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语文远程研修“一师一优课”

 liubaoliang 2015-11-08

2015年高中语文远程研修“一师一优课”资源点评脚本

一、总评(单东升):

全省各位高中语文同仁,大家好!今年的远程研修已经进行两个月了,我们都在线观评了六节课,写出了观课感受。现在,我们代表省语文专家团队,谈一谈观课的体会,同时与各位同仁交流。

经过十几年的课改,特别是经过连续八年的远程研修,我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课堂呈现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改观,取得的成效也有目共睹。在这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程创建活动中,我们对这些视频课总的感受是,许多老师的课上得好,有亮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共同的优点可以用“五有”简要概括:

一是“有人”,教师眼中有学生。无论是设计、组织还是评价环节,无论是问题的提出、研讨还是成果展示,都围绕着学生的学情来展开,从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既有知识的现状出发,而不是把学生作为老师的陪衬和道具。这样做,使教学有所依托,有所创新。

二是“有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师言之有物,学生学之有物。除了文本之外,有教师网上网下搜罗来的海量信息,有图片,有视频,有音频,还有学生即时的学习成果,甚至学生精彩的课本剧表演。这些物之所及,展现的是课堂内外的融通,学生思与做的结合,师生的互动,教学资源的放大,还有学生思维的灵动,很好地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三是“有智”,有思维含量。教师通过一个个教学设计,引领学生一步步进入文学的殿堂。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教师引领学生结合“百家讲堂”的有关内容,思考重要句子的含义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通过揣摩王熙凤的语言,窥探其刁钻圆滑的内心世界;透过林黛玉“些须认得几个字”的改口说法,体会人物“心比比干多一窍”的聪慧,等等。教师一个个问题的抛出,犹如给了学生一把把船桨,通过学生的奋力划动,来到知识的彼岸,一个个问题得以解决,很好地启迪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四是“有术”,课堂上教师教之有术,导之有术。老师们大多使用了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于一体,增强了教学的生的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还有课堂的丰富性,增大了课堂容量,加快了教学节奏,优化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是“有趣”,让整个课堂充满情趣意趣或是理趣,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如《寡人之于国也》一节,让学生在感受“五十步笑百步”的幽默风趣中体会孟子高超的劝辩艺术,进而体会文本中的类比推理,让学生感受到说理也要讲求技巧的论辩艺术。

如果说“五有”是令人欣喜的方面,那么,这些优课也有不太尽如人意的方面,或者说还有一些令人担忧的方面,就叫做“三忧”吧。

一忧,缺少整体设计。就教学而言,从教什么到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评价学习的成果等,都应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就像电视剧的制作,没有精彩的剧本,导演如何能拍出一部精彩的电视剧呢。一节课,缺少顶层设计,会让教学碎片化,严重一些,会让教学失去灵魂,而漫无目的的游走,会让人忘记了教学目标。

二忧,缺少具体有实效的学习活动。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倡导在活动中学语文,所谓活动,是一个个生动具体(当然也可以平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涉及听说读写的方方面面,有的甚至是综合实践活动,包含的因素可能更多。而就这些视频课而言,主题以及指向明确的学习活动还比较少,多的是师生问答、师生对话,教师的双边活动看上去很紧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以及自主活动被切分,容易造成学习的片段性、间隔性及零星化,不利于学生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内,通过自主习得(此时不需他人打扰)形成感悟或提升能力。就像一部电视剧,它可以有好多集,一集的时间也不一定很长,但是,无论如何,这里面的人物一定有事干,哪怕只是坐在那里唠嗑,也不能可有可无,也要让人爱听爱看。

三忧,缺少评价。应该说,这是一个整体短板,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因为同数理化等课程比较而言,语文课可以量化的东西比较少,课堂上容易缺少可控可测的东西。就这些课而言也不例外。如语文课上学生的诵读,学生读得如何?少有老师去问,更缺失必要的评判,进而给予方法的指导,所以学生的诵读技巧很难得到提高。再如学习文言文,实词虚词一大堆,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得如何?是不是该有一个当堂的检测?这一点也少有人做。这样,学习只凭感觉,学生会不会,会了多少,老师处在一种混沌状态,而这种状态,与“堂堂清”的要求、“当堂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既缺少定量与科学,也缺少反馈与促进。缺少反馈,学习才走了一半的路;缺少促进,学生失去了继续前行的动力,而没有反馈,就没有矫正,学习永远是“半拉子”工程,这“半拉子”工程还有什么质量可言呢!所以这一点特别令人担忧。

老师们可以参照这“五有”加“三忧”,对这些视频再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二、信息技术利用(张继平)

“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讲究辅助、渗透、整合,适宜、适度、实效。下面,我以《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设计为例,谈一下信息技术的学科应用问题。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姓名

万福成  张继平

电话

15964009402 13793191128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二年级

邮件

wanfucheng100@126.com  ingp@163.com

单位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济南平阴一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授课:《我有一个梦想》

一、教材分析

《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5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文章文情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二、学生分析

学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全无感受,所以就难以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难以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而理解这点,才能理解他讲话的深远意义。所以把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深入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的丰富内涵,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学习马丁·路德·金为争取民权的执著战斗精神。

2.通过诵读,品味语言,了解演讲词的特点,体会演讲词的鼓动性和慷慨激昂、奔放热情的情感力量。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R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课前播放马丁·路德·金的原版视频节选,营造学习这篇演讲辞的氛围。

二、课堂上,巧用文档软件,激活语文教学,全面展示文本,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有利于文本阅读的即时生成。

三、在整体把握文本阶段,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探讨: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梦想”?怎样实现“梦想”?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思维。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情境导入

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

播放马丁·路德·金演讲视频。

研讨交流

提出问题:作者的“梦想”是什么

朗读;点评、评价、交流,概括“梦想”内容。

利用文档软件批注

探究

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梦想”?这些不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从中找出并归纳

利用文档软件批注

 

提出问题:怎样实现这些梦想?

学生读书,从书中找出答案;交流。

思维导图,训练学生思维,上升到“哲学”层次。

研读交流建构

你觉得演讲稿都有哪些特点?

紧扣文本,边朗读边交流总结:语言的鼓动性;昂扬、热烈;感情强烈。

体会热烈的憧憬之情

 

总结

这次演讲从“结束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以对梦想的热烈憧憬结束,始终鼓舞着、感染着所有在场的听众,为民主、自由的梦想去战斗。

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继续体会这一部分慷慨激昂、奔放热情的情感力量。

 

作业布置

课下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录制一个演讲视屏,上传到云平台。

 

云平台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设计紧扣演讲辞的文本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体会演讲辞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结束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对梦想的热烈憧憬。整节课让学生始终受到感染与鼓舞,深刻体会作者为民主、自由的梦想去战斗的精神。

课堂上,巧用文档软件,激活语文教学,全面展示文本,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有利于文本阅读的即时生成。

课前播放马丁·路德·金的原版录音节选,营造学习这篇演讲辞的气氛。

引导利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思维。整体把握文本阶段,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探讨: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梦想”?怎样实现“梦想”?

云平台的打造,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三、课堂教学设计(万福成)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以及与学习目标的不同

首先是与“三维目标”的区别。在所听的这些课当中我们发现还是有老师将课堂教学目标与“三维目标”混为一谈,这是认识上的错误。在这里我们再区分一下,在概念上,“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是大目标,而课堂教学目标是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小目标,一节课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在时间上,三维目标过程很长,在高中阶段是三年,而课堂教学目标很短,仅仅45分钟;在测量上:三维目标检测难度大,而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是可观、可测、可评价的。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不同。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宜表述教师的教学行为。上面这个案例,显然是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而不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呈现方式。

2.目标设定的恰当性问题

3.表述的准确性问题。

一是设定的目标过大,过于笼统,无法落实到学生身上,可测性也就无从谈起。

二是用词不当,有的属于表达程度的词语轻重失当,有的属于词语本身的操作性差。

4.教学目标的动词使用问题。

课堂教学目标的描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可以观察、测量的、能够评价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减少心理性和感知性动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使用“提高……”、“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精神、态度”、“了解”和“掌握”等这些行为动词,一是描述的角度不对,站在教师的立场表达了,二是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课堂评价也无法开展。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万福成)

一是环节过多,二是不合理,三是生硬(随意)拓展。

 

1.节过多,如《想念地坛》的设计

一、品读美文,整体感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阅读美文,整体感知,检查学生预习

(三)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本文内容,然后发言交流

二、研习文本,理解文意

(一)地坛有着怎样的安静?速读课文1~9节,找出揭示“安静”具体内涵的语句。

(二)放声朗读1~13节,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相互交流。

(三)默读第16节,分组讨论,再相互交流,作者展现人世间的生活的种种现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第二问用原文回答)

       再深入:“放弃强力”很好理解。一句课文16~18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你所认为的“柔弱”指什么?

三、把握关键,探究主旨

读20节,并思考152页史铁生自己对课文的论述,探讨总结:“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如何理解?作者心中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四、感悟生命,拓展创作

史铁生以残疾之躯诠释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那么,你学过课文后,对生命又有怎样的感受,写一篇文章。

2.不合理,如《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设计

探究主题

探究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人物分析平均用力:老贝尔曼、琼珊和苏艾

3.生硬拓展,如《我有一个梦想》

拓展迁移1:仿写句子:我有一个梦想

拓展迁移2:梦想实现了吗?PPT展示美国社会的现状。

拓展迁移3:学生即兴演讲,诉说我的梦想。点评。

记住课标的一句话: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三)、主问题辅问题

1.教学设计中的“主问题”设计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在教《小石潭记》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从标题《小石潭记》中任选一个字,说说文章是用哪些语句分别来表现这四个字的,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无论选哪一个字,要正确寻找并说出理由,必须反复整体阅读,必须理解字、词、句意,必须领会文句意境,这是充满智慧的“妙在这一问”。

陶行知先生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运用主问题设计既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最终提高其语文素养。同时主问题设计的是否精巧也能考验语文教师的智慧。

我认为:主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彰显文体意识,根据文本的文体特点,设计体现语文学科本质,有较高思维含量的问题。

我认为设计课堂教学主问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设计主问题要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上下功夫

2)设计主问题要在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上下功夫

(3)设计主问题要在引导学生鉴赏文本表达上下功夫

(1)设计主问题要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上下功夫

以这次观评课苏教版《我的母亲》课例为例。其主问题设计如下: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紧扣叙事文体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你认为“我的母亲” 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细读课文,分析人物)

诵读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并说说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要求:先说说出母亲品质,再有感情地诵读,最后结合重点词句谈感受。

(点评:重点段落品读,鉴赏,并且提出发言要求,训练学生规范发言)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建议:加一问,为什么要写对“我”的极大极深的影响。题目是写我的母亲,写对“我”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可以丰富记叙母亲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这样可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大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设计主问题要在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上下功夫

王华老师讲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根据诗词文体特征,确立了“分析意象,品味语言,体会词作蕴涵的词人深沉的情感”这一教学重点。设计了这样几个主问题:

仔细品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说明抒情的不同层次。体会叠词的妙用。

为写“愁”情,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请结合以前的学习积累和具体诗句来分析该意象被赋予的情感。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以“愁”作结,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有种欲说还休之势。思考分析词作蕴含了哪些“愁”?

(这三个问题均是从品味语言入手,深味词作蕴含的词人身世之愁和家国之愁:“丧父之痛、孀居之悲、颠沛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交织在一起,怎一个愁字了得!)

(3)设计主问题要在引导学生鉴赏文本表达上下功夫

《诗经》中的《氓》是一首先秦的叙事诗。我国古代反映爱情的诗歌很多,为什么教材要选她,主要是因为作为叙事诗,它在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全诗以叙事为主,较为详细的叙述了弃妇婚姻生活前后的点点滴滴,同时又插入了女主人公的议论与抒情,它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

而有位老师讲授《氓》,无视其表达方式的特点,预设了以下五个主问题:

探究女子的性格、形象特点。

这样一个女子,几乎是男性心目中的完美妻子,为什么她还会遭遇婚姻的不幸呢?

氓是个什么样的男人?

家暴的男子通常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暴躁易怒。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在婚前有显现吗?

女子有没有发现男子这个性格上的缺陷,冷静的在婚前分手?

这些主问题的设计,着眼于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分析,没有从叙事诗的角度,从诗歌表达方式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

人物分析的问题设计也有需要推敲的地方,从老师的问题设计来看,容易就把这个爱情悲剧归结为性格缺陷、家暴等方面,深层的社会原因一点也没有涉及。

2.辅问题。

有的教师在课堂的问答中,碰到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不对或不全的地方,就会一问再问,追问到底,最后变成师生一对一,你问我答,其他学生成旁观者的局面;或是遍地开花式地提问,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以《氓》为例,教师让学生思考诗歌讲述了怎么的爱情故事。一男生非常简洁地回答:讲的是一个女子被一个男子抛弃的故事。老师说,说的太简单了。老师开始了一连串的追问:

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呢?然后呢?婚后呢?婚后生活呢?婚前怎样呢?哪一句看出朝三暮四呢?后面是怎么发展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不断地续问,最终在问答中完成了对这个故事的讲述。这个学生处于被逼问状态,所做回答基本是条件反射式的;其他学生难以与这一对师生同步,参与面相对窄。

语文课语文老师到底应该教什么(时均琪)

根据我的观课情况,我想谈一点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语文课教师要讲的到底是什么?

六节课绝大多数老师在讲授基础知识,讲授课文结构,讲授抒情手法,讲授人物塑造手法,虽然《命若琴弦》《蝶恋花》《刺客列传》《声声慢》四节课有拓展延伸,但都没有明显思维训练,所以当前教师的讲课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注重育人的还很少,这是一个关键问题。笔者不得不提。

在教育方面,很多教师存在误区,他们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学会了,就是最好的老师,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学习知识只是教育的几分之一,可能是六分之一,也可以是九分之一,学生的学习面越宽,他的成长就越全面。很多老师把知识当前学生学习的唯一,这是造成学生学习没有乐趣,造成厌学的主要原因。第一我们要明白,学习知识只是学生的一部分任务,他们要学习做人,学习锻炼身体的机能,学习唱歌,学习跳舞,学习组织活动、管理班级等等,只把知识当成学生唯一的任务的老师是教不出好学生的。可以说传授知识是小道,教学生做人、育人是大道,知识只是做人的一个方面,学生学会了做人,那他的学习动力就大,他就能学习好,做人也好;反过来,只追求知识,动力就小,知识都不一定能学好,做人就可能更做不好了。这是其一。

比如《沁园春·长沙》这一篇经典文章,教师应该怎么教?教师重点应该教什么?

很喜欢一位老师评课报告里的一句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上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对于我们自己只是一节课,但是对于他人产生的影响,或许是伴随其终生的。”我们都应该做到这一点。

当然,语文课还是语文课,不能生硬的大篇幅的强行加入政治说教,请看《都江堰》视频片段: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透过文字来品读都江堰的文化内涵”。教师引领学生从“分析你喜欢的文字”入手,逐渐梳理出李冰的精神特点,时间大约20分钟。之后进入了下面环节:

师: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李冰虽然远去,但今天还有哪些人像李冰?

学生小组交流5分钟。然后争相发言,列举出很多人的事例:焦裕禄,胡佩兰,魏华伟,李四光等。(10分钟。学生课前进行了充分准备,每个发言的同学都能拿着笔记本读出一大段文字。)

师:从上面看出,李冰的儿子在各个领域都有传承,所以作者说,他对中国的历史相当乐观。……下面为李冰写颁奖词。首先看2009年为沈浩写的颁奖词(学生读),模拟这种形式,写一段给李冰的颁奖词。(2分钟)

学生展示。(1分钟)

根据教学目标的三维设计,每个学科都承担着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的责任,语文课因其学科特点,似乎被赋予更多这样的责任。教师也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故而进行了以上的拓展,意在引领学生从文本到社会,通过对“像李冰一样的人”的追寻,来感受那些甘为他人付出、求真务实的奉献者的情怀。应该说这样的理念是正确的,只是在处理方式上尚值得商榷。

首先从时间上看,先是用了15分钟围绕着像李冰一样的人的事迹来进行交流,进而验证“李冰的儿子代代繁衍”;接着写颁奖词,教师可能意在以颁奖词的形式来进一步认识总结李冰的精神特点。也就是说,教师用了接近20分钟的时间围绕李冰精神进行了课外拓展,其内容几乎完全脱离文本。在45分钟的课堂上,这样的时间处理是否过长?

其次从内容上看,要感受李冰的精神必须通过这么多的课外拓展来完成吗?如果孤立看这段内容,是否把它放到政治课上也很合适呢?我想说的是,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应该以什么为载体来进行呢?难道不是应该以语言、文字为本来渗透其他吗?这是需要我们语文人深入思考的。

语文要渗透人文教育,而不要生硬添加政治说教,这一点很能处理好,请各位老师注意研究吧。多一些对语言文字的研究与赏析,多一些走进文本的体验与活动,少一点机械刻板的道德宣传,或许我们的语文课会更有语文味吧。

其二,教育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知识只是外在的东西,是皮毛,根本的东西是学生驾驭知识运用知识的强劲的思想力。现在中学生缺乏的是质疑批判——独立评论——逻辑演绎的能力,这才是学生开启未来世界的金钥匙。教师重点要培养的就是这些能力。在教学上,有“深教”和“浅教”的说法,所谓“深教”就是培养学生强大思维能力、严谨思辨和超越性创造力的教学,“浅教”就是只顾眼前、只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当前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还处于“浅教”的层次,这是值得我们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以山东省实验中学郭尚民老师的优课《氓》为例子,来说一说训练学生思维的问题。

1.郭尚民老师在处理基础知识方面,朴实而不循规蹈矩,体现了训练学生思维的特点。我们知道,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联想、联系的思维,让联想成为在知识的海洋中探寻真理的学生们的指南针和启明星。郭尚民老师在讲诗中的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时循循善诱、联系旧知,联系生活中常用的词,引导学生思维。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学过知识的熟练掌握,引领学生推测新词的意思。比如“士贰其行”的“贰”联系《烛之武退秦师》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靡室劳矣”的“靡”联系《归去来兮辞》的“求之靡途”。“夙兴夜寐”要把“夙”和“夜”联系起来、对应起来。“体无咎言”联系“咎由自取”,“女也不爽”联系“屡试不爽”等等。出发了学生的联想思维,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每一个小的文言知识点的准确掌握,都会成为一扇窗,让智慧的火光照进来,每一次文言知识点准确无误的推测,都会成为一次思维探险,既毫发无伤又顺利通关。

2.教学设计上另辟蹊径,独具匠心,体现了思维的独特性,这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关键点。大多讲《氓》会致力于分析女子的形象,分析婚姻的阶段,分析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探讨悲剧的缘由。而郭老师却从男子形象入手,这样问题本身就带有了思辨性,人物分析便不会被打上标签,学生不约而同从男子和女子双方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广,问题更具有立体性和启发性。而且因为写男子的笔触较少,这更需要学生深入挖掘文本。

3.真正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师只触发学生的思维,只负责指路子,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仅仅是引导者。学生是水,奔腾汹涌,那么老师则是堤岸,既要婉转九折以便学生激情澎湃,也要指引疏浚,以防学生漫出堤岸,同时让学生少走弯路,奔向大海。郭老师这节课就是一个适时的引导者,点拨者。将人物形象与悲剧原因合二为一,触发学生思维火花,让学生探究思考,将课堂的主体交给了学生,老师用恰当的点评适时引导,甚至因为学生思维的活跃,郭老师不得不改变课堂预设轨道,但这正是学生是主体的最好证明。他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解读出了自己的观察视角,课堂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学生的,课堂是自动生成的,这才是真正的好课。

四、诵读的作用(单东升)

我觉得,我们的这些课中,只有少数几节课在诵读方面做得不错,如《都江堰》一课,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透过文字,体会文本的内涵;大多数老师在诵读方面做得不够。有的课学生只读了一遍文本,有的连一遍也没有读,老师就领着学生学习文本去了。一些短小的古诗文学生当堂都不能背诵,这是最大的失误。

语文课,首先要让学生读书。语文课堂要有读书声。没有学生的反复诵读,没有学生声情并茂的涵泳,没有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文本的理解解读,就没有语文课,就谈不上语文课的实效。(20遍)

其次,老师要指导学生诵读。只让学生读,只告诉学生哪个字要重读,读慢一点,再慢一点,失之过简,缺少方法。

有一位老师在学生第一遍读文本的时候,就让同学们把读错的地方画出来。没读怎么知道有读错的?先入为主。

对文言实虚词,有必要单独拿出来一个个去理解吗?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了句意,进而理解文本内容,会翻译即可。

学习文本,除了最后的课堂检测之外(不一定是做练习,读,背,说说对某句话某问题某人物形象的理解都是检测),在课堂上不断做练习的形式不是太好。

语文与理科不一样,并不是仅仅靠做题就可以提高成绩和素养的。

最后,老师眼中要有学生,真正与学生平等。如有的老师朗诵诗配乐,学生读时没有音乐,这就是不公平。

我们老师首先要明白,我们的语文课不仅仅让学生理解文本,这远远不够;要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能感受到文本的美,语文课的美。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指导诵读才可以做到。有兴趣,学生才愿意诵读积累,才能学好语文,提升语文素养。

对古典诗词的学习,我认为,篇幅短的,应当让学生当堂熟练地背诵,正确地默写。不然就是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就不能算好课。

我们学习文本,就是要让学生在读准字音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文意,品味优美的语言,进而体会文本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感受到语文的美,最后能自然地熟练地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是语文学习的规律,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阅读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是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和审美体验的一种能力。阅读通过调动语文知识储备,实现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鉴赏评价与独立思考。学习语文,应该紧紧抓住“诵读”这个关键,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鉴赏,在诵读中展开联想想象。

诵读需要技巧,运用技巧诵读又离不开对文本的准确把握。有些老师总是采用亲自范读或展示专业范读来“引领”学生怎样读,殊不知,这样先入为主的“示范”诵读,恰恰剥夺了学生原生态体悟诵读技巧,反反复复自主揣摩诵读的情感表达,并且展示个人诵读魅力的“初诵”权。有一位老师则恰当运用了音乐伴奏,让学生伴随音乐,一读二读三读,组合朗读,领读齐读等,既实现了诵读体验的“面向全体”,又“对各层面的学生进行了关照”,自然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热情。而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诵读鉴赏的过程中,实现了原生态的学生自主评价。

可以说,语文课堂上一切学习活动,无论是揣摩语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是对文本内容的解读,都需要在反复诵读中进行,都应当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基础之上。达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有效的文本学习,更难以开展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有人说,学生中小学阶段,只要学会阅读和数学即可,其他东西都可以通过自学而掌握。这个说法难道没有道理吗?

对文本,教师要有自己的理解与解读(单东升)

教师自己首先要熟悉文本。有两位上古典诗文的老师,自己能熟练地背诵文本,所以教学过程中不需要看文本,与学生一起学习。因为熟悉文本,所以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这一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当做到。

教师首先要熟悉文本,进入文本,进而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才能有恰当的教学目标,才能有好的课堂设计,才能上出有个性的课,学生才会喜欢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喜欢语文课,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的老师平时不注意读书积累,知识面不宽广,课难免干巴。课前又不熟悉文本,课堂上离不开文本,更没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只好惟教参之命是从。这样的课,老师不能展示出自己的东西,对学生的回答也不敢作出评价,这怎么能上好课呢?有个老师让学生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一句的理解时,学生说大人物住得条件差,是为了励志,这显然不恰当,老师又不指正,其他学生还以为就是如此呢。有的老师刚让学生读了一遍文本,就让学生品读深味,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读,学生怎么可能做到?学生明明读得不够准确,老师却说读得很好,这个地方应当有掌声,马上又说还有瑕疵。这不是矛盾吗?再说掌声是自然的,不是我们要的。

    上好语文课,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任重道远的一件事情,也是我们无上荣光的一项职责。

五、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实际上是和“自主学习”并列的三种学习方式,但是很多老师都把合作探究当成了一种学习方式,并且广泛应用在课堂上,纵观众多优课视频,合作探究是必备环节,好像有了合作探究,这就是新课程理念的课,没有就不是了,因此,出现了滥用的现象。同时,学生的活动设计较单调,不外乎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质疑(闹哄哄乱如集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该探究的问题也探究。问题简单,不值得探究。有一位老师讲《登高》,设计了一个问题:“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问题太简单了,根本不需要探究,就能回答出来。这位老师郑重地让学生进行讨论,前边的同学转过脸来,同后面的同学面对面讨论。这样的讨论不是真正的讨论,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没有自己的观点,就进行合作探究,这是在走过场,以致学生左顾右盼,一个同学甚至多次转头看镜头,为什么,因为无聊嘛。经过一番煞有介事的讨论之后,老师象征性地的提一个同学回答,然后就展示答案,这样的教学不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更不能触动学生的生命潜能,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2.探究不科学,为探究而探究,流于形式。诸城一位老师讲《声声慢》,设置了一个问题,“六个意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呢?”,问题还是有探究价值的,但是没有学生的自主思考,没有学生个人的观点见解,就全体起立,进行了衡水中学式的站立式讨论,场面热闹,但是没有效果。因为学生没思维过程,直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只能是说答案。

3.形式单一,全部都是同学合作,大声讨论,然后展示答案。

下面请大家来看看,不是学生一窝蜂的合作探究的探究方式。请看《最后的常春藤叶》视频片段:

师:最后那片画在墙上的常春藤叶,能不能算是老贝克曼的“杰作”呢?

生1:是,因为它挽救了琼珊的生命。(师:对,超越了生死。)

生2:虽然很小,但是体现老贝尔曼的伟大。(师:精神凝结在这片叶子上。)

生3:文中说“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这种描写说明画得很精细,本身就是杰作。(师:从绘画技能上可算杰作,以假乱真)

生4:我认为是杰作。36页倒数第二段说:“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琼珊康复了,老贝尔曼去了天堂,他们都离开这里了。所以是杰作。(师笑:他说这话时是希望自己画一幅杰作,现在画成了,是一生叙事的瞬间迸发。可以超越生死,可以挽救人的生命。)

生5:文中说他25年都在等待一幅杰作,画布一直空着。这片叶子打上了人性的光辉,是在爱的沐浴下生长在藤蔓上,和树融合在一起。25年等待是值得的,是一幅杰作。

师(小结):很好。看到常春藤叶就会想到贝尔曼,这片叶子上凝结了人性的光辉。现在再看贝尔曼,已经不是最初的唠唠叨叨、吵吵嚷嚷的形象,而是内心充满温情,体现着高贵的、舍己为人的品质,散发着小人物身上的特有的人性的光辉。所以说这片叶子是他人生的杰作。好,下面让我们带着崇敬和深情,再次齐读最后一段,进一步来感受一下。

看了这个个案例,你会发现,这是一套教师参与引导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各抒己见。这段师生对话堪称精彩:教师提出了一个含金量较高的问题,引发学生进入了深度思维;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回答的内容和角度多有不同,而且,学生不是想当然地回答问题,而是不断深入文本,寻找答案,体现了良好的阅读探究习惯,这恐怕与平素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是有很大关系的;更可贵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不着痕迹的,在文字的研读中完成,在反复的诵读中体验。

于漪老师说过,没有完美的课堂。带着一种挑剔眼光,我们不妨对这段对话进行一次精益求精的分析,以求让我们的课堂收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那片画在墙上的常春藤叶,能不能算是老贝克曼的“杰作”呢?)是一个探究性问题,其中的核心词是“杰作”,如何理解这一关键词,主要看学生对文本研读的精细度和深度。分析5位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生1、生2、生5实属一个角度,均是从常春藤叶的内涵、精神层面来说;生3则是另一个角度,从叶子的真实感、绘画技巧方面体现其“杰作”的含义,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假如画工拙劣,是不可能达成以假乱真、骗过同样是画家的琼珊的效果的;生4的角度则有些偏差(包括生5所说的25年等待这一依据),与其说这是被称为“杰作”的理由,不如说是为“杰作”的出现埋下的伏笔,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出现了断章取义的问题。可惜教师始终没有指出问题,而一味应和肯定。

学生在课堂各抒己见,思维放开,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课堂不仅仅是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还是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一番讨论下来,必须有所积淀,有些“干货”可以把握。这就要求教师不只是做一个倾听者、肯定者,还要适时纠偏,适时评价,强化一些必要的知识点、能力点或思维习惯。比如教师若能让学生对以上发言作一个梳理,去粗取精,变碎片化表述为有序表述,并提醒学生关注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有意培养自己规范的思维和表达意识,那么我想,学生在这番讨论后所收获的就不仅是个性的思考,更有有序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意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