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司南《禅心一念间》)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5-11-09

 

[原文]

  僧问赵州:“如何是赵州?”州云:“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今释]

  大凡参禅问道,明究自己,切忌拣择言句,何故?《碧岩录》第二则中,赵州便举道:“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云门禅师也曾说过:“如今禅和子,三个五个聚头口喃喃地,便道,这个是上才语句,那个是就身处打出语。不知古人方便门中,为初机后学,未明心地,未见本性,不得已而立个方便语句,如祖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那里如此葛藤,须是斩断语言,格外见谛,透脱得去,可谓如龙得水,似虎靠山。”这段话更是明确地指出,禅宗本是不立文字的,有时为了传道方便,不得已立下一言半句,却被后人误解讹传。真正的见性成佛,应该是回归本心,以心悟道,斩断言语纠葛方能获得真谛。

  这发问的僧人可谓是个好事僧,不问别的,偏偏要问赵州禅师,“什么是赵州?”换作平常人,非被这个问题难倒不可。赵州不愧是赵州,答一句“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就此把这个问题答过。

  从字面上看,这当然是答非所问,风马牛不相及,但恰恰应了禅宗的“答在问中,问在答中”。所谓“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可以当做什么意思也没有,也可以理解成无处不在的意思。是啊,你问什么是赵州,这就跟你问什么是空气一样,自然是无处不在的。这句话可以说把所有的答案都答尽了,无论提问的僧人想得到的是哪一种答案。

 

[禅心一念]

  赵州禅师是禅宗中极有个性的一位高僧,向来机智过人,对待责难与质问,总以禅机化解。僧人之问,本带禅机,赵州之答,也不负这禅机,机锋相对,再次说明了禅宗中时常出现的激烈对问。

  有时,应对锋芒毕露的问题,倒可以学学赵州,从问题中找答案,而不要沉溺在问题本身去执著思考。往往这样才能豁然开悟,明白事理真相。

 

  (司南《禅心一念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