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泰族群以及泛泰大民族主义思潮

 JEFFWUYG 2015-11-08

  二战前后兴起的泛泰主义理论
  壮泰同源理论(“泛泰主义”)出现在19世纪的东南亚地区,当时的很多西方学者出于
  殖民利益的需要,抛出了所谓的泛泰民族的概念随后被誉为泰国历史之父的丹隆亲王吸
  收西方的资料,大肆鼓吹泛泰民族要【囊括老挝、缅甸掸邦、越南西北部、中国的两广云贵的壮侗语族地区、印度的阿萨姆邦(大泛泰主义)】。而在泰国政治领域的泛泰主
  义的表现最早表现则是泰国驻日公使受当时日本法西斯思潮影响,率先鼓吹通过泛泰主
  义吞并老挝柬埔寨等邻国土地建立大泰国(小泛泰主义),壮泰族群同源理论(或称泛
  泰主义)从一开始就得到日本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泛泰主义是日本从南部包抄中国的伎
  俩与泰国自身野心的苟合产物。
  对东南亚和中国西南的讲泰-卡岱语诸民族而言,19世纪末,西方学者率先对东南亚民

  族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西方国家的学者适应殖民丵主义侵
  略的需要而进行的。1885年,英国伦敦出版的柯奎翁(A.R.Colquhoun)著的《在
  掸族中》(Amongst The Sham)及伦敦大学Tettien de Lacouperie 教授为
  该书所写的导言《掸族的摇篮》(The Cradle of The Sham Race),是目前所
  见到的在西方学者对掸族(一般是指掸邦的台语民族,自称“傣”,“掸”是他称)研
  究中最早言及壮族的论著。此后,法国人Pierre Lefevre Pontalis 于1897年
  在荷兰发表的《泰族侵入印度支那考》(L’invassion Thaie Jndchine)、英国

  人H.R.Davis 于1909年在英国剑桥出版的《云南——印度和扬子江之间的链环》
  (Yunnan, The Link beteen India and Yangzi)、美国人W.Clefton
  Dodd 于1923年在美国衣阿华出版的《泰族》(The Tai Race)、英国人
  W.A.R.Wood 于1926年在伦敦出版的《暹罗史》(A History of Siam)中着重
  论述泰族的同时言及了壮族的族源和分布。继西方人于研究掸族或泰族中言及壮族之
  后,泰国人也加入了此项工作。有“暹罗历史之父”称号的泰国共丕耶达吗銮拉查奴帕
  亲王(丹隆亲王)在1925年出版的《暹罗古代史》中,有相当篇幅论及壮族。接着,

  泰国拍耶亚奴曼罗罗吞写了《泰掸族系考》一文,大量论述了广西等地壮族的情况。不
  论西洋人还是泰国人,当时对壮族的论述仅限于族源分布,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比较单
  纯,所论证的材料主要是语言学材料以及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基本局限于语言学和历史
  学的范畴。

5楼 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