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造字轶事

 TLB519 2015-11-06

核心提示:王安石与马家小姐喜结连理,正在拜天地之时,有差人来报,王安石金榜题名,中了进士。一日之内双喜临门,王安石喜不自禁,趁酒兴连写两个“喜”字,贴在门上。从此,双“喜”字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2009年04月22日第8版,作者:佚名,原题:造字轶事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活动的进步。它是经历悠长的年代,由许多人集体创造出来的。但在古代,人们却不了解这些,认为文字是太古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造的,还流传着这样的神话:说仓颉是有四只眼睛的人物,他看到鸟兽走过的足迹受到启发而造起字来,造字的时候,吓得群鬼夜哭,老天也降下粟粒来。

文字是不断演变的,有些不用或少用的字“退化”了,有些需要用的字便被创造出来。据说,清朝乾隆皇帝有一次微服出行,走过一个巷口,看见墙上写着“此路不通”四个字,便对旁边一个正在玩耍的小孩说:“好孩子,你读过书吗?把这四个字念给我听听。”小孩回答说:“我刚读完《论语》,这四个字,下面三个字我认得,只有头一个字,《论语》里没有,所以我不认得。”乾隆听后不相信,回去一查,果然如此。原来,《论语》里不用“此”字,而用“斯”字。这就说明写《论语》那个时候还没有“此”字。

相传,某些汉字的来由与我国一些名人有关。双“喜”字即其中之一。这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造的字。据说王安石23岁那年,赴京赶考,路经马家镇马员外家,见门上挂一盏走马灯。门楹上贴着一幅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无法续对下联,就匆匆离去。到了京城,主考官面试时现场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马员外家门前的上联来对,主考官赞叹不已。返乡路上,王安石又用主考官出的对联作为下联对上了马员外家门楹上的上联。马员外立即唤出女儿与王安石相见,原来对联是马员外为择婿而出的。数天后,王安石与马家小姐喜结连理,正在拜天地之时,有差人来报,王安石金榜题名,中了进士。一日之内双喜临门,王安石喜不自禁,趁酒兴连写两个“喜”字,贴在门上。从此,双“喜”字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茶”是茶圣陆羽造的字。据《花经浅释》记载: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唐以前代表“茶”的字有“荼”“檟”“茗”等字。陆羽著《茶经》时,认为有统一的必要,独出心裁地将“荼”字减去一横成为“茶”字专指茶。足见“茶”、“荼”两字,音义迥然,只是形似罢了。

鲁迅先生也曾造过字,一个是“猹”,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到少年闰土非常敏捷地用钢叉去刺那偷瓜的小动物的情节,鲁迅把这种小动物写作“猹(cha)”。而后,鲁迅先生在给舒新城的信中对这个字进行了解释:“'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1929年5月4日)“猹”字已收入《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辞书。譬如《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132页收录“猹”:野兽,像獾,喜欢吃瓜。

夏衍于1930年至1941年初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时,深感一些口语无字可用,于是根据实际需要他自造了“搞”和“垮”这两个字,由于这两个字在《康熙字典》里查不到,学者胡逾之曾问夏衍这两个字是不是他创造的,夏衍作了肯定的答复,说这两个字是根据需要在报上试用的。不久,就被大家接受了,很快成为出现频繁的常用字。解放以后,这两个字流行全国,成为约定俗成的常用字了。

钟鼎的“烤”字是齐白石造的。据邓拓《燕山夜话》记载,那是上世纪四十年末的一天,一位称唐友诗的“实报”记者(据说也是位书法家,能左手写行、草)。请齐白石老人去品尝一下“烤肉宛”的烤肉。烤肉宛的独特风味,让白石老人连连赞美。当年烤肉的宛师傅,精心地给齐老切了两碗“牛米隆”,烤熟上桌后,齐老赞不绝口。那年月,名人墨客给馆子提个字,写个匾是常事。烤肉的宛师傅见齐老兴致正浓便趁机说:“我们这个字号,连块牌匾还没有哪!”齐老领会其意便随口答应给题匾。饭罢,齐老乘兴到手帕胡同唐的家里,拿来宣纸,立即提笔作书。只见他只写了一个钟鼎“烤”字,写完之后,突然停笔,稍加思索,又在下面缀了一行小字:“钟鼎本无此烤字。此是齐璜(白石老人名)杜撰”。写毕掷笔大笑,兴冲冲地走了。这个“烤”字后经装裱后挂在烤肉宛店堂里。白石老人走后,大家欣赏齐老题字的笔办遒劲,连连赞叹,但是只有一个“烤”字,能不能算匾?有人出主意,不如仿其笔锋,添上“肉宛”两字,成为一块匾。后来认为那样不妥。就用这一个字,挂在墙上,当做“烤肉宛”的牌匾。

1946年白石老人已是八十六岁高寿,烤肉宛又一次邀请老人题字。白石老人再次题写了“清真烤肉宛”牌匾。并同时画《梅花图》并题诗:“步寒松柏同精健,知是无生热血多”。此后,八十八岁寿日又画寿桃送烤肉宛,画中题字:“仁者多寿”。可见,白石老人与烤肉宛之情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