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西游记 其实就是一部偷渡笔记

 冬日彤 2015-11-06

    《西游记》几乎人人爱看,现如今更拍摄成影视,演绎出各种传奇版本。可若是追溯本源,这部神魔小说的根源,其实就是唐僧的旅行笔记,更往深里说,这是一部偷渡者的笔记。

 

公元627年,那正是李世民登基为君后改元贞观的第一年。此时的大唐,距离真正国泰民安的“贞观之治”尚需时月。即便是国都长安,尚有饥寒之色。到当年秋季,便有一阵强冷空气来袭,随即便是严重的大霜冻。为了应对这天灾与可能由此引发的饥荒,唐太宗一旨令下,说是长安城中居民,可以自由出行,前往粮食较为丰裕的地方。

旨令如此,自然大家照此办理,于是每日里自西门出长安城,前往西北的百姓不少。

而就在城门边,观看多日情形发现官兵并不阻拦百姓出行的玄奘微微点头,不错,这正是西行出京的好时机。玄奘喜不自禁,双手合十,默念佛祖慈悲。

换上寻常人的衣服,或是连僧侣服装都不换,只消混在逃难的人群之中,或许就能潜出长安,向西而行吧!

 

《西游记》中,阻挠唐僧西行取经之人,大体上是些妖魔鬼怪。大到狮驼国三怪牛魔王,小到白骨精玉兔精,目的却也简单,无非是要吃唐僧肉换取所谓的长生不老而已。

那,自然只是神话演绎而已。相反,阻挠玄奘西行的第一人,不是那些精怪妖物,而是大唐帝国的西部军区司令——凉州都督李大亮!

真实的西游记 其实就是一部偷渡笔记

(影视剧中的李大亮形象)

     他,虽然不是牛魔王,却在玄奘最初的西行中扮演了最大的阻力角色。

说起这位李都督,倒也算得上是一位颇具文韬武略的人物。隋朝末年,当瓦岗寨的起义军与隋军在东都洛阳恶战之际,他便是隋军部将之一。当隋军战败,李大亮自然也成为俘虏之一。当与他同时被俘的一百多号人物悉数被斩首,李大亮大概以为自己也难逃一死。谁想到偏偏有一位叫做张弼的瓦岗大将,偏偏对他很是另眼相待。不但不杀,且与他促膝长谈一番人生理想之后,居然将他留在自己幕下。成为至交。

可是李大亮毕竟是有抱负的名门之后,他不愿做瓦岗好汉,一转身,他便投奔了关中的大唐。618年,也就是玄奘哥俩避乱入蜀那一年,李大亮得了一份委任状,让他去做一个叫做土门的边县县令。那是西北黄土地上一个遏制北方草原民族来犯的要塞,李大亮一到任。便遇上大面积的饥荒和由此而生的民变。身为地方官,李大亮的第一选择似乎就该是镇压,然而他却“招亡散,抚贫瘠”,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坐骑,换成钱粮发放给百姓,劝恐慌的土门县人努力种田,果然这一年就获得了丰收,随即他便募集义勇,出兵平息了叛乱。正因为此,当时尚为秦王的李世民在北方边境巡视之际,便对这样的难得好官,特别下书嘉奖。

这倒也罢了。令人惊讶的,尚在其后。草原上的胡人很快来犯,小小一座土门县城又能如何抵挡,援兵尚在千里之外,李大亮该如何应对?令城中百姓叹服的是,他居然敢于单骑出城,大大方方来到胡人大营,与他们喝酒吃肉(据说这肉便是他的马之肉)之余,坦诚相告:“土门城里没几个兵,你们要打是挡不住的,可是整个大唐呢?你们今天踏平了土门,明天大唐便能踏平草原。如此你来我往,又有什么好处呢?”

就是这么一番话,居然说服了胡人头领。此时的草原,也正是演绎此兴彼废的一幕。这些胡人无非也就是想找条活路而已。于是这么一来,他们便不再攻打土门,而是愿意投降大唐,做大唐的子民了。消息传到长安,高祖皇帝(也就是李世民的老爹李渊)龙颜大喜,立即下令给李大亮升官。而这大亮也确实表现出色,在随后的讨伐王世充、辅公祏等战役中都立下不小的功劳。待到李世民登基,便提拔他做一州的长官(都督),这便相当于现如今的地市级首长了。先是在南方的交州(越南),而后是西北的凉州。

也就是在这凉州任上,太宗皇帝的钦差来到西北,瞧见李大亮的一只名鹰,好嘛,这就看上眼了,使劲给李大亮递话:“李都督,你那鹰不错哈,要知道当今皇上可是最喜欢这种猛禽啦,呵呵呵……”

李大亮不接话,回去他就写了一封秘密奏折,直接递话给李世民:“听说皇帝陛下您谢绝打猎已经很久了,可是钦差来到咱这凉州城,怎么就使劲要这猎鹰呢?我就不明白了,究竟是使者要还是陛下您要呢?要是陛下您要,咱能不给么?可要是钦差自个打的主意,我可就觉得那家伙有些不靠谱了!”

据说李世民这就写了一封回信,告诉李大亮:“有你这样的臣子镇守西北,朕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特别赐予他一瓶胡酒、一部史书。那史书,便是荀悦的《汉记》。

真实的西游记 其实就是一部偷渡笔记(此时对凉州造成最大威胁的异族势力,便是塞外的突厥人)

正是这样一个直言又能战的李大亮,以后在西北抵御突厥、吐谷浑、薛延陀的数次大规模战役中都表现出色,立下汗马功劳。到此后的贞观十七年(当时玄奘已从天竺归来),他更升格进入中央,担任工部尚书。据说每次他值勤,都不脱衣帽,即便疲惫了也只是坐下来打个盹而已。李世民常说:“有大亮在,朕就能睡个安稳觉!”

也正是这样一个尽忠职守的李大亮,成为了玄奘西行所遇到的第一道阻拦。他接到地方的报告,说是有个和尚打长安城出来,最近就在凉州的寺院间晃悠,许多百姓都去听他开讲什么涅槃经般若经之类。

李大亮起初倒也没太在意,打东边来个和尚,在咱凉州城里讲经,这算个什么奇闻要事呢?爱听你就去听,不爱听你就别搭理他呗!可是属下的一句话却引起了他的警觉:

“听说此僧人立下宏愿,要出关西去!”

啊!要去西方哪!这不是开玩笑么?李大亮立马就严肃起来,国家有禁令,不许闲杂人等出关西行,他若是长安的高僧,就该晓得这个国策,唱什么西游高调啊,赶快派个人去,叫他给我回京师去好好吃粥念经!

一队骑兵,这就来找玄奘,说是劝他回长安,其实就是押他东还。对于玄奘而言,这便和那些个虚构的白骨精黑风大王如出一辙了,无非是不许我西进而已。

可人李大亮是一州的长官,禁止西行又是大唐的国策,玄奘又能如何呢?

唯有一策,那就是偷渡!

 真实的西游记 其实就是一部偷渡笔记

(玄奘的西行,与当时亚洲内陆的强弱情势相牵连,注定了他这一路的不平静!)

李大亮为何坚决不许玄奘西行呢?理由很简单,那便是当时的大唐,正准备与草原上的强国突厥开战。与中原的朝代兴亡相似,草原上也有相似的盛衰更替,昔日不可一世的突厥人,此刻面临着薛延陀、回纥等新兴民族的挑战。大唐的朝堂里,战与和的讨论正在君臣将相之间激烈进行。

 

也就在这时,玄奘要西行了,这便难怪引起了李大亮的疑虑。

“吃素的和尚,闲得没事做要去肉食者聚居的西北做甚?”

可玄奘只是个吃斋念佛的和尚,哪能领会边情的扑朔迷离?他此刻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西行。

如何才能西行?

其他请看:

司马说西游之三:什么梦,竟让唐僧下定决心去印度?(图:从古版到黄版唐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