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仲景时代所用芍药考究(汤一笑)

 johnney908 2015-11-06

 

仲景时代所用芍药考究

1、唐代以前医家所用的芍药基本都是野生品

芍药是被最早认知的药用植物之一。芍药名出《诗经》,其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
赠之以勺药"诗句。秦朝时期(公元前221~206年)芍药就已普遍栽培,但牡丹芍药不分,皆称芍药。可能在东汉芍药分为金芍药和木芍药,到了唐代重牡丹,木芍药才从芍药中分离出来,称为“牡丹”(不同于《本草经》中的“牡丹”)。此期进入人们生活或观赏或传情或药用,还都是以野生芍药或牡丹为主,且栽培牡丹长于芍药。虽然现今的《神农本草经》是芍药、牡丹分开的,但经日人久保辉幸考证,当时的“牡丹”不是今“牡丹”,所以当时药用芍药可能是芍药和今牡丹混用的。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本经》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2年—公元5年间。张仲景著《伤寒论》大约在公元200年前后。芍药最早的人工栽培主要就是用于观赏和美化。求的是枝繁叶茂花盛,芍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取其根则死,取其部分根则影响其壮大,所以可以认为早期的芍药栽培一般不用于药用。药用芍药主要来自于野生品。而且当时的药用芍药很可能来自于芍药属的多种芍药的根,其来源有一定的品种混杂性,包括芍药Paeonia 1actiflora Pall.、今天的牡丹,以及草芍药Paeonia obovata Maxim.(尤其是白花者,草芍药在中国地理分布最广)及其变种可以认为唐代以前医家所用的芍药基本都是野生品。本草学界研究多认为芍药在魏晋以前无赤白之分。而且唐代之前芍药和今牡丹基本不分。古人将当时的芍药和今牡丹混同是有原因的,主要是两者的形态近似,花也都主要是白色的。今天的野生牡丹和药用栽培牡丹的花也还主要是白色的。

 

2、唐以前医家所用的是哪种花色的芍药居多?其实我国中原一带自古野生芍药以白花为主。而今天的栽培芍药(白芍)是单瓣红花芍药。

 我国产的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其中通常直称为芍药的,是近代芍药品种群的主要原种。八种芍药分别是:草芍药、美丽芍药、芍药、多花芍药、白花芍药、川赤药、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

  草芍药别名山芍药、野芍药,花白色、红色、紫红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东部、贵州、湖南西部、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河南西北部陕西南部、山西、河北、东北。在朝鲜、日本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其变种有毛叶草芍药。该种是中国野生芍药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本品原来也是今药典药用芍药,95版后去除。

芍药花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南部。在朝鲜、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其变种有毛果芍药。本种在我国分布范围仅次于草芍药,但却在芍药属中栽培历史最悠久,是中国芍药品种演化的唯一种源,对世界芍药品种形成影响最大。

美丽芍药花红色,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四川中南部、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

  多花芍药花白色,主要产于我国西藏南部,在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川赤药的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主要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西南部。其变种有毛赤药、光果赤药、单花赤芍。

  新疆芍药的花红色,产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

窄叶芍药花紫红,产于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及天山山区。有变种块根芍药。

《本经》载芍药生中岳川谷(河南嵩山);张仲景和张伯祖是河南南阳人。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公元502年)中以根、花的颜色分赤白:“白芍,其花莼白,大而美丽,根亦白色,故名。” “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白山即今江苏南京市东,蒋山即今南京钟山,茅山即今南京句容县茅山。对照上面中国各种原种野生芍药在今江苏河南一带的分布,主要就是开白花的芍药。《河南植物志》和<嵩山植物志>中的野生芍药P. lactiflora  Pall.花色都注明是白色或粉红色。《江苏植物志》中的野生芍药Paeonia 1actiflora Pall.也是花瓣白色或粉红色。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的话引起后世本草学家的很多争议。认为他说的“花白根白”可能不实。但是他的话也可能完全没错,不过是后人理解的问题。陶在茅山一生隐居达45年之久。他整理《本草经》的时候应该就是隐居在茅山之后,并且隐居至少已有几年,而且在当时的自然环境野生芍药资源是异常丰富的。“一事不知,以为深耻”的陶氏会说错茅山芍药的花色吗?当年茅山的芍药也许正如陶所说,“其花莼白大而美丽”,而且根也比别处芍药的根偏白(陶并未说是否刮皮,我认为陶所说更可能是刮皮之后的观感)。

野生芍药花主要为白色还可以从一些古书的记录中证实:

《大金国志》卷一《太祖纪》:“是年(收国元年),生红芍药花,北方以为瑞(出现红色芍药算是天降瑞兆)。女直多白芍药花,皆野生,绝无红者。……”。

 

唐代一些久居扬州的诗人如张祜、杜牧、卢仝、崔涯、章孝标等在诗文里一字没有提扬州芍药,杨州芍药之盛可能从宋初开始。北宋初年,芍药被人工大规模栽培,估计相当部分用于药用,这跟当时朝廷重视医药或有关系。."芍药之盛环广陵四五十里之间",花开的时候,"自广陵南至姑苏,北人射阳,东至通州海上,西止滁,和州,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 (刘攽《芍药谱》(1037年))。这种规模显然不是野生花卉,而是人工大规模的栽培。当时的"真州","扬州"(现江苏仪征,扬州)已成为中国芍药栽培的中心,栽培范围波及江淮广大地区。宋代时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说明当时扬州已成为中国芍药栽培的中心,栽培范围波及江淮广大地区。扬州是最早栽培芍药并以此闻名的地方,在宋至明代也是药用芍药的产地,但没有成为现代白芍的主产区,芍药栽培也在清末衰落。到了明朝,芍药牡丹栽培中心转移到了安徽亳州,清朝又转到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后又转至北京丰台一带。《析津日记》记载:“芍药之盛,旧数扬州,……今扬州遗种绝少,而京师丰台,连畦接畛……”,可见当时种植之盛。

但宋朝的芍药是各种花色的芍药混种,赤、白芍同源,但根皮以赤色居多。见《本草图经》(1061年):“今处处有之,淮南者最盛。……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根亦有赤白二色”。《本草衍义》(1116年):“花叶多即根虚,然其根多赤色,其味涩苦,或有色白粗肥者益好。”所以宋医家实际所使用的芍药近乎今天的赤芍,不过不是野生品。也许正是当时临床中实际普遍是赤白芍混用的情况,林亿等在校正《伤寒论》时才将药方中的芍药类药物全部统一为“芍药”,并不区分赤、白芍。

不好理解的是明代《本草乘雅半偈》(1647年):“修治,先别赤白,白根固白,赤根亦白,每根切取一片,各以法记,火酒润之,覆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矣。各以竹刀刮去皮,并头,锉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本来医家是尚根白的,为什么要使之变赤?其次是芍药的根自古以来如果不刮皮应该是赤红或赤褐色的,不可能为白色。有理由怀疑此书所说属于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之类。

宋 沈作喆[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寓简》卷十:

“予官维扬,春暮纵观芍药,真一时胜赏。蕃厘祠殿之侧有老圃,业花数世矣。一日以花来献予,售以斗酒。因问之曰:“人知赏花耳,吾欲知芍药之根。所以赤白,有异种耶?”曰:“非也。花过之后,每旦迟明而起,斫土取根,洗濯而后暴之,时也遇天晴,日色猛烈,抵暮,中边皆燥,断而视之,雪如也。傥遇阴云,表里滋润,信宿然后乾,色正赤无疑矣。盖得至阳之气则色白而善补,医家用之以生血而止痛;其受阳气不全者则色赤而善泻。功用不侔,自然之理也。医家未有能知此者。”因为晒制过程天气、日照的原因,导致芍药药材的品相有较白或偏赤可能是古代芍药药材出现赤白色的真正原因,当时医家或本草家不明就里,才想当然的认为是花色不同,根色也异,或者是药商发现药材赤白有异,问之药农,药农为利益算计不想明说,找了花色不同,根色也异的托词,这说法就流传开了。

 

3、《金匮玉函经》中芍药有“刮去皮”记载。《雷公炮炙论》“凡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去粗皮并头土”。这些加工方法只作为药材的清洁加工方法,不能作为区别赤白芍的依据。《本草图经》等记载的“去皮水煮捣末”的方法是为了给病人直接服用。明清本草著作均未记载这种“去皮水煮”的加工方法。今芍药“去皮水煮”加工成“白芍”的方法据有关考证当在明清之后形成。《本草药品实地之考察》(1937年)记载了白芍在栽培产地“去皮水煮”,加工方法与今完全相同。《现代实用中药》(1958年)认为“赤芍”“连皮生干”,而白芍药“有系汤浸水泡造作者,故次之”,可见以加工方法区分赤白芍药形成于近代其实不论栽培还是野生芍药,如果不去皮,它们的根的表色都是偏“赤色”的,栽培品“肉白皮红”;野生品“肉红皮赤”。我认为正是药商为了迎合医家芍药崇白的心理,在明清之后才特意发展出“去皮水煮”的药材炮制方法,使之看起来白白的,尝起来粉粉的(因水煮淀粉粒糊化,比不煮的要粉),从《现代实用中药》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之前,本草学界有人对这种“去皮水煮”的加工方法是颇有微词的,认为是“造作”,破坏了药效,“故次之”。其实说得难听点,就是此法有“美化”品相以求高价的做伪嫌疑

明末清初方以智 (1611—1671)《物理小识》卷九《草木类》:“种芍,春沃土种之,过三年,则大取单叶花者。赤、白,旧以花分;或以火酒浸根,一宿而辨之。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乾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为白芍”。说明明朝末年已经有近似今天的赤白芍的区分方法了。但当时的白芍加工还是采用传统的刮皮蒸晒法。没有用糟糕的水煮法。

 

4、据北宋《太平圣惠方》(刊于淳化三年(992年))中引用安期生神仙芍药绝谷方:芍药有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本草图经》也有相同的引用。这句话对后世的本草学家医家关于芍药的选择影响很大。应该就是后世认为芍药以“红花白根”为正的源头。安期生是传说中秦汉间的仙人。战国晚期齐之琅琊人,即今天山东省胶南县琅琊乡一带。安期生修仙之处在山东日照市天台山(离今江苏不远)。安期生没有留下仙术著作,其生平事迹却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尽管民间流传的故事很多,但大都属于不可考之列。《太平圣惠方》引用的安期生神仙服炼法应该是后世的托名之作。无法考据其书出于何人何时。还有就是“金芍药”的解读,后人多解读成“红花芍药”,这是值得商榷的。安期生并没有说是花“金”色。“红花”对“木”似乎不符合古人的写作对称习惯。秦汉时期中原一带的芍药和木芍药没有分成两种药物,当时的野生芍药(含今牡丹)的花主要是白色的,今天的野生芍药和野生牡丹以及药用栽培牡丹的花也主要是白色的,花一般不作为区别两者的依据,我认为“金”是指新生芍药的整体观感为宜,尤其是其根或芽茎。芍药的芽色为水红色至浅紫红色,有的呈现黄色,初出叶红色,春季初生的芍药整株给人的感觉就是赤红色。很有美感。  芍药就算繁茂起来后,其茎向阳部分多着紫红色晕,基部也有紫红色晕。“色白多脂肉”一说应该是刮去皮后的观感(否则可能为抄来的以讹传讹),秦汉时期野生的芍药鲜根表面“色白”很难令人信服,这可以参考今天的野生芍药的根色(2000年对一种植物的自然进化影响甚微)。就算今天经过千百年人工栽培的白芍鲜根基本也是赤褐色的,去皮后才白色。木芍药当为今牡丹,今天的牡丹根系发达,具有多数深根形的肉质主根和侧根初生根始为白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肉质白色,个别红色肉质中心木质化,俗称“木心”。芍和牡丹虽都为肉质根,但现代研究表明:芍药组植物根属二原型,贮藏物质主要位于次生木质部。牡丹组植物根多为三原型,贮藏物质主要位于次生韧皮部。所以芍为根入药,而今天牡丹为根皮入药。这符合安期生的“金”“木”芍药的分法。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论术时说:“术今市人卖者皆以米粉涂令白,非自然,用时宜刮去之。”可见当时出售药材的人也懂得品相的重要性,当时芍药根刮皮出售也很正常。

 

5、今天的“赤芍”一般分布在我国西北部海拔较高的地方,今天的“白芍”则分布在我国东中部海拔较低的地方)。但其实古代不是这样的。 野生芍药的分布原来是很广的,野生芍药资源异常丰富。《山海经》中记载"绣山"(北次三经),"谷之山"(中次五经),"勾称之山"(中次九经),"洞庭之山"(中次十二经)"其草多芍药".可以大致认为秦汉之前芍药分布在北至晋冀,南到两湖,西抵川陕的广大地区。就算到了明清时期,野生芍药的分布还是很广的。《永平府志》(今河北省卢龙县,隶属于河北秦皇岛市)还记载“桃林关外有芍药川,花多白,花时弥漫十余里”。这是何等壮观的自然景观。

 

6、自古医家本草家对芍药有三崇:一是尚野生(认为更有药力);二是尚根白(其实是根肉白,不可能是根表白);三是尚合(赤白不分)。自古医家都推崇野生芍药为上。这一推崇更甚于推崇“根白”。药用芍药栽培强调以"单叶之根"为宜的标准.就是医家都推崇野生芍药的证明,早至北宋《本草别说》(1092年)就说“川谷丘陵有生者为胜尔”。而且自古医家和本草家更多的是倾向于赤白芍药不分,而实际上应用也是赤白不分的历史比分赤白的年代要长。在本草药学历史上赞成赤白芍合并不分的略多于赞成分开的。从《神农本草经》起,芍药类药材合的时间远长于分的时间。本草学界研究多认为芍药在魏晋以前根本无赤白之分。

 

7、20世纪以来以野生还是栽培(产地)区分赤白芍药已经得到本草学界和药材界普遍认同。赤芍主要指芍药野生品,不刮皮不水煮者。国家标准的和大学教科书规定的赤芍和白芍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就根部特征而言,赤芍(芍药野生品)为主根型,淀粉粒少而草酸钙结晶多,芍药苷含量一般在3%以上,具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作用;白芍(芍药栽培品)为主根型。淀粉粒极多而草酸钙结晶殊少(去皮故色白,水煮则淀粉粒糊化),芍药苷含量一般在3%以下,抗凝血、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作用不明显。来源于野生芍药的赤芍占商品药材的80%以上(20%为栽培芍药制做),并以内蒙古的多伦赤芍(野生、单瓣、白花的芍药)为道地。关于白芍的主产区和道地药材的记载见于《药物出产辨》1930年记载,"白芍产四川中江,渠河为川芍,产安徽毫州为毫芍,产浙江杭州为杭芍".在上世纪30年代大致形成了的白芍三大生产格局,并延续至。特别值得注意的野生赤芍开花竟然洁白无瑕,而栽培白芍却开的是鲜艳的红花(可能是从野生芍药中极少数粉色个体选育而成现今毫芍药、杭芍药就是单瓣红花的芍药)

 

8、关于今天药用芍药栽培品的种质来源。对于芍药(P. lactif lora )野生种群和栽培种群的物种来源,在植物分类学方面没有争议,但栽培芍药的种质来源,未见文献记载.宋《扬州芍药谱》载”扬州芍药甲天下,其盛不知起于何时,"其它文献也只记载从他处引种.按一般规律应栽培植物首先由野生引种,但现在芍药的主要栽培区都不是《中国植物志》记载的芍药分布区.推测两种可能,一古代从华北,中原(河南,陕西)引种,二古代江浙有野生芍药分布。《本草衍义》(1116年):“其品亦多,须用化红而单叶山中者为佳。”可能是后世药用芍药栽培选取“单叶红花”芍药品种的理论根源。在清代,安徽毫州已经种植单瓣花的芍药以供药用,与观赏芍药分别种植。见《毫州志。食货志。物产》(1895年)。

古代芍药的栽培,经过观赏(牡丹芍药不分)——观赏(牡丹分离)——看芍和药芍混种——药芍和看芍分别种植等几个历史阶段。有理由怀疑今天的栽培白芍的种质不是来自野生芍药而是来自观赏芍药。一、野生芍药以白花为主。而今栽培芍药是红花。二是在宋元明,药用芍药是各种花色的芍药混种,赤、白芍同源。在清代药用芍药取单瓣红花与观赏芍药分开种植。如此大规模的栽培不太可能从野外采集野生品种植。而且这一时期野生品芍药还是以白花为主。早在宋王观的《扬州芍药谱》中就指出"排单叶,白单叶,红单叶,不六名品之内,其花皆六出,维扬之人甚贱之"。可见单叶红花芍药人工早有栽培。今天药用单叶红花芍药由人工早有栽培但不被观赏者重视的观赏芍药单叶品引种的可能很大。三是现在有学者化验分析各类芍药的遗传物质,发现野生芍药与栽培药用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栽培药用与观赏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近。似乎也佐证今栽培药用芍药可能是从观赏芍药引种。

 

芍药在本草药学上具体应用简史:

唐代以前医家所用的芍药基本都是野生品。而且唐代之前芍药和今牡丹基本不分。当时的药用芍药很可能来自于芍药属的多种芍药的根,其来源有一定的品种混杂性当时的自然环境野生芍药资源是异常丰富的。今牡丹(木芍药)从芍药中分离出来单独药用(替代紫金牛属的古典牡丹),大概发生在唐初公元657年前后几十年间。当时芍药根的加工方法是清洁、晒干。此期使用的芍药相当于今天的野生赤芍

宋代至清代早期,芍药大规模栽培鼎盛,医家实际所用的芍药是野生品和栽培品都用。但医家更推崇野生品。当时的野生芍药资源也还很丰富。当时的栽培芍药赤、白芍同源,芍药花色多种混杂(与今栽培芍药都是红花不同),但根皮以赤色居多。当时芍药的加工方法是清洁、晒干(或蒸晒)。并无“去皮水煮”加工法。此期使用的芍药相当于今天的栽培赤芍

清朝后期安徽毫州已经出现单独种植单瓣花的芍药以供药用,20世纪以来以野生还是栽培(产地)区分赤白芍药已经得到本草学界和药材界普遍认同。赤芍主要指芍药野生品,不刮皮不水煮加工者,以内蒙古的多伦赤芍(野生、单瓣、白花的芍药)为道地。白芍主要指安徽、江浙一带栽培的单瓣红花芍药,加工方法已经由传统的刮皮蒸晒法转变为“去皮水煮”法(白芍的“去皮水煮”加工方法形成于近代。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本草学界有人认为这种“去皮水煮”的加工方法是有“美化”品相以求高价的做伪嫌疑的)。

 

总结仲景所用芍药,一是野生品(花多白),其来源可能有一定的品种混杂性;二是不经过“千沸”之煮的加工;三是明清以前,我国野生芍药的分布很广,野生芍药(白花)资源异常丰富。四是从遗传物质角度分析,今“白芍”与野生芍药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远,反而与观赏群体之间遗传距离最近;所以我认为相对而言,仲景所用芍药更近似于今天“赤芍”。而离今之“白芍”较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