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中的会意字调查分析

 诗书之华 2015-11-08


 

摘要:汉字,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华历史文明的见证,中华亿万儿女的骄傲。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我国伟大的古文字学家许慎就对汉字的结构、意义、造字原理方法都作了较为详尽而精辟的论述。在他的字书《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并加上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从而形成详备的六书理论,这种理论有助于我们在掌握、运用汉字时能够提纲挈领、触类旁通。而在六书理论中,会意字作为一种重要的造字方法有着它自身特殊的价值。尤其是对近年来流行于语文教学界的文字教学法对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深入研究会意这种造字方法,不仅可以体会到汉字所拥有的独特魅力,而且还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的思维模式;通过对会意造字的研究,还能掌握汉字的一些内在规律,有助于在教学中突破对深难字词的认识与把握,尤其是文言教学。

关键词:《说文解字》;会意字;会意造字法;语文教学

    绪论

古代世界,象形文字众多,然而几乎所有的象形文字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殆尽,唯有华夏民族的汉字洋洋洒洒,传承至今,仍为现代中国人所使用。因此,汉字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至今仍有使用价值的象形文字。既然汉字,有着如此独特的文化背景,作为中华儿女就有义务将它发扬光大、永世传承。但是,现代社会面临着各方面的巨大冲击,人们对汉语和汉字的认识都不够充分,淡然漠视,甚至错字、别字时常可见。本文就许慎《说文解字》中的会意字一类作一些简单的调查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当今人们更多地了解、认识汉字,避免错别字的产生。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汉字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如今所谓的“方块字”,即以楷书为代表的字体,那么汉字究竟经历了那些形体上的演变呢?了解了汉字的形体演变,有助于我们对汉字的整体把握。

(一)甲骨文:目前,我们所能接触的汉字的成批资料,是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1]他是我国最古老而成熟的文字,是殷商时代王室用以卜筮的文字,由于它是契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所以称之为“甲骨文”,也叫“契文”,还有人根据其记载的内容或称之为“甲骨卜辞”。这种文字,是研究殷商时期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二)金文:如果说甲骨文是占卜文字,那么金文则是祭祀文字。这种文字盛行于殷商、两周时期,它的载体已不再是兽骨、龟甲,而是采用了当时的青铜器皿,因此人们称之为“金文”。又由于这些青铜器皿多为钟鼎之类,故又称之为“钟鼎文”。

(三)大篆和古文:大篆是盛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通用文字,而古文则是战国时期秦国以东各国使用的文字,又称“六国文字”。 [2]这些文字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统称为“大篆”。

(四)小篆:小篆是一代铁腕皇帝秦始皇以其强烈的政治手段对纷繁复杂的文字进行统一的产物,它的产生促进了汉民族政治、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大一统,为汉字的最后定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隶书:隶书的出现,使汉字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成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二、《说文解字》及六书理论

(一)《说文解字》及其作者

东汉许君慎,字叔重,汝南郡召陵县(今河南郾城)人。师承东汉著名经学大师贾逵,因其作过洨长和太尉楠阁祭酒,所以后人称他“许洨长”、“许祭酒”,或只称“许君”而不呼其名。他花了二十余年的时间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并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撰写了我国古代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辨识字音的大型字书——《说文解字》。这部字书,对于当今中国人研究汉字仍然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说文解字》,自然要“说文”,也要“解字”。这里“文字”一词在与今天所说的“文字”的含义却不尽相同。许君明确指出:“独体曰文,合体曰字。”[3]我们来看,由于独体字不可再加分解,故以“说文”冠之;而合体字尚可分解成多个独体字,故称“解字”。

(二)六书概述

许慎在该书中,明确地将“说文解字”的方法总结归纳为六书原理,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为造字方法,后两种为用字方法。这里为了下文进一步阐明会意字,有必要先就造字法中的象形、指事、形声做一些简单说明。

1.象形:许慎在《说文》序中已经指出,所谓象形,即“画成其物,随体诘屈” [3],用现代汉语讲就是按物体的轮廓勾勒成字。如,“牛”字,甲骨文作“牛”,正像一牛头样;再如“羊”,甲骨文做“羊”,貌似羊头。从例字不难理解,所有的象形字都是能够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所找到的实物体,因此可以说象形字就是表示名词的文字,它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

2.指事:许慎说:“视而可识,察而可见” [3]即是给指事字的较好界定,一个字如果是指事字,那么我们一眼就能看够出它的意义,例如,小篆中“刃”字作“刃”,如果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可以根据字形分析,“刃”字是在刀的正锋处加上一点,以突出其刀锋,这一点就是指事精华所在,所以“刃”就是指刀的锋刃。

3.形声:这是汉字中类别最大,字数最多的一类。“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即为形声。也就是说,形声字一定要是合体的“字”,即全书“解字”的重点对象。形声字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一部分提示读音,另一部分提示其意义所属范畴。如“妈”字,“女”旁代表了妈妈的性别一定是女性,而“马”则提示“妈”的读音为“ma”。

三、会意字调查分析

通过上文对汉字的形体演变以及《说文解字》和六书原理的简单介绍,应该说能够对汉字的发展有一个较清晰的轮廓,下面就将进入本文的重点论述——会意字。

    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序》中说:“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3],清王筠也说:“会意

 

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4],然而究竟会意字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又如何来鉴别会意字,会意字的造字特点和分类又有哪些,这都是本文以下要论述的问题。

    许慎在其序言中列举了两个典型字例来说明会意字,即“武、信” [3]。那么为什么就说它们是会意字呢?我们不妨先来做一点探讨分析。先说“武”,如果把它拆解开来,就变成“止、戈”二字,联系“止”甲骨文作“止”,像人足之形,“戈”(戈)则是古代一种兵器,因此“止戈”合用就表示人扛戈而行貌,再联系文字兴盛的殷商、两周时期的历史背景,可以推断出战争是频繁的。因此,士兵扛戈而行是对战争的一种警惕,因此“武”就一定与战争有关。例如《尚书·武成》:“偃武修文”即是指战争、军事而言[5]。再看“信”字,如果把它拆分为两部分,则是“人、言”,人说的话就叫“信”。因为人需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沟通,所以在民风淳朴的古代,人们都十分真诚,认为凡是人言大都可以相信。例如:《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用的是此意。[5]

    通过对上面“武、信”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会意造字的基本规律。首先,会意字必须至少由两部分组成,换句话说会意字是“字”而不是“文”;其次,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必须有实在的含义;最后,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彼此有密切的联系并相互配合,以达到造出新字的目的。根据上述特点,我们就不难给会意字下一个现代汉语的定义: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实意文组合成的用来表达与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文有关的另一抽象意义的字,而我们把这种造字的方法统称为会意造字法。

许君在其《说文》中,一共收录了1167个用会意法造成的汉字,这类字远远多出象形字和指事字,这说明会意造字法是一种比较优越、能产的造字法(尽管它也有较大的局限,能产度也远远低于形声造字法)。我们先来简单的看三个会意字的实例,以便进一步了解会意字:

(1)“斩”,分析会意字第一步是要将本字拆解,因此这里“斩”可以拆分为“车、斤”。“车”就现代汉语也不难理解,这里是指古时候的战车;关键是“斤”,现代汉语“斤”通常用作量词,然而在甲骨文中作“斤”,其形如同一把锋利的斧头,这正是“斤”的本意。结合两字意义,如果再对中国古代刑法有一定了解,我们不难推断这是一种古代酷刑,行刑的工具是战车,系于此进一步探讨可知这种刑法就是“车裂”,也就是俗称的“五马分尸”。许慎《说文》中也说:“戳(此字无法录入,左边做“雀”,因与“戳”形近用“戳”代替)也,从车从斤,斩法,车裂也。”[3]是证。

(2)“晶”,我们还是先拆字,这次有所不同,因为拆开后三个都作“日”。“晶”在现代汉

语词典上的解释有“光亮”意[6],“日”本是发光体,三“日”更具光亮,故“晶”就有“光

亮”之意。《说文》晶部“晶,光也,从三日。”[3]

(3)“妇”,繁体作“婦”,如果再写作小篆(妇)则不难看出,左边的“女”旁指妇女,女旁的“帚”是手持扫帚之形态(帚),前后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妇女拿着扫帚在家里劳动,形象地再现了封建社会中女主内的传统观念。

分析了“斩”和“晶”、“妇”三个会意字,如果稍微留心一点就会看出一些端倪:“斩”字是由“车”和“斤”两个不同的字组合会意,而“晶”又是由三个相同的“日”字来组合成字的,而“妇”字在经过简化后似乎已经无法看出它的会意情况了,更加无法说明它是会意字。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此要展开本文的重中之重的讨论,即会意字的分类(会意方法分类)。

其实,前面所举的三个例子,正是反映了会意字的两个大类,即:异文会意(包括其特殊的破体会意)、同文会意(叠罗汉会意)。我们就从同文会意入手,分别探讨一下这来两类会意字。

(一)   同文会意(叠罗汉会意)

“同文”,即相同之文,这里的文当然是指独体字。“晶”就是一个同文会意的典型,三“日”为“晶”。我们再看一些例子:

“从”,《说文》曰:“相听也,从二人。”[3],两人相随曰从,所以有听从意;

“比”,《说文》曰:“密也,二人为从,凡从为比。”[3],现代汉语有“栉比”一词仍用此意;

“林”,《说文》曰:“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3],看来,林是指木聚而多之意;

“淼”,《说文》曰:“大水也,从三水。”[3],水大即淼;

 由于篇幅有限,暂举几例,希望能够管中窥豹,可略见其一斑(其余《说文》中收录的常见字例以附录形式载于文后,其他几类亦同)。上述诸例,不难发现,这些字都是由两个或多个相同的独体文组合构成,这既是同文会意的特点,也是判断一个字是否同文会意的必要条件。这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素重叠组成的。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型的上下结构,看起来像体操活动中的叠罗汉,因此我们也称之为“叠罗汉式会意”。但是有一个字笔者需要特别指出,即“爻”。因为此字如果拆开即两个“х”,或许有人就会认定此乃同文会意字,然而这个字并不是会意字,它是象形字。因为“х”不

是独体文,许慎也明确指出:“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3]如果再进一步观察,我们还能发现同文会意的另外一个特点,即但凡同文会意之字都含有动态性质。就拿上诉诸例来讲,“从”表二人相随,必含动态;“比”,有密意,密即紧挨,也含动态;“林”表众多树木聚集,有动态; “淼”表水大,水本有流动之态,大水更为突出;“晶”表示光亮,光亮必闪耀,有动感;另外如“品”,从三口,本有咀嚼意,口动而咀嚼;“北”象二人向背行,自是动出也。如此等等,不可枚举。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同文会意下这样的现代汉语定义:由两个两或个以上相同的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含有动态性质的合体文字。

(二)   异文会意

异文会意是会意中最复杂的一类,因此在这里我们又根据异文会意的略微差异和参考王

筠在《说文释例》中的观点将它分为纯会意、会意兼指事、会意兼象形、破体会意四小类。然而在分划小类前,我们必须先给异文会意下一个确切的总的定义,所谓“异文会意”是跟“同文会意”相对而言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独体字组合构成的合体文字。

象前文已举之“斩”、“婦”、“習”、“東”、“買”均可归在此类。明白了异文会意的概念,我们就可以继续将其细分。

1、纯会意:

(1)         顾名思义,纯即单纯,即是单纯性会意。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纯会意的例子,以见其端倪。

(2)         “取”,从“耳”从“又”,“又”如写成小篆“又”,本是右手之意,此字形象说明“取”及以手探耳之态。如果了解古代军事常识,就知道古代行军作战常以割取所歼灭敌人的左耳作为战利品,因此“取”形象地展示了古代战争的潜规则。《说文》曰:“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馘也’馘着,而也。”[3]即是此意

(3)         “及”,若不明文字学,则已将此字判定为独体字。然而,“及”仍可分解为“人,又”二文,“又”同“取”,因此及为以手抓人意。《说文》曰:“及,逮也。从又从人。”[3]形象生动的表达了及的含义。

(4)         “吠”,现代汉语指狗叫,《说文》:“犬鸣也,从犬口。”[3]也同指狗叫,狗叫之声必从口出,故“吠”从“犬口”。

(5)         “弄”,可细拆为“玉”(古玉与王形近,篆书王作“王”,玉作“玉”)、“廾”,“廾”小篆为“廾”,象双手捧物状。《说文》曰:“弄,玩也,从廾持玉。”[3]是说。

(7)         “兵”,金文做“兵”,小篆做“兵”,形如两手持某种兵器,并最早就是指打仗用的器械,后引申为拿这种器械的人——兵士,进一步又有军队和军事行动的含义。许君曰:“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兒。”[3]就揭示了其本意。而“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则是用“兵士”意;“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曹操《置屯田令》)用的“军队”意;再有“兵连祸结三十余年”(《汉书·匈奴传》)则是用“军事、战争”意。

(8)         “采”,金文作“采”,很形象,上面一只手,下面是木,因此“采”指用手采摘树上果实。《说文》曰:“捋取也,从木从爪。”是证。

(9)         暂举几例,其实纯会意的字还很多,它占据异文会意乃至整个会意的很大比例,如前所举“斩、婦、習、東、買”皆属此类。我们通过对以上几字的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它们每个字的含义都可从组成它的各个独体部分互相配合得出,浅显明白,不需做过多推测或解释,因此纯会意除了会意造字所要求的条件外,还需要满足每个构字部分间必须有明显而单纯关系的条件。于是,我们可以给此类会意下一个现代汉语的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拥有直接可见联系的独体字组合成的合体文字。

(10)       2、会意兼象形

兼,顾名思义,此为兼有之意。所谓会意兼象形即是会意中包含有象形的因素,属于会意中的特例。我们仍然先以字例入手来探讨此类问题。

 “牢”,如果改用小篆则形为“牢”,《说文》:“闲也,养牛马圈业,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币。[3]”“牢”作为最初,就是为牛马等牲畜设下的圈,所以“牢”字从“牛”,以牛代表各种家养牲畜,而其上部则表示圈之四围,所以段玉裁言:“……从古文冬省业,东取完固之意,亦取四周象形……[7]”所以,“牢”字是会意字,但它有兼含有象形的意味。

“爨”,这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字,最上边的“同”实际上是代表甑,两边表示双手,而“同”下表示灶口,“大”是廾的变形,表示用手推木材入火中。整个字就是指灶上烧材放甑,表示煮饭。不难发现,此字具有更明显的象形特征,但它是一个合体字,因而仍归为会意义类。[8]

“匠”字,这个字王筠在其《说文释例》中说得很清楚:

              匠人建国则圭臬准绳其器也,。匠人为沟洫及困窌仓城之属,则畚插桢干扝镘,其器也。二者皆土工也。匠人营国,则兼木工也,其器械尤多矣。欲为之制字,则不可胪列也。乃独注意于木事,而其审曲面执,神奇工巧,又无可措意也。乃以箱箧盛器械者,必系工人。援以匚

中有斤,会成匠意。然斤之为器,不能入匚中也,斧凿绳墨短小之物,皆入匚中,而不从之者,为其意不著也。故有非情理之实,而人望之而知者。匠字是也。吾见江南木工,不用斤,亦不失其为匠也。吾同年友黟县余正燮理初曰:“江南木匠斫树成材,及用木牌料者,皆用斤作屋器之匠,俱用成才不用斤。”[4]

       这里,王筠其实是在讲有的会意字不一定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而我们关注的不是这个,王筠在这里提到了“匚”,即表示匠人装施工工具的箱箧,所以根据王筠所述,我们容易判定“匠”是个象形性的会意字。

通过上例,我们就能够大略窥见此类会意的特征:会意成分中有的成分具有象形的特点,甚至其本身就是象形字,但它只是作为该字的一部分出现在该字中,因而我们认为这仍是会意字,只是具有了象形的意味。

3、会意兼指事

这种会意法自然又不同于上一类,它是带有指事意味的会意字。还是先看例子:

“葬(葬)”,《说文》:“臧也,从死在莽中,一其中所以荐之。”[3] “一”就是指事成分。“葬”字从篆形即可看出意为人死埋于草莽,然而中有“一”,正好反映出埋葬时情况,属于指事。然而,整个字又是会意字。

“忍”,俗话说“忍字心头一把刀”,然而不尽准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刃”乃指事字,准确地说应该是表示刀锋,所以“忍”确切说是“忍字心上走刀锋”才对。

“血”,篆体作“血”,有一种观点是将此字看作指事字,但笔者个人认为这是个指事兼会意的字。首先,我们来看字形。由篆体可知,“血”字下部是一个“皿”,这是古代的一种食器。古人谓万物皆有灵,故重要器物、宫室落成, 诸侯订立盟约皆需以牲血甚至人血涂抹以祭,所以“皿”就往往用于指祭祀的容器。而中间一点,就表示盛于“皿”中的牲血或人血。《国语·吴语》吴越两国将结盟,越王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结信矣。”就是一个例证。因为“皿”本来就是一个独体字,而“ノ”在《说文》中也是单独成字(《说文》中有“ノ”,“ ノ,右戾也,像左引之形。凡ノ之属皆从ノ。”[3]),并且作为一个部首,所以“血”是一个合体的文。而指事字是独体的字,所以“血”不应归入指事一类,然而从“血”字的分析来看,它又的确带有指事的意味,所以笔者认为它是一个会意兼指事的会意字。

很多时候,即使懂得一点文字学的人都有可能难以区分指事字和会意字,的确这两种造

字法有很大的相似,但是他们又有本质的不同:会意字是由两部分或更多组成的合体字,而指事字则只是一个独体文。这是两者的根本却别,也是本文一再强调的判断一个字是否会意字的首要条件。

4、破体会意

所谓破体,实际上是指汉字在经历了简化后由于字形的改变而很难看出该字的本意,而必须要把该字恢复成繁体或许才能够解释该字的本来意思,而破体会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产生的特殊会意形式,上已举“妇”字为例,这里不妨在据一些类似例子,以便总结出这种会意的特点和识别方法。

“东”,就简体形式我们很难看出该字是怎样进行会意的,甚至认为该字不应是会意

字,但如果写作繁体“東”则可将其拆分为“日、木”二个独立的文,这样就可以解释“东”的含义了,即太阳(日)从树(木)后边升起来的方向是正东方。笔者授业老师夏先生曾说过,“东”本意为古代某部落名称,而作为方位则是后来假借之用法。但是,我们来分析一下与他相近的“杲、杳”两字,就不难看出“东”也本来就有表示方位的意思。“杲”,从字形上看,是“日在木上”,《说文》曰:“明也,从日在木上”。而“杳”字则正好相反,《说文》曰:“冥也,从日在木下”。而《说文》对“东“的解释是:“动也,从亩,官簿说从日在木中”,可见这三个字是相对的具有联系的,它们用日与木的不同位置关系来表达三种不同意思,即:“杲”日在木上,太阳已经升起,所以有明亮意;“杳”则相反,日在木下,太阳落下因昏暗幽冥;因此“东”字自然就有“太阳从树后边升起来的方向是正东方”之意了。

“习”,繁体为“習”,拆解可成“羽、白”两部分,“羽”好理解即是指鸟的翅膀,而“白”是用来表示鸟巢(象形,一说“習”下“白”是“自”字的变形,因此“习”又可以解释为:小鸟用自己的翅膀反复练习飞翔[2]),因此“习”就是指小鸟用翅膀反复在鸟巢旁练习飞翔,所以后世引申为“学习”。 

“买”繁体作“買”,可解为“四、贝”,如果略通文字学,就知道“四”在这里其实是“网”的变形,可以篆书为证“买”,而在古代早期人们都使用“贝”来作为交换物资的货币,这可以从后世与经济有关的文字中看出其残留的痕迹,如“贿、赂、贵、贩、财、贡、贪……”等等。因此“买”的含义就是在集市网集财物,后引申“买卖”之意。

“孙”,繁体“孫”,许慎说:“子之子曰孙。从自从系,系续也。”即是说,“孫”被简化后,其中本来与表示“延续”意的“系”字讹变为“小”,完全失去了其本来的意思,如果不加以复员,是很难得出“孙”的本意有延续意。

再如“双”字,繁体为“雙”,可拆解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两个“隹”,“隹”字甲骨文作“隹”,象形,如鸟之形,所以上面部分就表示两只鸟;下面是“又”,甲骨文作“又”,在古文字中这个字都表示手,与“右”同,所以“双”字就是手上停着两只鸟。这里我们还必须提及和它关系密切的另一个此类会意字“只”,繁体“隻”,很明显,这个字表示手上停着一只鸟。所以“双”和“只”是两个联系紧密地字,它们表示的是物品的数量问题。

以上四个例子,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如果不恢复繁体,就很难明白其会意所在,因此我们在判定一个字是否会意字时一方面有时需要将简体字化为繁体字,另一方面还要掌握一定的文字学知识。如果不做转化,那么上例中“东”按现代汉语来看就是一个独体字,就不符合会意字的基本要求;如果不懂文字学常识,即使已将简体字转化,也不能明白“習”字的“白”和“買” 字的“四”的准确意义。所以,破体会意是会意字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由于汉字简化是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的,因此这种分类实际上是异文会意的一种变式,属于异文会意的特殊情况。

另外,会意字还有一种情况叫“亦声”,这种情况主要是组成会意字的某部分可能也是代表着各自读音的部分,因此这个字也可以归入形声字范畴。例如“酒”,“酉(酉)”旁就是指装酒的容器,但同时也有提示“酒”字读音的作用,因此“酒”就既可以说是会意字,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形声字。由于这类字为数不多,而且大都可以归入异文会意中,所以这里只是指出的确有这类现象的存在,但本文就不把它作为单独的一类进行划分。

 

以上就是笔者对会意字的一个分类的简单介绍,谨代表一家之言,若有纰漏之处还望各方家斧正。

四、会意造字法与语文教学

明白了会意字和会意造字法,是有实际的运用价值的。这里,我们就以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语文教学为例,略谈谈会意字的实用价值。

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请几个初中生书写“初”、“善”二字。不出笔者所料,大部分学生都错误地将“初”字的“衣”写成了“示”; “善”字要少写下面的一横。写完后,笔者没有直接纠正学生的失误,而是写出了两字的早期形体让学生看:初、   ,然后作了以下的讲解:

“初”从篆形看,左边象一件衣服,但是我们看“衣”的初文“衣”,下面长出的那一段不怎么好理解。有人认为古人衣衫长大,那一段正表明此意。然而按笔者授业恩师(此即是文末提及的夏中易副教授的观点)所言,那个长尾其实是指婴儿的脐带更加合适,所以“衣”最初也就不指衣衫,当为初生婴儿,其右边是“刀”,那就能很自然的解释出“初”就是用刀割断出生之婴儿的脐带,所以“初”最早应是指“初生”。所以,“初”字,一定是从“衣”部。

“善”字,关键就是要讲清“一横两点”。“羊、口”容易看出,其实从金文“ ”体(金文“善”有多体,除上体还有“善”等)就不难看出,那“一横两点”是“廾”的变形,因此这个字就容易解释:用双手把羊肉放进口中。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美好、吉祥的象征,这可以从“祥,善,群”等子看出。因此,送羊肉入口就是将一种善举。因之,“善”字的“羊”下定有那一横。

通过分析,这些中学生自然不会再把这两个字写错,同时也起到了扩展知识面的作用。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个结论。

所以,如果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能够懂得一些文字学常识,并能对一些常见的会意字

作出正确地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纠正错字、别字,而且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然而怎样来运用呢?我想不外乎这样几点:第一、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文字学常识;第二、会意字作为一个大类,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其会意方法,不能主观臆断;第三、在运用时不可过于深奥、苦涩,应尽量将它形象化、趣味化;第四、因为毕竟不是专业学习,只是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应用,所以应注意不要因小废大,注意度上的把握。只要做好了这四点,一般来说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慎的《说文解字》的确是现代语文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书,而他所总结的六书理论也成为研治古代语言文字的重要方法和理论依据。会意字,作为六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占据《说文》较大比例的部分,应当值得人们的重视。本文对会意字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都有一定的涉及,通过本文相信读者已能够对会意字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希望读者能够对会意这种造字法略窥门径,能引导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字。当然,由于笔者的学力有限,本文难免有纰漏讹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荆贵生.《古代汉语》.1997修订本.黄河出版社.1997年:p.128

[2] 林成滔.《字里乾坤——汉字文化畅谈》.2004第二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 50,53   

[3]许慎.《说文解字》.2002版影印本.中华书局.2002年: 29,34,59,64,70,126,141,169,238,265,303,314

[4] 王 筠.《说文释例》. 1987版.中华书局.1987年: 146——174

[5]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版.商务印书馆.1998年:300,318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1995版.商务印书馆.1995年: 597

[7]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2004版.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版: 52

[8] 杜道生.《文字学讲义手稿》.四川师范大学杜道生教授手稿: 22

 

附录:《说文解字》中出现的其他常见会意字归类[注]

一、同文会意(叠罗汉会意)

步(步)、珏(珏)、艹(艹)、此(此)、競(竞)、廾(廾)、兹(兹)、哥(哥)、舛(舛)、森(森)、炎(炎)、焱(焱)、昌(昌)、出(出)、多(多)、毳(毳)、磊(磊)、赫(赫)、并(并)、非(非)、聶(聂)、戔(戋)、絲(丝)、蟲(虫)、

圭(圭)、轟(轰)

二、异文会意

(一)纯会意

神(神)、祭(祭)、祝(祝)、社(社)、祟(祟)、闰(闰)、班(班)、毒(毒)、芝(芝)、苗(苗)、卉(卉)、莫(莫)、莽(莽)、詹(詹)、介(介)、悉(悉)、半(半)、胖(胖)、告(告)、吹(吹)、名(名)、命(命)、启(启)、咸(咸)、吉(吉)、周(周)、各(各)、否(否)、单(单)、丧(丧)、走(走)、前(前)、是(是)、返(返)、连(连)、逐(逐)、道(道)、御(御)、建(建)、扁(扁)、拘(拘)、古(古)、博(博)、说(说)、计(计)、谊(谊)、设(设)、讨(讨)、音(音)、章(章)、弄(弄)、戒(戒)、具(具)、共(共)、兵(兵)、友(友)、隶(隶)、役(役)、整(整)、政(政)、改(改)、败(败)、寇(寇)、牧(牧)、教(教)、用(用)、爽(爽)、相(相)、看(看)、眇(眇)、省(省)、雀(雀)、蔑(蔑)、鸣(鸣)、幼(幼)、幽(幽)、惠(惠)、争(争)、死(死)、骨(骨)、肘(肘)、肥(肥)、腔(腔)、筋(筋)、利(利)、初(初)、则(则)、删(删)、解(解)、等(等)、算(算)、典(典)、奇(奇)、喜(喜)、封(封)、虐(虐)、盈(盈)、盥(盥)、青(青)、合(合)、知(知)、致(致)、厚(厚)、夏(夏)、枚(枚)、采(采)、休(休)、桑(桑)、因(因)、困(困)、囚(囚)、赞(赞)、贬(贬)、贫(贫)、早(早)、昏(昏)、旋(旋)、兼(兼)、舀(舀)、贯(贯)、秦(秦)、科(科)、舂(舂)、室(室)、定(定)、安(安)、察(察)、宰(宰)、宦(宦)、守(守)、寡(寡)、寒(寒)、宗(宗)、穿(穿)、突(突)、罪(罪)、置(置)、带(带)、帚(帚)、席(席)、敝(敝)、佩(佩)、仲(仲)、伊(伊)、倾(倾)、付(付)、作(作)、侵(侵)、便(便)、伏(伏)、伐(伐)、咎(咎)、像(像)、件(件)、低(低)、债(债)、化(化)、印(印)、孝(孝)、居(居)、屋(屋)、尾(尾)、尿(尿)、般(般)、兄(兄)、先(先)、款(款)、羡(羡)、盗(盗)、顺(顺)、烦(烦)、辟(辟)、色(色)、胞(胞)、嵩(嵩)、库(库)、危(危)、冤(冤)、逸(逸)、臭(臭)、尉(尉)、光(光)、炅(炅)、黑(黑)、炙(炙)、契(契)、夷(夷)、吴(吴)、绞(绞)、幸(幸)、奏(奏)、息(息)、意(意)、忘(忘)、患(患)、沙(沙)、派(派)、萍(萍)、涯(涯)、冰(冰)、冬(冬)、孔(孔)、乳(乳)、闪(闪)、闯(闯)、播(播)、授(授)、承(承)、招(招)、投(投)、毁(毁)、抛(抛)、脊(脊)、姓(姓)、娶(娶)、婚(婚)、姻(姻)、妻(妻)、威(威)、奴(奴)、好(好)、委(委)、如(如)、戍(戍)、或(或)、驰(驰)、绝(绝)、素(素)、蛊(蛊)、墨(墨)、甸(甸)、畜(畜)、黄(黄)、男(男)、功(功)、加(加)、协(协)、凭(凭)、判(判)、军(军)、官(官)、陆(陆)、辛(辛)、辩(辩)、孕(孕)、字(字)、季(季)、孱(孱)、

羞(羞)、辱(辱)、酒(酒)、醉(醉)、酋(酋)、真(真)

(二)会意兼象形

番(番)、右(右)、局(据)、登(登)、器(器)、鬥(斗)、胃(胃)、尊(尊)、彤(彤)、夔(夔)、须(须)、彰(彰)、雲(云)、、弦(弦)、蜀(蜀)、升(升)匠(匠)

(三)会意兼指事

元(元)天(天)、吏(吏)、小(小)、公(公)、画(画)、正(正)、史(史)、益(益)、血(血)、主(主)、才(才)、旦(旦)、仁(仁)、兀(兀)、夫(夫)、立(立)、弗(弗)、引(引)、丙(丙)、申(申)、分(分)、

(四)破体会意

礼[禮](礼)、选[選](选)、后[後](後)、业[業](业)、异[異](异)、与[與](与)、兴[興](兴)、昼[晝](昼)、夺[奪](夺)、齐[齊](齐)、号[號](号)、会[會](会)、师[師](师)、图[圖](图)、国[國](国)、质[質](质)、实[實](实)、罗[羅](罗)、帅[帥](帅)、价[價](价)、众[眾](众)、见[見](见)、县[縣](县)、荐[薦](荐)、夹[夾](夹)、执[執](执)、报[報](报)、态[態](态)、台[臺](台)、开[開](开)、联[聯](联)、义[義](义)、区[區](区)、茧[繭](茧)、孙[孫](孙)、继[繼](继)、尧[堯](尧)、断[斷](断)、乱[亂](乱)、兽[獸](兽)、辞[辭](辞)、双[雙](双)

 

[注]《说文解字》中出现的会意字有1167个,然而有相当一部字分对于今天来说已经失去了生命意义,因此鉴于本文并非专门的文字学或考古学论文以及本文的实用价值,附录就选取当今常用字,其余生冷字只好舍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