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砸超50亿建13个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仅剩的7个名额花落谁家?

 黄晓东高考志愿 2015-11-05

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了首批认定的1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每个建设周期为5年,每年每中心给予5000万至1亿元的经费投入。其中,人文社科类中心每年5000万元,自然科学类中心每年1亿元经费。而公布的1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中,自然科学类中心有10个,人文社科类中心仅有3个,也就是说未来5年北京市将投入超50亿巨资建设这13个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如此大额的投入完全不次于广东的高水平打造大学计划,而北京市今年3月公布的计划目标是建设20个左右的高精尖中心,实施50个左右的高精尖项目,也就是说还有7个左右的名额供其他高校争夺,而如果加上第二批总数达到20个,北京市未来的在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投入将接近100亿,堪称超大手笔。

清华大学成为本轮大赢家

在此次入围的高校中,绝大部分是211工程高校和部属高校,入围的高校在各自的优势领域都是颇有建树,而北京市属的高校共计有3所入围,分别是近年来进步神速的北京市属211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实力强悍的首都医科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而清华大学获得了2个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成为本轮的大赢家,先来看看首批认定的名单:


愈演愈烈的高端人才争夺战

根据北京市教委公布的计划,要求每个高校高精尖中心的经费额度原则上不低于70%要用于国际创新人才的聘用、国内创新人才资源的整合。在这当中,不低于50%的人员聘任费要用于国际人才的聘用,不低于20%的人员聘任费要用于京外人才的聘用。此外,引进的国内外高端人才中,4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也就是说每个获得自然科学类中心的高校在未来5年,将获得高达3.5亿元的经费用于高端人才引进,获得人文社科类中心的高校未来5年将额外获得1.75亿经费用于高端人才引进,其中本次唯一斩获2个中心的清华大学,在未来5年更是额外有多达7亿的经费用来引进人才,此举将不仅仅是对北京市的高校产生影响,再加上广东入围高水平大学计划的高校也在疯狂的以高薪招揽高端人才,未来5年中国高校之间的高端人才争夺战或将愈演愈烈。

僧多粥少的第二批争夺战

北京市此次首批只认定了13个高校高精尖中心,而北京市今年3月公布的计划目标是建设20个左右的高精尖中心,实施50个左右的高精尖项目,也就是说还有7个左右的名额供其他高校争夺。但是这7个名额对于名校如林的北京高校来说,实在是僧多粥少,要知道北京的211大学就高达26所,而本次仅有9所211大学入围,也就是说仅剩的7个名额将面临着至少高达17所211大学和部分实力强劲的北京市属高校争夺,其中不乏985名校中央民族大学和实力强悍的北京科技大学等,第二批高校高精尖中心的竞争必定激烈无比,想想获得高校高精尖中心的高校在未来5年将额外获得数亿经费用于人才引进,势必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领先其他高校一截,还未入围的高校也必定会全力竞争所剩不多的几个名额。

在还未获得北京高校高精尖中心的17所211大学中,你认为哪所大学最应当入围第二批名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