚珠子或老件儿,上眼一瞧,基本上”新老“立判,但无法直接断代,这就是“光气”效应;然而“皮壳”所涉及的内容是大于“包浆”的!皮壳的产生,皆由其从制作之初到后期佩戴相结合所造就,甚至还有地埋等自然作用的相辅相成。


  制作因素

  不论是高古、中古、还是明清,打磨制作珠饰必不可少的配料是解玉砂,即便是更早的史前人最原始的制作珠配中,也离不开解玉砂;所以现代机器切割打磨的珠子无论从形制、表面、还是孔道都很“模具化”,理解了“模具化”,即便是新珠仿老工,也能大致分别一二了。


  这是一颗经过精细打磨的辽珠,冷静严谨的起棱工艺和其短暂的历史,令其身价不菲,(因为辽珠之严谨,图中缺洼部分,为工匠挖去玛瑙本身的矿点与瑕疵部分,这也成为此类辽珠特征之一)。你无法想象它是通过以下方法制作成型:


  对钻孔(非所有古珠都是对孔,此内容涉及到断代,在此不作详述)


  从上图也可以得知,古代扳指的制作过程,不难想到古扳指内壁的工艺残留。


  所以,古珠大多在制作时就留下非常细密的牛毛纹,牛毛纹在镜子下光亮异常。新珠即便是使用老工艺制作,牛毛粗糙暗淡无光;这一差别也是受了制作工艺中的工序影响,新珠往往是先抛光后打磨“老”痕迹,而老珠的痕迹恰恰就是打磨时产生,而更多的古珠是在打孔后才开始磨型、抛光(由于工艺原始,珠子容易在打孔时崩裂,故待打孔成功后才开始磨型、抛光工序),近代(明清)、现代则是先磨形制再打孔。


  接下来,再说说古珠的抛光工序,抛光工艺涉及到断代与断域。


  第一、手工研磨:公元800 年以前,抛光工艺大体为工匠借助木质抛光板和砂泥岩、石英岩粉末手工研磨,耗时耗力,所以高古珠中出现大量“研磨孔“也是必然,久而久之,直接用玛瑙粉末掺合上述诸多材料一起构成的研磨粉末也慢慢投入使用;


  到了公元800年左右,印度人发明了一种更为先进的抛光技术——第二皮袋翻滚法:简而言之就是将已成形制的珠子、水、玛瑙粉末、石英粉末等研磨料一起放在羊皮袋里,用绳子绕住皮袋,一端牵出两条线头,一断牵出一条线头,由两个工匠用力拉住两端,来回拉送、翻滚,加上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发明的金刚石钻头,这两种工艺为玛瑙珠大量生产创造了契机;然则,翻滚式抛光法,抛出来的珠子与现今使用的“倒角”工序有异曲同工之作用,制作出来的珠子没有手工研磨的珠子刚毅,因为它少了棱角,过于圆润;比如需要制作一颗棱珠或象形珠,用这种方法进行抛光就不可能实现,全给抛成勒子了,是不是很囧?所以这种抛光技法也成为了部分珠子断代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传世因素
  传世也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可能是佩戴传承,也可能是文物出土等等,经过漫长的佩戴过程,珠子与人体肌肤相亲,珠体上就会形成一层可以蔓延至极微角落的皮壳,这种皮壳会渗透入珠体表层,甚至内部(如蓝色氧化沁)。


  而成就一种“熟透了”的老色,玩过金刚菩提的朋友习惯用“玛瑙质”来形容其包浆成熟,而这种“玛瑙质”说的就是老玛瑙珠色,由内而外,难以用言语表达,应作“柔润“观。


  老珠子仅仅是数十年的佩戴不会产生皮壳与包浆,人体皮肤是一个打磨过程,体液侵蚀再经氧化,逐年累加,方可形成难以抹灭的油润感。


  笔者在此要强调一点——无论是老玛瑙珠还是新玛瑙玉髓工艺品,80%都会运用到烤色工艺,也就是说烤色优化,从古至今皆有,后期详述。


  传世包浆造假主流方法是这样的,造假者会将制作好的玉器、玛瑙浸泡在热蜡中,冷却后再将蜡除去,用以降低和消除新器表面光亮度,但是侵过蜡的表面手感发涩,温水一烫就没了,所以如今更多的造假者用酸、碱性化学品对新器表面先进行一次褪光处理,再浸蜡。


  地埋因素
  生坑出土珠器,表面会有一层覆盖物,通常这种覆盖物有两种:一种是土壤掩埋所致,另一种是因被人佩戴后产生。


  首先笔者来说一下地埋皮壳,地埋皮壳是珠器与土壤接触,碱性、酸性、中性三种土壤中形成不同状态的皮壳,在潮湿的酸碱性土壤中,长年累月珠体表层会被钙、矿物金属等物质侵蚀,其中还不乏有石油、甲烷等元素侵染;侵蚀元素性质较弱者,珠体沁色较多出现灰皮、金皮、斑点,而酸碱性较强且地埋时间足够长(一般界定为千年),珠体多出现通体钙白化。



  (金皮药师玛瑙、灰皮印度玛瑙)


  在酸碱性较中和的土壤,或者被装置于陶瓷器具等较为封闭的容器中而出土的珠子,由于相对没有剧烈的温差,更因其少有与氧气直接接触,珠子会光亮如新,迷乱玩家眼,因为它们的“光气”与新珠无大分别,只是发出的是柔光,没有新珠光亮强烈。


  (哈拉帕文化中出土的一罐珠子)


  另有一种极为特殊的地埋风化情况,这些珠子被埋藏在寒冷地带,经过千年,珠体上会产生一种“龟裂纹”,由于这些地区(喜马拉雅山、阿富汗等区域)长年温度低于0度,且玛瑙中所含较少的水分,珠子内部水分子凝结成冰而膨胀,龟裂纹因此出现,而龟裂一定是环状分布,市场上人工仿造的龟裂纹死板无规律;当然这种龟裂情况的产生也同样取决于珠子材质的硬度与密度,若密度上乘,且含有水分很少,即便是在极其苛刻的寒冷环境中,也不会产生裂痕。


  在中性土壤或沙土中,古珠表面基本光洁如新,所以这便增加了新老判定的难度,在此类环境中存留的珠子,在阳光下会呈现比新珠更柔和的光泽,需经验老道者方可识别。所以在此类珠子鉴别中,一定要参考地理、化学知识,例如:我们得知缅甸各地区土壤大多呈酸性,中性占比居中,少有碱性土壤。


  另一种则是已经通过一段时间人体佩戴,而后地埋的珠子,在清理干净后也有一层包浆,此类包浆是传世佩戴与土壤共同作用所造就的,而是因其在地埋过程中,受到温度变化,频频出现类似“出汗“的内分泌现象而凝结于珠体表面的一层保护膜,不论是受沁与否,在稍加擦拭后,包浆即会显露出来,呈现出”老熟“感;佩戴后再入土的情况,其实不符合古代诸多国家的丧葬礼仪,然而在后期,佩戴珠饰平民化,这种情况也就随之出现了。


  风化纹
  笔者并不想把“风化纹”这一栏归纳到“包浆”的章节中,因为笔者更愿意将其形成过程,归结学术上,但恰恰笔者不具备科研能力,也因为如今的玩家都将“风化纹”纳入甄别古珠包浆皮壳标准中,也就在这里简单叙述下。


  首先,我们要清楚“风化纹”并不是包浆,也不是所谓的风化作用所形成。玩过奇石的朋友应该能够注意到,很多石英晶体质地的奇石也会有类似于玛瑙风化纹,更有人会敏锐的发觉,老琉璃珠子上也会出现风化纹。


  那么玛瑙、老琉璃、石英晶体质奇石等等材质的物件儿,会不会因为“风化纹”产生多多少少的联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古代琉璃成分是二氧化硅,它与玻璃最大的区别则在于:琉璃为二氧化硅晶体结构,而琉璃为二氧化硅熔融状结构,由于古代琉璃制作技术有限,无法达到1600摄氏度的温度,所以无法使二氧化硅晶体融化成玻璃,所以玻璃是不会出现“风化纹”的,如下图玻璃弹珠,你怎么弹也弹不出风化纹;二氧化硅晶体质,玛瑙如是,石英晶体奇石如是,水晶珠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风化纹往往都出现在这一类的古珠中。


  二氧化硅晶体出现“风化纹”,需要几个关键词:人为碰撞、自然物质冲刷、温度变化、时间以及干湿度交替等;在这些关键词共同或者交替作用下,珠子表面的矿物晶体之间的缝隙,发生了崩裂和剥落,使得本来咬合得很紧密的六边形晶体边缘,棱角渐渐消失,形成圆状残坏晶体(仅存于表面);完整的玛瑙等珠子表面的晶体应该如下图:


  而经过上述因素侵蚀的珠体表层晶体如下图:


  而在很多爆老玛瑙珠珠体表面,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造成这种原因的,则是大面积的残损至圆形的二氧化硅晶体集中,构成了大面积的环环相扣,成大环的景象:


  恰巧,这种现象,又透露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但凡是同等年代、同一产区等等个同质化后,出现此类大面积风化纹的珠子,材质相对较差,晶体结构之间咬合的不紧密。如常见的所罗门珠,但火供天珠等经过人为的特殊恶劣手段处理过的珠子,也会出现大面积风化崩裂,这又另当别论。


  相反,此类只能在放大镜下才能清晰观测到“风化纹“的古珠,结构更紧密。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知其因的方法了解“风化纹“,也便不难得知,风化纹只是鉴别新老的方法之一,绝非标准,也不能用其来进行断代,若要精准的判断古珠新老,除了书面理论,还需亲力亲为,练就一番好眼力,结合诸多因素,综合分析。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