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唐僧的原型是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唐三藏曾在贞观三年前往天竺国取经求法,历经千辛万苦十七年,精研大小乘等佛学,带回许多经典籍,然后开始了漫长的翻译佛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唐三藏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但是,有一个事实是,玄奘法师的取经之旅竟然是没有经过唐政府同意的,换个说法就是,他是“偷渡”出境的。 玄奘二十六岁时来到长安求学,在求学过程中,他对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的现象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产生了去印度求《瑜迦师地经》以会通诸说的念头。于是贞观元年,玄奘上表请求允许他西行取经。当时,唐朝初建不久,禁止国民出境,所以玄奘的请求没有得到许可。但他的决心已定,既然政府不同意,他便“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玄奘离开长安后,辗转到了秦州,又转到兰州,并随使者西行到凉州。凉州都督奉命守关,他见玄奘没有通关证明,便追问玄奘出关缘由。玄奘告诉了他实情,但还是未获得放行。幸好当地有一个佛教领袖很欣赏玄奘的辞理通达,更佩服他的志向,便派了两个心腹弟子暗中护送玄奘偷渡出关。他们不敢公然行走,只能昼伏夜行,走了十几天,达到瓜州,也就是如今的甘肃安西。 瓜州是偷越国境的关口,玄奘在此询问西行路程,有人告诉他:从瓜州北行十多里,有条深不可渡的葫芦河,上面就是看玉门关,是西去必经之路。正在玄奘为难时,凉州的访牒来了,要捉拿企图西行的僧人。州史李昌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接到文件后,知道要求捉拿的就是玄奘,于是带着文件秘密拜访玄奘,并当着玄奘的面将公文撕毁,然后送给玄奘一匹马,并为他找了个胡人石盘陀做向导,当天晚上就送玄奘出发了。 当玄奘渡过葫芦河后,石盘陀打了退堂鼓,他甚至拿刀逼迫玄奘回去,但玄奘坚持西行,于是石盘陀为玄奘指了指前进的方向就自己走掉了。 玄奘便独自一人走近戈壁深处,五天四夜滴水未进,“几将殒绝”,经历了险恶的考验,最终成功穿越戈壁,到达了他西行途中的第二个起点——高昌。 这便是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偷渡出境迈开的第一大步的真实经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