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定要告诉爸妈的事:40岁后就有中风危险 防病牢记这4件事

 wubianquan 2015-11-06

一定要告诉爸妈的事

VOL.2

您养育我长大,我陪您变老,希望您平安健康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8:20 预防中风 关键要做好这几点 来自39问医生

给爸妈特制的音频版,大小7.6M,请在WIFI环境下播放


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对于老人来说是一种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复发的疾病。该如何帮助父母做好预防呢?


01
请帮助父母做个

风险评估


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谢惠芳教授介绍,原则上,只要年龄超过40岁,就应该做脑卒中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项目

· 血压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

· 血脂异常(血脂四项中任何一项异常)

· 糖尿病

· 心房颤动

· 吸烟

· 体育活动少

· 超重或肥胖

· 脑卒中家族史

评估的危险因素超过3项,即是高危人群;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也属高危人群。


如果评估结果为高危,最好到医院再做进一步的检查。


特别提醒

如老人患有心房颤动(房颤),要特别注意预防中风,因为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比无房颤者增加了近5倍。



02
牢记如何防控

脑卒中


脑卒中虽可怕,但又是可防可控的,每年定期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就能为提前干预提供重要信息。


同时,预防脑卒中还应多管齐下,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预防。以下10个脑卒中防治建议,可以帮助老年人预防脑卒中。


① 控制血压。


② 预防和治疗其他相关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③ 杜绝不良习惯,尤其要戒除烟酒嗜好。


④ 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高蛋白、低脂、低盐及富含纤维素、钙质和维生素饮食。


⑤ 注意生活规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劳累及用力,保证睡眠时间。


⑥ 善于调剂和充实精神生活,保持心境平静,避免紧张、激动及各种不良情绪。


⑦ 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保持一定户外活动,注意夏季饮水和冬季保暖。


⑧ 保持适当运动锻炼,尤其要注意颈椎的运动。


⑨ 定期检查身体或随诊,遵从医生指导,按医嘱用药。


⑩ 发生可疑中风先兆时应及时就医。



03
熟记“FAST”字诀

可知发病征兆


防治脑卒中重点在卒中症状早期快速识别,以及如何快速有效地寻求急救。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辨别中风呢?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强调,一定要谨记“FAST”字诀。


F

Face

症状为突然面部或面部一边麻木,面部不对称。家人可以让患者试试微笑,如果一侧脸部低垂,不听使唤,很有可能是中风。

A

Arm

症状为手臂无力。让患者向两侧伸直手臂,中风病人一侧稍有下垂。

S

Speech

症状为出现言语障碍,说不出话或听不懂别人说话。可以让患者重复一句简短的话,看有否重复、言语奇怪、含糊不清等情况。

T

Time

意为争取时间,尽快就诊。当出现上述任何一个卒中征象时,尽快呼叫120,请神经科专科会诊治疗。


陆正齐提醒,除了上述这些症状,出现突然单眼或双眼看不到东西、突然走路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都有可能是脑卒中的症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溶栓和救治。


突发脑卒中该如何急救?

一旦发现患者有上述异常状况,家属应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务必争取救治时间,同时记录一下患者的发作时间。


最好将患者送到有卒中中心的医院进行卒中急救。在等待120急救到来时,应注意不要搬动患者,尤其要避免头部发生剧烈摇晃和震动,尽量让患者侧卧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假牙者应将假牙取出。


还要提醒的是,若患者能够识别自己是出现了中风症状,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时间打120,否则可能会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



04
如何防止

脑卒中再发


很多卒中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就开始放松警惕,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专家提醒,脑卒中患者为了防止再发,更需要加强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接受适当治疗,调整生活方式。


1
抗高血压治疗


脑卒中患者需要密切监控血压,急性期过后,如果能够耐受,最好将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必要时需要接受抗高血压治疗,可帮助患者降低血压、减少心力衰竭、心跳骤停和脑卒中发展的危险因素。治疗过程中,需密切注意血压波动,必要时请医生帮助调整降压药的使用。


2
抗血小板治疗


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大多数患者将采用抗血小板治疗,防止再次发病。该治疗能保护血细胞,防止粘连成团,形成血栓。


3
抗凝治疗


患有心脏病或曾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抗凝治疗,该治疗可帮助患者减少因血栓栓塞引发的脑卒中。同时,需要针对心脏病的病因处理原发疾病。


4
控制血糖


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均应接受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无明确糖尿病病史者,急性期后应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


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TIA的发生。调节血脂。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外,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他汀类药物,辅助降低血脂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