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

 ldjsld 2015-11-07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一式和组合式两种。单一式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组合式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组件送入轨道,在太空组装而成。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UFO中文网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从这时开始,人类进入了一个开发、探索太空的新时代。“礼炮1”号空间站由轨道舱、服务舱和对接舱组成,呈不规则的圆柱形,总长约12.5米,最大直径4米,总重约18.5吨。它在约200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站上装有各种照相摄影设备和科学实验设备。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UFO中文网
它相继与“联盟10”号、“联盟11”号两艘飞船对接组成轨道联合体,容积100立方米,可住6名宇航员。“礼炮1”号完成使命后于同年10月11日在太平洋上空坠毁。之后,“礼炮2”号发射到太空后由于自行解体而失败。由于科学家的不断研究和改进,“礼炮3”号、“礼炮4”号、“礼炮5”号小型空间站均发射成功,并在太空中完成项多科学实验。
“礼炮6”号和“礼炮7”号属于第二代空间站,比第一代空间站要更大一些,宇航员在那里先后创造过210天和237天的长期生活纪录,还创造了首位女宇航员出舱作业的纪录。人类开发太空、探索太空已经跨出了一大步。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UFO中文网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UFO中文网
1986年2月20日,苏联成功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2000年年底,因“和平”号部件老化(设计寿命10年)且缺乏维修经费,俄罗斯宇航局决定让其坠毁。“和平”号最终于2001年3月23日坠入地球大气层。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UFO中文网
1983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一项国际太空合作计划——国际空间站,但一直没有建成。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加盟,国际空间站才于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实施。这个计划化解了世界各国之间的隔阂,营造了国家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美好局面。
国际空间站计划分三阶段进行:
1994年—1998年为第一阶段,即准备阶段,主要进行了9次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交会对接,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建成一个可搭载3人的初期空间站,因此,国际空间站的第二个组件———美国的“团结”号节点舱于1998年12月4日由“奋进”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并于12月7日与“曙光”号成功对接;
第三阶段为最终装配和应用阶段。国际空间站建成后,可容纳6人,工作寿命为15年~20年。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UFO中文网
中国已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天宫1”号,这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随后,“神舟8”号、“神舟9”号、“神舟10”号飞船分别与“天宫1”号实现了对接。中国计划在未来用“长征5”号把自己的空间站送上太空,并最终建成一个基本型空间站。中国的首个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实验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须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UFO中文网
最初,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是一个单一式空间站,只能与一艘飞船对接飞行。因站上携带的食品、氧气、燃料等储备有限,在太空的寿命都不长。但“礼炮1”号在太空中的平均运行速度不是很快,大约只有3.6万千米/时。这是非常成功的一点:人类第一座空间站具备了航天器沿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时必须的速度。也就是说,“礼炮1”号达到了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及最大运行速度,也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就因为这样,“礼炮1”号空间站才能在距离地球表面平均高度约200千米的太空中飞行。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UFO中文网
可是又有谁知道,在这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苏联在研发“礼炮1”号空间站时,科学家都提出空间站并不是在太空中一动不动的,如果停止的话,它就会被地球引力拉回地球,那将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礼炮1”号空间站在太空中的运行速度没有达到第一宇宙速度,那它也不可能摆脱地球引力,不可能环绕地球做圆周飞行,其后果也是被拉回地球。
面对这两大难题,科学家必须改进推进器,使推进器动力更大,效率更高,从而使得空间站在太空中的运行速度加快。但是由于没有考虑空间站本身的运载能力,盲目需求的结果是燃料等储备有限,从而导致在太空的寿命都不长。面对“礼炮1”号空间站的一些缺陷,科学家也在不断寻找原因,反复实验,以便找到更好的改进方法,从而取得巨大的飞跃。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UFO中文网

比如一些科学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长时间生活工作,会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呢?经过多次的经验教训以及反复实验,科学家得出结论:
微重力环境对宇航员的健康、安全和工作能力会产生重要影响,中长期在空间站生活工作可导致宇航员出现多种生理、病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功能障碍、骨丢失、免疫功能下降、肌肉萎缩、内分泌机能紊乱、工作能力下降等。由此可见,对人体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为此,面对这个问题,科学家经过反复尝试,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让宇航员在空间站中不断运动,从而使得心脏也在有重力的环境中不停运动,继而维持心血管功能的平衡以及身体各种机能的平衡。很快,这种方案得以实施,并在之后的各种空间站里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得宇航员在空间站中生活工作的时间更长。空间站的发展向前迈了一大步。

在“阿波罗”飞船与美国“天空实验室”对接前夕,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设想:
“阿波罗”飞船与“天空实验室”对接时可能会导致气压不平衡,从而使得宇航员由于气压不平衡而产生身体不适应,对宇航员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科学家提出,在“阿波罗”飞船与“天空实验室”对接过程中安放一个气压舱,当“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与“天空实验室”的宇航员会见时,宇航员必须先进入气压舱。等到宇航员完全适应那里的气压时,气压舱才会打开,宇航员便可以会面了。不久后,这个设想被用在了“阿波罗”飞船与“天空实验室”的对接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次成功意味着空间站的发展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UFO中文网
由于空间站已逐步演变成了国际空间站,更多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最早的宇航服并不能满足宇航员的舒适感,甚至还无法防止一些宇宙有害射线的入侵。后来,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恒温式的宇航服,它比最早的宇航服更舒适、更安全(据说,现在一件宇航服的价格为3000万元人民币,真是太昂贵了)。就如宇航员在空间站外作业,最早是一根通信线连着宇航服。但这有利有弊。弊在于通信线的长度不能满足宇航员的作业长度,而且通信线要是拉得很长,就有可能缠绕到某些地方,缠绕太紧的话就有可能把通信线拉断,不仅会使宇航员与外界失去联系,甚至还会危及宇航员的生命。而现在的宇航服后面都有通信设备,宇航员独自在空间站外面作业时,会更加便利,更加安全。
由于国际空间站面积的不断扩大,宇航员的作业量也随之增加,光靠人力是无法完成的。面对这个问题,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明了机械手,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也是在这个方面机器比人的优越性。
探寻宇宙之旅的中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史,UFO中文网
到目前为止,国际空间站以美国、俄罗斯为首,有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11个国家)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国际空间站,这一多国共同建设的太空项目,总投资达1500亿美元,主要目的定位于科学技术研究的太空轨道实验室。其身处距离地面大约354千米的轨道里,由13个空间舱组成,常驻宇航员最多可容纳6人,站体总重约454吨。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空间站筹划建设时,美国极力反对邀请中国参与,所以中国没能成为国际空间站的启动方。这是因为美国认为国际空间站技术有军事用途,所以对中国实施了制裁。但是,中国计划于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空间站的发展是通过不断的失败以及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而取得进步的,我相信未来的空间站会更加优越、完善。人类科技的进步是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而取得的。总的来说,空间站是人类科技进步的象征,是人类开发太空、探索太空的第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