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宽容“润滑”教师管理

 江山携手 2015-11-04

本文刊登在《湖北教育科学》上

在长期过于理性的管理思想指导下,我们的教师管理过于“一致化”“公式化”“数字化”“机械化”,漠视了温情的人性,忽略了个性的差异,在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僵化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教师管理必须“以人为本”,重视人际关系,设身处地地关心下属,并通过有效的意见交流,达到感情的上下沟通。这里,管理者除了积极建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文化环境之外,还要善于用“宽容”来润滑我们的管理。

一、宽容失误

人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有一些失误,校长对这些失误要正确判断,宽容对待,不要因小失大,不要出现“问题解决了,人心背向了”的结果。

1、全面了解,给宽容一个理由,让教师们理解你的宽容。

教师们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校长不要糊里糊涂地宽容,要给宽容找理由。要对造成失误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进行全面了解,看这些失误是能力、方法的问题,还是态度、思想的问题;是经常的、还是偶尔的等等。在此基础上,要针对问题的具体情况,作出恰当的处理。如果是主观的、经常的错误,绝对不能纵容;如果需要宽容的,一定要有宽容的理由。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曹操在得到他的手下私通袁绍并有意投奔袁绍的信件时,曹操的左右建议他把这些人全部杀掉。可曹操没有这样做,并且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逐命尽焚之,更不再问。“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就是曹操宽容这些人的理由,有了这个理由,让人们感受到了曹操的宽大胸怀,所有的人都会对曹操忠心耿耿、肝脑涂地。试想,如果曹操没有理由地宽容了这些人,那么其它人就会误认为曹操没有气魄,有纵容之嫌,无法达到宽容的目的。所以,校长要注意用“给宽容的理由”来感动教师,从而达到宽容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2、“大气”处事,不要斤斤计较,让教师们学会你的宽容

我认为,校长在面对教师们的失误时,要善于抓住这位教师的主流的东西,不能斤斤计较。校长对教师斤斤计较,容易培养出一大批喜欢斤斤计较的教师,当学校的教师都喜欢斤斤计较时,校长就很难当了。比如:有的教师工作已经很努力了,可就是成绩不好,如果校长经常拿他的成绩说事,由成绩来推断他的态度和思想,那么他就会放弃努力,并经常找一些客观理由向你讨价还价。所以,我建议校长要做到,对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最好让分管的同志去处理,给有问题的教师留点余地,必要时,把这些问题作为一种需要注意的现象,在教师会上提出,起到警醒的作用;对于比较严重的失误,校长要有较高的姿态,先自己承担一些责任,然后再对问题作出处理,并把校长的为难、关心和帮助真诚地表达出来,让当事人能够愉快地接受。

3、谨慎宽容,注重宽容实效,让教师们接受你的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调动和“征服”,其目的是让被宽容的人能够自省和改变,从而增强教师自我管理的意识。所以,校长在对待教师们的失误时,一定要谨慎宽容,注重宽容的效果。一是要注意你的宽容是否被教师接受。如果你对某教师的原谅和饶恕没有被他接受,他仍然无动于衷,我行我素,那么你的宽容就是无效的,对这样的人就不要再宽容了。二是宽容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个人的感情因素。宽容之后,要让教师们认识到,这样的宽容是“为了工作、为了教师成长”这个大局出发。三是在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如果宽容已是所有办法中的下策,我们就不要选择宽容,否则,有可能就是纵容。如果你仍然坚持选择宽容,那么你就有可能失去其它教师的信任和支持。

二、宽容不恭

校长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教师,他总喜欢对你的工作指指点点,遇到问题时毫无顾忌地与你顶嘴,让你下不来台,让你难堪。出现类似这样的对你不恭的情况,校长千万不要以权压人,大动肝火。因为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权威”看得太重,以宽容之心来接纳他们,从问题的另一方面来发挥他们的作用,我认为对校长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1、把对自己不恭的教师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

对自己不恭的教师,只要不是无理取闹的那种人,他们一般都还是有思想的,只是有时在认识问题时,和校长的角度不同罢了。而恰恰是这不同的意见对自己的意见是一个补充和提醒,既然他能提出这些意见,那么这些意见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校长应该认真对待,不能自以为是。校长不要怕不同意见,更不要反对不同意见,我们要宽容他们提意见的方式,要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

2、和对自己不恭的教师加强勾通、友好相处。

对自己不恭的教师,大都是日常的怨气积累而造成的,有时他们的“小意见”没有被重视,他们的“小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间长了,他们就会表现出来。所以,校长要关注他们,抽出时间多与他们进行勾通,交流思想。要用平等的姿态和友好的愿望来相处,不要因为他们对自己不恭而远离他们,更不要想到找机会整整他们。我想只要校长能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他们是会不断改变自己的。

3、从改变自己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出现对自己不恭的教师,还有一个原因是校长本人的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校长本人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不能让一部分教师信服,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观念跟不上教师的愿望,对教师的工作起不到引领作用。所以,有的教师可能从心里就瞧不起你这个校长,那么你还强求教师对你毕恭毕敬,就没有道理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校长的一定要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出色的才能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要尽力减少工作上的失误,要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在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只有这样,你的真正的威信才能在所有的教师心中建立起来。因此,校长应该坚持做到:要改变教师,首先从改变自己做起,加强学习和研究,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品位,淡化自己的权利观念,用自己的人格和智慧来管理教师。

三、宽容牢骚

记得有位心理学专家说过一段话,他说:一个不会发牢骚的人一定是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而一个经常发牢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理有毛病的人。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明白,人们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偶尔发发牢骚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要一听到牢骚就小题大做,大惊小怪,上纲上线,让这些人处境难堪。在学校里,我们也会听到教师们的一些牢骚。那么,校长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呢?

1、对经常牢骚的教师要加强引导。

经常发牢骚的教师,首先可以肯定他的心态有问题,他对周围的人和事,总是怎么看都不顺眼,心里总有怨气。还可以肯定他的生活并不幸福,人际关系也有问题,比较孤独。他们这样的人,牢骚是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他在哪里都会这样。因此,对这样的教师,校长不但要宽容,而且更要关心,或者说是同情。在这个问题上,校长不能采用指责和冷漠的办法,这样会让他更加孤立。我们应该对任何人都报有良好的愿望,对这样的教师也是如此,要注意从这样的教师身上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从关心的角度加强引导,努力改变他们的认识问题的方式,把心灵的摄像头对着积极的方面,还要注意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2、对偶而牢骚的教师要给予理解。

牢骚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适当的牢骚可能还有利于身心健康。对偶尔发牢骚的教师首先要给予理解,因为校长们也都发过牢骚的,不要把他们的牢骚上升到思想层面。他们的牢骚都是有原因的,而这些原因可能对校长的决策和改进工作会很有价值,所以,校长应给予高度重视。比如:有的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校长这一方面,可能会认为这个教师教学方法有问题,不善于研究,是一个不够积极的人。虽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作为校长应该认识到学校的管理也是有责任的,要从我做起,对“学生为什么难教”?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进而形成自己的解决办法,并为教师们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提供有效的建议。

3、减少工作失误,尽量不给牢骚留机会。

牢骚能反映一些问题,校长要接受,要理解,要宽容。但是在一所学校,教师们的牢骚多了,毕竟不是一件好事,它会传染,它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投入程度。所以,校长在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尽力减少工作上的失误,尽量不给牢骚留机会。

学校是个大家庭,处在这个大家庭中的教师,各方面的情况都参差不齐,为了规范管理,学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都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管理中,我们还应该给我们的管理赋予一些生活的意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身在其中的人,心情愉快,同心同德,工作幸福,这才是我们管理的最终目的。恰当的宽容,就是一种性能可靠的润滑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