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上方蓝色 追寻诗歌 免费关注: lzl00707
▎可待因 作者:爱斐儿
所有的等待都有原因。 菩提等如来。拈花等微笑。因果等轮回。 我等你,今生的命运。
等到羊群找到了牧人,琴弦找到了知音; 等到金秋穿越了绿色的森林,时间不改变速度的一贯; 等漫山遍野的野罂粟找到了病因般的美,等到真理般的诗歌成为一种瘾。 我等在文字的那端。 等不来被爱就去爱你。
天色尚早。道路上的人间正行走着微暖的春寒。 打扫完前尘往事与来世轮回,剩下比虚无更真实的余生足够等一次美景重现。 无论早晚,伴随恍惚的清醒与醒后的麻醉。 症状必须是爱到痉挛,疼到不能忍。 剂量是关键。 适量的等是药。过量的等是毒。 不宜久服。成瘾难戒。
爱斐儿,本名王慧琴(1966年5月——),医生,诗人。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今,现居北京。2004年出版诗集《燃烧的冰》,出版散文诗集《非处方用药》、《废墟上的抒情》、《倒影》。曾获“第四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首届河南诗人年度奖”、散文诗集《非处方用药》获“中国首届屈原诗歌奖银奖”。作品散见于国内、外多种报刊杂志,入选多种诗歌选本。
〔诗歌赏析〕 有时相遇和相知,是从对方的一首诗,一句话语便能彼此走进。虽然我与爱斐儿以前并不相识,至今也未曾谋面,但通过赏读她的作品,我感觉与她很近。读她的作品,除能感受到精神的美外,同时获得了心灵的震颤和共鸣。虽然我与爱斐儿现在的诗歌成就不能同日而语,但因我深深地欣赏和喜欢她的诗歌,也引发了通过简析她的诗歌,以达到更进一步地学习和提高的愿望。 这两年因创作诗歌比较多,在博客贴诗也多,所以关注诗歌博客圈比较多。但我发现,爱斐儿却是我最喜欢的国内女诗人。而其她的一些女诗人,虽然频频在各种诗赛中得奖,但我总感觉她们的诗歌娱乐性和作秀的成分较强,缺乏诗歌内在的自醒意识和担当,这与现在的某些诗歌评奖的引导方向有关。诗歌应是心灵的倾诉,应该是生命特质里深沉的表达。而爱斐儿的诗歌却能在诗意的言说里注入很多具有质地的拷问,而引发读者的玩味和共鸣。也可以说,她的诗歌总能透过事物的表象,而传达出本质的寓意。 她这样说过,她经常在医院都会看到许多病人失去健康和生命,所以,她在诗歌里更多的突现了对生命的思考。特别是新近出版的诗集《非处方用药》,更是将各种中药名称,注入诗意和别致的诠释,使人们在诗意中的言说中,领略了博大的传统中医药的魅力,可见她创作思维的独特和别致。 诗歌必须是诗意的言说,必须是让读者阅读后,既能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又能引发心灵的感悟。如果诗歌只有言说,没有诗意,或是只有诗意,没有言说,那诗歌的魅力便大大地打了折扣。但我感觉爱斐儿的诗歌却能很好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达到诗意的言说,并具有很深的内涵。 爱斐儿的诗歌成就,在国内女诗人里算是最斐然的一个。她的诗歌写法可以说,集虚实相间、通感色彩,及音乐感和韵律为一体,让读者欣赏后,余味深长而得到美的享受。所以说,无论是碰巧,还是依靠出色的直觉,爱斐儿都算弄清了自己和散文诗之间血肉相连的亲缘关系;而在她弄清自己、散文诗和尘世间的关系后,更愿意固执地相信,即便在有病的凡间,爱与深情依然是值得的,依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或许,正是携带此等心性,爱斐儿对尘世的书写,才是有效的,有力的;因此,看起来羞涩,实则饱满、坚强的句子诞生于爱斐儿笔下,不应该视作偶然的事情,正如在《可待因》里的表述:“我等在文字那端。/等不来被爱就去爱你。” (史枫)
我相信诗歌需要慢慢品尝才知其味,我愿用声音与你分享好诗。 了解我,从我的声音开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