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龍應台回應三聯前總李昕

 圆角望 2015-11-04
王冰回覆香港編輯的電郵:
 
我今天也有看到這篇文章。其中講到合約一事,與事實是有出入的。因老師在港大時,我有協助她處理個人出版事務。老師彼時確實很希望「大江大海」可以出大陸版,但斷不會因此事而產生心結,因當時幾家出版社都曾努力過,老師也非常理解大陸的出版情境。
 
老師的書在三聯出版,據我所知完全是因為三聯早期創辦人、好朋友董秀玉老師的一力促成,后来的三聯總編輯汪家明老師亦是非常誠懇敦厚的文化人。大家互相信任,在合作上十分愉快。後來三聯內部在人員上有了些變化,汪家明老師被調離三聯之後,在書的聯絡方面一直處於混沌期,偶爾有責任編輯會發來電郵詢問新書出版事宜,有時財務科也會直接發來信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固定的聯絡人。據知情朋友告訴老師,在出版方面內地可能有些慣例,作家的書若是暢銷,負責的編輯或有相應利潤或提成。因此關於龍老師書的出版似乎在出版社內部是有所爭執與矛盾的,因此也發生了每次都有不同人士發來電郵詢問的混亂情況。
 
有很長一段時間,其他出版社包括理想國劉瑞琳女士都一直在爭取老師在內地的版權,非常有誠意。盡管如此,老師仍遲遲未有做出最後的決定,而是在原合約期滿後,又以每年簽署的方式續簽了至少兩次(即兩年)。當老師2012年回臺履職後,幾乎完全沒有時間處理個人出版事務。這前後,李昕老師確實發過幾封電郵表達長期續約並出版全集的想法。而相關的計劃書坦率說是有些空洞的,沒有較具體的內容與實施方案,與理想國的提案與誠意確實有非常大的差異。任何一個局外人若看到這兩封計劃書,都不可能會選擇前者。當時老師正在最忙碌的時期,本不想做大的變更,因為更換出版社亦會牽涉一系列需要她花時間與精力處理的細節,包括照片提供、再校對與修訂等等工作,她其實是沒有這份心力的。
 
後來李昕老師發來郵件,提及他要到臺北參加書展等會議時希望與老師碰面。我亦將電郵轉給龍老師在臺北的秘書。那段時間應該是老師正處於水深火熱之際,沒有任何時間處理私人事務,所以應該未有安排到見面。這期間我曾收到李老師的電話和後來的一封電郵(2013.12.19),言辭上是有些官僚及不大客氣的,電話中李老師提及三聯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出版社,因此捧紅了老師的書,而且有很多作者都排隊在等著與他見面。言外之意是對老師已經非常的禮遇與客氣了等等。電郵中也提及「您的著作之所以取得這樣的銷售業績,除了您個人和作品本身的影響力以外,與三聯的品牌影響力有關。您的作品風格,與三聯的出版定位高度契合,可以說,很多讀者是因為三聯認識了您,當然,他們也因為您認識了三聯。我們相信,您在三聯會擁有最多的讀者。……」
 
收到電郵後,老師囑我與董秀玉老師聯絡,把實情一一相告,因當初與三聯簽約是董老師促成,老師很尊重董老師,也珍惜與她的友誼。李昕老師的電郵我也有轉發給董老師過目,希望能得到她的理解。
 
其實對三聯出版社,我們一直抱有很深的敬意。龍老師與董秀玉老師及汪家明老師之間是有很深的信任,在出版上亦感恩她們的傾力幫助,這一點她常提起。合約一事之所以未能延續,我覺得主要是彼時的因緣條件不具足——剛好三聯內部人員調整,有些混亂,龍老師與李昕老師之前並未有過很多接觸與交往,不具備那種與董老師及汪老師之間的信任,所以最終才會做出轉換出版社的決定的。
 
以上是我所知並有過參與的部分事實,供您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