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长大

文◆公主岭 李素怀
-------------------------------
轻松而丰富的假期结束了,除了调整工作的疲倦之外,又对自己的专业做了充电和补充。开学了,期待着美好的梦想再次起航。上班、备课。渐渐适应工作的繁忙和紧张。
刚上班,领导领着我们一起学习了《安全法制教育》,对自己触动很深,也引起了自己在工作中的疏忽。一件件发人深思的案例,让我感受到作为教师的职责和意义。我们是在用爱唤醒生命的拔节和绽放。不能忽视成长的花开花落。呵护、尊重、关注、理解一个个生命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用简单粗暴的处理成长中出现的事件,更不应该以“爱”的名义去伤害孩子们。
其中有一个案例让我很难过,因为孩子的不听话,把孩子关到小黑屋子里,用恐吓的方式求得孩子们的听话,殊不知我们在给孩子们成长制造恐惧,孩子是听话了,因为他害怕那间小黑屋子,在他的睡梦中都会梦到那间可怕的屋子,因为那里好恐惧,可是孩子的心灵深处却无法走出黑屋子。孩子们身心都受到伤害,这不是教育,而是残暴。
看着那么多因为体罚伤害到孩子们不能做自己,甚至仇恨这个社会,更甚至选择死而期待另一个美好的地方,看看为人师者你们给孩子们什么了?是人生的尽头。是对自己的自卑,是对社会的失望……看着残忍的案例,反思自己该怎样做教育,反思自己该怎样做教师。通过一张张光碟反映的问题,剖析一个个案例带给的觉醒。新学期,让自己做一个阳光合格的人民教师。让孩子们满意,让自己无愧“教师”二字。
为师有道。作为老师,要拥有一颗“爱心”,以奉献的心态做教师。不要功力,更不要势利。案例有位自杀的学生,离开人世留下一封遗书控诉有些教师为了一些私力,对待学生不一视同仁。我们可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但我们必须真心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个生命,就像百花园中有的鲜花娇艳绽放,也有的含苞待放,还有根本就不会开花,他们有不开的权利,但是他们有享受尊重的权利。作为教师,我们要善待每一名学生,别要忘了作为教师首先是奉献,就是给孩子们人生路上的阳光和力量。为他们的成长助力加油呐喊,而不是打击和伤害。作为老师有道,用爱铺就成长的幸福之路。
为教有法。
教师的天职是“教育”,教育就是在孩子们的成长中牵手和放手。牵手和他一起度过难关,放手孩子体验成功和幸福。案例有些教师把成绩看的很重,除了成绩不择手段,把学生甚至逼死,当生命都枯萎了,那么教育就失去了他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孩子们向上、向善、向好成长,当孩子学习遇到了困难,我们牵好手,给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让他们走向阳光,案例中一位孩子因为英语单词没有背下来,就利用体罚让孩子们完成作业,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更加憎恶英语,更恐惧英语的学习,失去了学习的自信,让这门学科形成更大的学习障碍。现代的教育不再只讲学生听得方式,我们要用智慧升级我们的课堂,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我们所教的学科。上升的空间打开,成长的路径打通,那么孩子们的成长问题就不是问题,顺畅如水,阳光饱满。我们不仅仅付出辛劳,也收获幸福和快乐。
为人有品。作为教师重在“德”,而德又来自教师的素养,而教育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标新立异,做孩子心中优秀的人,做学生的榜样,让他们看到善良的行动,触摸到爱的感动。而不是所谓爱的践踏。当我们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时,我们还在理直气壮的为自己辩护,我们是爱他的,爱他,为什么他没有感受到,爱他,为什么会让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爱他,为什么会让他对人生没有了向往。爱是让你爱的人也爱你,当他恨你,当他因为你的伤害不再爱这个社会,那么我们的天职在哪里?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吗?记得学者林格在《思想的享受》一书中说:“我们的教育最缺乏的是什么?不是爱,也不是教育艺术,而是温度,是基于人性需要的精神温度,是把孩子的心灵富足和自豪的精神温度。”可悲的是我们给孩子们是什么?是冷漠,当冷漠让孩子们不再爱,而是恨,那么教育就真的走向了悬崖。那么不仅仅是伤了几个孩子,而是中国的很多孩子。如果连“品”都丢的教育,那不是教育。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也许会抱怨自己的无辜和委屈,是什么扭曲了教育方向,还不是评价机制误导了我们的行为,的确在应试教育的今天,让大多数老师的目光集中到成绩和分数上,所以宁愿牺牲孩子们的成长,也要一决分数来获得荣誉和功名,但我们不能为一己私利,而断送了孩子们的成长,让他们失去了成长了勇气和希望。
知识是容易教的,技能也是容易训练的,但是成长是需要信任和耐心陪伴的,让我们用农人的耐心和细心对待生命中的成长和演变。陪孩子们过一个完整的成长旅程。站在学生的前面引领他。站在学生的后边帮扶他。站在学生的旁边呵护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