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过就是画梅花,这本书凭什么能够流传千古?

 hongzhuanyidui 2017-09-10

【元】王冕 《墨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古代文人喜欢咏梅,也喜欢画梅,两者皆是雅事,甚至是文人间的一种“时尚”。


植梅兴于唐代,至宋代形成高潮。在中国梅花图像史上,流传有序的以梅花为题材的作品都是自宋以后诞生的,如扬无咎《四梅图》、马麟 《层叠冰绡图》、赵孟坚《岁寒三友图》、赵佶《腊梅山禽图》、马远《梅石溪凫图》、徐禹功《雪中梅竹图》等。在宋代,梅花已被赋予深厚的道德内涵,象征坚贞、长寿,与兰、竹、菊被并称为“四君子”,与松、竹被合称“岁寒三友”。


【宋】赵孟坚 《岁寒三友》


当时文人纷纷借梅咏志,和时代因素脱不开关系,北宋积弱,亡于金人,宋高宗在临安继统,偏安的局面引发复国的思潮,文人墨客纷纷借笔墨来表达爱国忠君的思潮,梅树铁骨冰心般的清瘦及其所象征的坚毅就成为了当时知识分子最喜欢描绘的对象。


这个时候就有一位酷爱梅花的文人,他说:“余有梅癖,辟圃以栽,筑亭以对,刊清臞集以咏……余于花放之时,满肝清霜,满肩寒月,不厌细徘徊于竹篱茅屋边,嗅蕊吹英,接香嚼粉,谛玩梅花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其态度冷冷然,清奇俊古,红尘事无一点于箸。 ”


《梅花喜神谱》宋伯仁自序


因为他实在是太喜欢梅花了,又说道:“余于是考其自甲而芳,自荣而卒,图写花之状貌,得二百余品,久而删其具体而微者,只留一百品,各各其所肖并题以古律,以梅花谱目之,其实写梅之喜神耳。如牡丹竹菊有谱,则可谓之谱。余欲与好梅之士共之,付刊诸梓,以闲工夫作闲事业,于世道何补?……雪堂岩耕田夫宋伯仁敬书。”


这位仁兄就是宋伯仁,为了把梅花的种种形态都记录下来,他创作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木刻版画画谱——《梅花喜神谱》。


《梅花喜神谱》(吴氏藏本)


《梅花喜神谱》分上下卷,按梅花的成长过程,依次分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分八个阶段,画出不同姿态的梅花一百幅,每图为一枝或数枝一蕊,形象鲜明而富有变化。根据梅花的形态,每图又配有题名和五言诗一首,多数是借题发挥,藏有深意。


每页画面简洁大方,颇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之意蕴,这也是受到当时十分昌盛的佛教禅宗思想影响的产物,所描绘的梅花造型亦是千姿百态:俯、仰、依、盼、侧、卧等,疏影横斜,俏不争春。


清朝名儒钱大昕说道:“盖宋时俗语,以写像为喜神也。”宋人称画像为“喜神”,因而此书得名《梅花喜神谱》。诚如序言所说:“供博雅君子鉴赏悦情”,此书的确颇堪赏玩。


如第三部分“大蕊八枝”之一的《琴甲》诗云 :“高山流水音,泠泠生指下。无与俗人弹,伯牙恐嘲骂。”由初绽如琴甲的一朵梅花而联想到《高山流水》的琴曲,此诗写梅之高洁,但无一字言梅,其知音难觅的清高意境,又似乎无一字不言梅,典型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 忧国忧民、广求知音的情怀。


《梅花喜神谱》| 琴甲


如第七部分“欲谢十六枝”之一的《漉酒巾》诗云 :“烂醉是生涯,折腰良可慨。欲酒对黄华,乌纱奚足爱。”这里作者也没有一字说到梅花,但是以陶渊明“脱巾漉酒”的轶事来深化梅花的内在品格,以渊明超逸的气节来比喻梅花清高之品质。可以想象,宋伯仁陪伴在梅花身边,细观精写,人梅一体,而著成这本入木三分的“梅花写真集”。

 

《梅花喜神谱》| 寒鸟依树


虽然宋伯仁本人没留下什么太多资料,《梅花喜神谱》这本书却深受后世画家喜爱。《梅花喜神谱》初刻于南宋理宗嘉熙二年 (1238年 ),但原刻本已失。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由金华双桂堂重刻,刻工不详。宋代以后,兵荒马乱,很多书籍都没能流传下来,于是宋刻本一直被藏书家视为顶级珍品,百年前就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

 

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收藏了一部双桂堂刻的《梅花喜神谱》,并在其卷首目录页上盖有“徵明”朱文印,在梅图“麦眼”上盖有“徵明”朱文印和“文徵明印”白文印。后来,这部《梅花喜神谱》入藏清朝某王府。

 

《梅花喜神谱》| 麦眼


清初,此谱自王府中散出 ,先藏于江苏常熟藏书家钱曾处 ,后流落北京。


嘉庆辛酉年(1801 年),藏书家、刻书家黄丕烈(详情可见:大收藏家349期:黄丕烈,五百年来藏书第一人)在北京琉璃厂书肆购得此谱,真可谓是欣喜若狂,再三题咏,并邀好友一起赏评。后来,黄丕烈爱屋及乌,痛心文献史料中关于宋伯仁的记载居然那么少,于是尽全力为宋伯仁汇集各种资料,并为他作了一篇小传,书于画谱后。在黄丕烈看来,宋伯仁官虽做得不大,但有慷慨气节,性格直率,精神气质如同梅花。


黄丕烈肖像


咸丰年间,此书归山东文登于氏。光绪年间,于氏书散,归吴县潘祖荫,潘祖荫去世后,其弟潘祖年存藏。


《梅花喜神谱》最近一次的传承,是由潘祖年赠与次女潘静淑,而潘静淑正是大书画家吴湖帆的夫人。静淑姑娘虽然娇艳不若桃李,但清秀端庄、腹有诗书,且善画花鸟,与俊朗儒雅的湖帆公子相得益彰。


潘静淑和吴湖帆


潘静淑而立之年时,父亲潘祖年以《梅花喜神谱》相赠庆生,因为那年岁逢辛酉(1922年),与南宋景定年间刻本《梅花喜神谱》干支相合,吴湖帆视之为“奇遇”,列其为“吴氏文物四宝”之一,并额其寓所为“梅景书屋”,可见吴湖帆对此件珍宝何等珍视。(“景”字则是取自于另一藏品:米芾《多景楼诗册》)


吴湖帆在书后仿宋代院画样式精心绘制了《梅景书屋图》,潘静淑也在书末绘制了一幅绿萼梅图,此外,他们还邀请诸多当世名家如吴梅、罗振玉、叶恭绰、周錬霞等题咏,使得此书越发珍贵非凡。


《梅景书屋图》吴湖帆作


1966年,《梅花喜神图》被充公进入上海博物馆。两年后,吴湖帆含恨而逝,连骨灰竟也不知去向。(潘静淑已早逝多年)


《绿萼梅图》(局部)潘静淑作


南宋孤本之外,《梅花喜神图》还有不少其他版本的翻刻,都早已成为古籍拍卖场上倍受追捧的拍品。嘉庆十七年(1812)松江沈氏古倪园刊《梅花喜神谱》,是传世孤本南宋景定间刻《梅花喜神谱》已知最早的翻刻本,在诸本中也最负盛名,在中国书店2011年春拍上以¥492800成交。


沈恕古倪园刻本《梅花喜神谱》


嘉庆十八年(1813)刻知不足斋本,在泰和嘉成2014年古籍迎春拍卖会上以¥8050成交。


除此之外,还有中华书局石印本,鲁迅也曾购得,现藏北京鲁迅博物馆。


知不足斋翻刻本《梅花喜神谱》


然而,最为珍贵的,还是南宋孤本——文征明、黄丕烈、钱大昕、孙星衍、张敦仁、吴让之、钮树玉、邓邦述、罗振玉、潘祖荫等及吴湖帆、潘静淑夫妇自题书跋、观款五十余则,另有吴潘夫妇及冯超然、高野侯所绘梅花图数幅,贡宣精印,原装原函,品相上佳,是无价之宝!可是一入上博深似海,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矣。


《梅花喜神谱》 罗振玉观款


您想一睹这本旷世奇书的风采吗?


如今,机会来了!


2002年,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立项,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持,国家图书馆具体承办,通过大规模的复制出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古籍善本。


2005年,《梅花喜神图》宋景定二年刻本影印原书版正式出版,2008年重印,其中绝大多数都已被全国各地博物馆、图书馆购入珍藏,只余少量尚未出售。


今天,大藏嘉联手国图文津书院,限量推出20本《梅花喜神图》(全二册),供喜爱收藏与绘画的朋友珍藏!


点击这里即可在线购买!正版!原价!限量!


《梅花喜神谱》中华再造善本


影印说明


此外,大藏嘉还将与国图文津书院一起,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吴冰教授,为大家讲解更多《梅花喜神图》的相关内容,你体会每一枝梅背后的文人情怀与义理,了解这本奇绝古书背后的故事


届时,您不仅可以亲眼看到、亲手翻阅《梅花喜神图》,还有吴冰教授现场作画示范梅花画法,示范稿将现场抽奖赠送哟!欢迎各位朋友前来欣赏交流。


讲座预告


《梅花喜神谱》书及梅花的故事

主讲人:吴冰教授

时间:9月16日下周六下午2:30

地点:文津雅集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南区

详情咨询:010-88545611、010-88545501

手机直播:大藏嘉(一直播,ID:232202827)




主讲人简介



吴冰


吴冰,黑龙江省瑷珲县(现黑河市)人,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专业花鸟画创作方向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一级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品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二届全国花鸟画展,六届全国体育美展,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等二十几次全国画展。获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画展,新世纪全国中国画展,建国五十周年画展优秀奖,首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奖暨黄胄美术奖。


大藏嘉


艺术品收藏安全港

“大藏嘉艺术指数”微信小程序

点击图片,抢先试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