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日赏梅:吴湖帆旧藏宋刻孤本《梅花喜神谱》

 C音MM 2015-11-08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传奇乐坊 - 传奇乐坊萧演奏曲

《梅花喜神谱》为南宋末年宋伯仁编绘,重刊于景定二年即1261年,这是一部极有艺术价值的专题性的画谱,为历代画家、版本鉴藏家所珍藏。作者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湖州人,曾任过监淮扬盐课官职,工诗,善画梅。这部画谱分上下卷,按梅花从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等八个阶段,画出不同姿态的梅花一百幅,每幅配有题名和五言诗一首。雕工也很精细,宋人称画像为喜神,因而此书名为梅花喜神谱。

传世南宋孤本《梅花喜神谱》,是吴湖帆“吴氏文物四宝”之一和“梅景书屋镇宝”,是夫人潘静淑三十岁生日时潘父所赠礼物。书中历代名人题跋、观款累累,可称江南文献名物。如今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以下图片点击小图可看高清大图)

吴湖帆旧藏宋刻孤本《梅花喜神谱》


延伸阅读

吴湖帆:梅景书屋 神仙眷侣情谊深


  吴湖帆不仅是家族宠儿,更是上天的宠儿。


  22岁那年,风华正茂的吴公子迎娶簪缨世族的千金潘静淑为妻。富足的吴家和显贵的潘家是世交。静淑的曾祖父潘世恩是清道光时宰相,伯父潘祖荫是清光绪时军机大臣、工部尚书,其“攀古楼”所藏文物,富敌东南。


  静淑姑娘虽然娇艳不若桃李,但清秀端庄、腹有诗书,且善画花鸟,与俊朗儒雅的湖帆公子相得益彰。过门时,她的嫁资极为丰厚,其中包括宋拓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三帖。加上吴大澂旧藏《虞恭公碑》,吴湖帆集欧阳询四本名帖于一室,遂将家中厅堂命名为“四欧堂”。有趣的是,湖帆把接下来出生的儿女们,也取名为“欧”。长子孟欧、次子述欧、长女思欧、次女惠欧,让“四欧堂”成为欢聚一堂的幸福之家。


  在静淑的陪嫁中,还有两件特殊的梅花佳作:宋代画家汤叔雅的《梅花双鹊图》以及慈禧太后的临本。这老佛爷的宝物,怎会出现在静淑的嫁妆里?原来,慈禧雅好书画,常在各种节日以自作书画当作恩物赐予近臣内侍。潘祖荫作为慈禧在吏治时启用的得力干将,可说是老佛爷的心腹。作为元宵节的恩赏,慈禧将宫中所藏宋画《梅花双鹊图》和自己亲摹一本一同赐给潘祖荫。


  但权倾一时的潘祖荫没有子嗣。他去世后,其遗产由弟弟潘祖年全权处理。25年后静淑出嫁,父亲潘祖年特别将这两幅梅花交付爱女静淑袭藏。其中这幅宋代墨梅,《吴湖帆文稿》对之有详细描述:“图作老梅一树,枝杆盈百,花朵数千,翠鸟欲语,粉香玉色,绝似绵绣画屏”,因而吴将之奉为“宋画中神品也!”


  静淑而立之年时,父亲潘祖年又以《梅花喜神谱》相赠庆生。因为那年岁逢辛酉,与南宋景帝年间刻本《梅花喜神谱》干支相合。于是湖帆额其寓所为“梅景书屋”。而被湖帆封为“梅景书屋镇宝”的那幅汤叔雅《梅花双鹊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隐没,于2007年出现在北京匡时的拍场上,以582万元成为当年压轴大作。


  可以说,湖帆与静淑的美满婚姻,让梅景书屋的藏品更为灿若繁星。这里集纳和延续了晚清三大家族(吴家、沈家、潘家)的1400余件宝藏,全部由夫人静淑逐一校录。这对才子佳人,心心相映24载,堪称志同道合的神仙眷侣。只可惜静淑命薄福薄,1939年死于阑尾炎,那时她才48岁。留下形单影只的湖帆,伤心欲绝。虽然他后来亦有了夫人顾抱珍,但仍对静淑追忆不止。

(来源: 雅昌艺术网)



努力打造实用的书画欣赏、学习、交流平台,国画艺术(微信号quicksnowfall)期待您的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