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判断谁是真正聪明的人?-今日头条

 时间变成水 2015-11-04

网上有很多文章都在说:如何辨别聪明人?比如什么元认知论能力强,逻辑能力强,跨界学习能力强,好奇心强,和行为上的特立独行等等,今天我分享一下我与众不同的观点。

在大学的时候,我自学了斯坦福大学公开课《How to stat up》,印象最深的是Sam回答一个学生的问题:成长的最靠谱的起点是什么?

他的答案是:做出东西来。

人群中只有少数人最终能拿出完整的作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乃至于少数人有作品,更少数人有好的作品,只极少数极少数人才可能作出传世的作品;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像样的作品,他们甚至连一篇文章都写不好。

从一开始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出完整的作品来,哪怕最初的作品很差,但必须完整。那些有完整作品的人,能力、耐力、学习能力都会超出他人许多倍。无论看起来多简单的作品,只要是完整的,其表面之下的复杂程度是那些没做出过东西的人全然无法想像的。

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把这一点当作最靠谱的判断方式。少废话,少吹牛逼,给我看看你的作品。这个原则可以一下子过滤掉所有的华而不实。

另外一个很自然的现象是,如果一个人能做出像样的东西来,那么他身边的聪明人密度无论如何都会比其他人的高出很多。

回归正题,怎样判断识别和寻找到那些真正聪明的人呢?

此人是否拥有足够而且清晰准确的知识储备?

对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足够清晰准确?

是否有足够系统的方法论?

是否有一定的成功经验。

所谓“更聪明”,在我眼里,只不过是“学习能力强大”、“学习速度惊人”。这些人都是有不断总结、迭代的方法论的。

比如,那些常常审视自己的人,都会很认真地定义自己所使用的知识:

这个知识有必要存在吗?

它指的究竟是什么?

反过来,它所指的究竟不是什么?

它与什么类似?但有什么不同?

使用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错的时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就是方法论的一个例子。有正确方法论的人,成长更快。

那些有作品的人,就是有“成功经验”的人,他们已经做出像样的东西,只是“成功”的程度不一样而已,而他们的成长速度一定很快、更快。更为重要的是,要看这些人的多个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差异,基本上就是他们进步程度的展现。

另外一个判断方式是看他有无长期持续做的事情,然后去看他做得如何。懂得长期持续做事的人,通常不笨,也通常有办法做好那件事儿。

读书破万卷,也没有完成一件作品(例如:写一篇文章、创立一家公司)的人,不足以称得上聪明。

其实,除了想办法判断谁是真正聪明的人之外——这篇文章更为重要的点在于,让我们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真正聪明。

《玄叶说》

欢迎打赏,谢过!

不随大流,不媚大众

“找不到人聊天,可以约我扯淡。”

玄叶说(ID:xuanyshu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