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说校园欺凌:谁来拯救失控的孩子?

 弟朱三千 2015-11-04
 
 

明说校园欺凌:谁来拯救失控的孩子?

来源:搜狐网

  【今日速览】

  1、“习马会”登场,历史性会面!

  2、杭州条例撑腰:以后尽情扶老人?

  3、父母遗弃孩子,以后也别想要!

  4、打工补贴穷孩子的代课老师,谁来补贴?

  【今日深度】明说校园欺凌:谁来拯救失控的孩子?

  【校园欺凌何时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各样关于未成年的孩子在校园内外彼此间的暴力事件多了起来,基本都配着大量的施暴现场的图片和视频,相比纯文字的描述,这些往往都是施暴者同伙用手机拍的小视频,更让我们这些成年人震惊,毛骨悚然。

  这是发生在今年五月份的一起校园欺凌案件,今年5月,江苏连云港市一名电大女生孙某遭多名女生扒光衣服殴打,并被拍照上传网络,昨天, 11月3日,这个案子在连云港市海州区法院公开宣判。5名施暴的被告人因犯有故意伤害罪、强制侮辱妇女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6年6个月不等。值得注意的是,五名被告人有三个,案发时是未成年人,都是17岁的女生,一个是高中生,一个休学,一个无业。而让他们拿石头砸人脑袋的缘由竟然是,怀疑被打者偷了手机。

  就在今天,还有媒体报道,浙江临安某职高内又有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因为拿了同寝室女生的100元钱,15岁的高一女生被10名同班同学殴打、侮辱长达3个多小时。

  这样的事件可不是个例。媒体梳理,仅2015年上半年,就有超过17起类似的校园欺凌事件上演,事件导火索都不大,手段都极其残暴,超出人们的想象。

  【校园欺凌 存在的土壤是什么?】

  为什么好像突然间,类似事件就多了起来?不过细想想,在资讯并不如现在这么发达的记忆里,可能也存在不少场景相似的事件吧,打打杀杀,校园附近的小流氓和坏学生,比如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几个男生为了女朋友打打杀杀,再比如最近热映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里逼着女主角跟他进小树林的流氓。所不同的,可能是现在由于智能手机这类拍摄工具的普及,使得校园暴力的残暴影像得以保存,甚至成为某种可以炫耀的东西。

  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现在大部分施暴场面都是施暴者自己拍摄上传到网上的,是不是在某个特定的群体中,这种东西被错误地认为是一种很酷的存在?孩童时代,尤其是男孩,或多或少对暴力都有那么一点喜好,但不仅是小孩,包括成年人在内,对暴力美学的欣赏和真正诉诸暴力之间,有非常大的差别必须要明白。

  孩子涉世未深,不明白,社会就要想办法让他少接触,比如严格的电影电视网络内容分级。这个我们是没有的,做的也非常不好。孩子可以毫无阻拦的看到所有连大人看都有点恐怖的影视,这不能不说是后果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救救孩子 想想办法】

  法律(尤其是刑法)不是万能的。一此类校园欺凌事件的当事人,往往年幼(甚至很多不满14周岁),在现行法律的空间中,对他们进行惩处的尺度一定是有限的。

  有限的法律惩罚不代表纵容,而是意味着除了法律,还应当有更好的处理方式。类似的校园欺凌事件中,有非常多的共性有待归纳:比如不论社会角色定位、心理的养成出于怎样的家庭教育,学校在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缺位、越位还是被异化?霸道、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来欺压他人的欺凌者人格,性格内向、孤单、怕事的典型被欺凌者形象,以及在类似事件中屡屡出现的附和欺凌者,对其各自性格产生、养成的环境要有专门的社会组织、学术机构、政府部门予以系统分析,给出对策。

  与此同时可能还有,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均衡分配,导致青少年的所谓被动“分流”与义务教育序列中学校本身的好坏、优劣之分同步。例如奶西村少年暴力事件后,就是城中村的留守儿童的辍学问题。

  从小到大,好孩子,坏孩子,一次又一次成年人对他们的分类对待,城乡教育的差异导致农村学校成为校园暴力的重灾区,城市内学校的优劣之分又让一部分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卷入腥风血雨、放任自流。这都是谁的错,谁又该为此承担责任,付出代价呢?

  “救救孩子”,这是鲁迅先生当年的呼喊,现在,保护好孩子同样是整个社会所有人的责任!大家都要想想办法,想想办法。

  11月4日晚8点30分,欢迎点击搜狐《搜天下》视频节目:“明说校园欺凌:谁来拯救失控的孩子?”

(责任编辑:UN7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