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学记》中寻找教学的正途和智慧(十)

 江山携手 2015-11-05

11、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长善救失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一切消极因素是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转道解惑,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体现生命创造的价值。由于学生的学习是面向未知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扬长补短是教师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

《学记》的作者通过观察归纳了一般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并提出了在教育教学中非常有见地的“长善救失”的处理原则。

原文: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译文:在学习中,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特点是孤陋寡闻,有些学生的特点是理解肤浅,有些学生的特点是畏难而退。这四类缺点的根据是因为学生的心性各有不同。教育的作用在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

在这段话中,《学记》直接告诉我们:

1、由于学生的“心之莫同”,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以及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应当坦然面对和接受。

2、学生的任何学习都具有两面性,不存在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学习。在学习中,优点和缺点是相互依存的。

3、对于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和缺点,应当采取“长善救失”的方法进行处理。“长善”是指发扬优点,鼓励优点,促进积极因素的良好发展。“救失”是指克服缺点,消除和化解消极因素,补救不足。这是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长善救失不仅仍然需要,而且还应该在新的教育理念和要求下赋予新的内涵,创新更好的更有效的长善救失的方法。

1、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务必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既要肯定成绩,表扬优点,促进进步,又要指出不足,讲明缺点,既不夸大优点,也不掩盖缺点,不走极端。做到公平公正,喜优不护短,喜优不避短,喜优要补短。任何极端、偏颇的评价和处理方式方法都是绝对错误的。

2、长善救失中,救失更为重要。教学中要做到长善成常态,就失更及时。如果等到问题多了才补救,不仅工作难做,而且效果不好。救失要有针对性和明确的目标。因此,救失必先知失、只有知失,才能实现真正的补失。否则,就会只有救失的行动,而无救失的结果。救失也就成了只有形式的毫无实际意义的行动。

3、救失的内涵是多元的,不能局限于知识学习上的失。此外,还有心理、情感、精神、性格、兴趣以及习惯上的失。这些非认知层面上的失,补救的方法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给学生以极大的宽容和关爱,在服其心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采用鼓励、表扬、疏导、劝导、诱导,开导的方法对失进行消除和补救。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失有以下几种:

(1)习惯于对知识一知半解,不求深入理解,只是一种片面、肤浅的了解。

(2)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疏漏比较严重。

(3)不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对知识的灵活变换不适应。

(4)答题粗心,过失性错误多。求快不求准。

(5)不归纳、不提炼、不总结,所学知识在头脑中是一盘散沙。没有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结构。

(6)不读教材,只听讲,只埋头做题。

以上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对知识的学习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教师既要及时向学生明确指出,又要适当增加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而且做到及时练,及时查,及时评,反复补,不断强化,不断巩固。

知识的查漏补缺是学生知识过手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教学中的查漏补缺要成为常态,方法形式应灵活多变。

对于学生的学习,问题多寡并不可怕,教师熟视无睹、不及时补救、补救方法错误才是最可怕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