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在事业 乐在奉献

 青草微微 2015-11-09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伴随着岁月的脚步,我参加教育工作已近20个春秋,近20载的教育生涯一直从事着班主任工作。工作期间,我一直抱着“教书育人,不辍耕耘”的信条,一直按着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最合格的教师。

一、既然选择,便无怨无悔。

上学时,就常常构想着自己将来的职业,多年的寒窗苦读,让我厌倦了粉笔末横飞,絮絮叨叨不绝于耳的课堂,讨厌没完没了的作业,更害怕退休后有如“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命运。但偏偏难料,我最终走向的就是这三尺讲台。可是在与孩子们的不断接触中,我却渐渐改变了我的初衷。他们是那样的纯真,那么具有生机和活力,让你不自觉的受到感染。他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从而让我渐渐的爱上了这个职业。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的工作,那就是奉献。从“绿叶”到“人梯”,从“辛勤的园丁”到“燃烧的蜡烛”无不彰显着教师工作的本真。虽然走上教师这一职业是偶然,但也许是性格使然,既然干了这一行,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不能耽误了那些孩子。 于是,我常抽出时间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方法,主动向老教师请教,工作上始终保持着敬业、勤奋、奉献的精神。19年里,我将自己满腔的热情,全部献给了我的学生和我所爱的事业。我坚信身教胜于言传,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自觉的做好学生的表率: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及时关灯关窗,与同事交往谦虚有礼等等。这些虽是小事,可学生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也在悄悄养成。多年来,我所带过的班级学生品质好,班风秩序井然,团结向上,受到了同事们的表扬和领导的认可。我付出了努力我也体验到了做一名教师的幸福,回想当初的选择,我无怨无悔。

二、抓住时机,挑战自我,执着追求,走向梦想。

20118月,全县明德学校承担了提升小学数学能力的《数学分层测试卡》的课题研究。那是我正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也是课题研究者之一,虽然参加了外出的培训学习,但对这项实验并没有多少清晰准确的把握,当正式拿到这本分层卡时,心中仍然惴惴不安,不知如何使用。随着学校工作的开展,组织我们实验教师定期学习关于数学分层测试卡的理论知识。为了让自己更快的走进实验中,我积极参与学习,认真做好笔记,主动与同事交流彼此的学习心得,也把一些疑惑及时做好记录,并利用课余时间潜心钻研《数学分层测试卡百问解答》一书,书中一个个问题的解答,一句句如何评价学生的话语,让我的数学思想得到了启迪,观念得到了更新。反思自己多年教学的成功与不足,渐渐的对这册卡有了新的认识,逐渐认识到分层教学、分层评价的重要性。思想上的转变带来了行动上的变化,“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评价,差异发展”的理念,也渐渐走进了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成功的课堂教学来源于新的教学理念的引领,虽然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明德小学实验活动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遇到了很多让我们困惑的疑问,到书中去找解决的办法,可又觉得完全用不上,只能做一个参考而已。这种情况下,就逼着自己去边实践边摸索,一边学习一边总结,与其他同事研究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一段时间之后,再用起分层卡觉得心里有底了,每次备课,我会把分层卡作为一种重要资料来参考,考虑教学中选择什么时间使用卡更合理,卡上的哪道题是我这节课讲授新知时应作为重点传授的,哪道题学生容易做错,哪些学生做哪道题会遇到障碍,课堂上我怎样为他设计好问题,帮他掌握住这个知识点,怎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引领,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富有激励性地指导评价,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等等。备课上的深入,让我在课堂上讲的更精了,这样为学生做卡练习留出了更多充裕的时间。精讲多练也让学生对学习的新知掌握的更好了。都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想,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都掌握了,有了自信,做起题来得心应手,没有谁会讨厌学习,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连平时不爱学习数学的学生,也能在组长的帮助下,说出自己的想法,更让学生感兴趣的是每节课的《数学分层测试卡》,学生们因为想得到那一个个能肯等自己的100分,对做卡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了,很多原来数学上的学困生,也能在数学课堂上得到属于他的那份骄傲和自信,学困生的100分和优秀生的300分,同样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优秀的。成功的体验让每个参与学习的孩子都获得了快乐。当看到孩子们对数学那膨胀的学习热情,对自己那份不容置疑的信心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分层评价的核心理念。通过三年的实验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自信心更足了,数学成绩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尤其是他们的学习品质有了明显的改变。而且在不断的研究实验中,我的教学能力也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正是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2012510,在国家“明德项目”实施指导活动中,我有幸代表学校作了汇报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受到了课题专家和县局领导的一致好评,并在2013年被评为柳河县“提升明德学校教育质量”项目实验优秀教师。

三、师爱,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班主任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因此,我珍视教育权利,用心善待每一位学生。由于每名学生的家庭、智力、兴趣、爱好、禀性各不相同,所以学生的表现也会千差万别,要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给予那些特殊学生更多的关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因小时候的一次重感冒,意外导致脑部病患,造成右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走起路来歪斜不稳,语言迟缓,吐字不清,前衣襟总是因为不断流淌的口水而湿漉漉一片。为了给他治病,家里多半的开销花在了他的医药费上,当校长领着他找到我时,我极不情愿的收下了这个插班生,我深知,收下这样一个学生,教师不知要多付出多少,同学们也都排斥他,一到夏天,他身上那难闻的怪味总是让学生们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没有人愿意和他玩,看到这种情形,我的心中也很茫然,一次,全校召开主题大队会,因为身体状况,担心他会坚持不下来,原来不打算让他去,可是看着他怯怯又渴望的样子,我犹豫之后,还是帮他把椅子搬到了操场上,并安排他坐到了班级最后一排,为他打了一把遮阳伞。但队会还没有进行到一半,他就开始烦躁起来,我立刻把他扶回了教室,刚坐下,就听“哇”的一声,他吐了一地,难闻的气味呛得我眼泪溢了出来,我立即打电话通知了他的家长。当我收拾完他的呕吐物,我的胃也开始不舒服起来,不一会,他的家长匆匆赶来,母亲急切地奔到他的面前,看着安静地趴在课桌上的儿子,一边爱抚地用手顺着后背,一边含着眼泪不停地询问,那种担忧,那种疼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不健康的孩子的母亲的不易。是啊,无论孩子有怎样的缺陷在父母眼里他都是一块宝,天下的母爱都是一样的。作为教师将心比心,我们没有理由漠视他们,更何况,孩子的父母每次打电话或见面,都那么的谦恭,对老师那么的尊重和信任,让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鞭策,从那以后,我经常利用课间主动和他聊天,他总是远远的微笑地看着你,虽然语言表达不畅,但在与他的交流中,我发现这个学生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体谅父母,关心弟弟,乐于助人,有责任感,我把我得到的这些信息,利用恰当的时机传递给学生,上课时,我会时时关注他的状态。有时也会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抛给他,在同学们一次次的喝彩声中,他拥有了那份难得的自信。课下活动玩耍时,我带领全班学生一起邀请他,更多的时候他成了最真诚的助威者,可是,洋溢在他脸上的快乐让我感到欣慰。渐渐地,他融入了这个班集体,对他的关心、照顾成了班中每个学生理所当然的事,每天放学,他的椅子会有人主动帮忙摞起来,他的书包有人主动帮着拎,值日工作从来不做,可是却从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发生矛盾时,大家会自觉检讨自己,看着同学们与他那样的谦让和谐,我暗自庆幸。他的到来,不仅让班级学生懂得了关爱他人,帮助弱小,也完善了我的人格,让我与孩子们一同成长,我感谢我的学生。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而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一路走来,从当初的青涩懵懂,到现在的成熟睿智,在与孩子们的学习交往中,我逐渐感悟到了教师职业的真谛:孜孜不倦,无怨无悔,乐在奉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