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不起·伤不起】服装动辄上千,利润都去哪了?

 天地人和w 2015-11-10

导语眼下,商场里的服装售价动辄上千元,服装价格虚高的问题再次引起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不过,在消费者抱怨服装价格过高的同时,服装品牌商也在为自己的微薄利润发愁。在消费者和品牌商两方都困扰的背景下产业链条上的利润都去哪了?服装品牌方如何才能够求突破?

买不起,真的伤不起!


眼下,市场上各品牌在推出新品上新之时,却还开展了“新品折扣”活动。班尼路、ONLY等品牌均开始对秋冬装新品进行打折。新品上市打折看似是促销让利,实质是产品盲目定价,企图通过小诱惑来引诱消费者。


服装上新打折与服装品牌定价偏高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由于目前实体店主要采取联营扣点的方式,所以打折自身对实体店并没有多大损失,损失大的是品牌商。因此品牌商为降低自己的损失,就把出厂价定得比较高。并且为了在产品打折的时候也能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品牌商不得不把定价偏高作为一种应对策略。所以商场虽然在打折,但是一个外套还是动辄上千元,消费者都感觉越来越买不起衣服了

都是环节惹的祸


服装售价与原材料成本之间的巨大差异,成为消费者观念中服装价格虚高的主要因素不过,在消费者觉得售价虚高的同时,服装品牌商活得也并不轻松有大量的企业表示并不挣钱。两方均在“喊冤”,那么服装产业链的利润究竟去哪了


这一结果与服装品牌运营效率不高,中间环节过多或中间环节过度积压、商业流通成本过高等有关。其中,尤其是多环节所造成的商业流通成本偏高,是造成服装零售价格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可能原材料、人工成本不到百元的衣服,在经营过程中经过制造商、品牌商和经销商层层环节的原料、运费、营销、地租、仓储等因素的考虑,产品售价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层层代理,步步提价


其实我国服装的出厂价格不高,主要是在流通环节推高了价格。首先,我国服装店租金成本较高,并且人力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其次,我国服装品牌普遍采用代理制,而每经过一层代理,服装价格就会出现一定幅度上升;最后,我国商场提点较高,一般商场的提点在15%-20%之间。


确实,如果不谈地租以及商场租金,单纯从服装代理制上看,层层代理导致的环节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服装销售价格。同时,这也缩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而采取的扩大直营比重的办法也会提高公司的运营成本,公司为了维持其盈利空间,降价的意愿或许不大。

转型性价比,不走寻常路


在消费者对传统渠道尤其是本土大众服装价格的不满与日俱增时,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本土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之一已被确定,即走海澜之家和优衣库式的性价比之路。所谓性价比并不只是便宜、低端,而是产品自身价值跟价格匹配、合理。

对于如何做到性价比,可以是降低运营成本,缩减环节费用,让利消费者实现大批量定制、大批量销售,以及在设计、管理上提高效率等等


当然,在追求性价比之外,还有其他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模式,毕竟中国是一个需求多元化的市场。所以未来行业需要有所谓的优秀单品,即在加工成本或工艺、水平上有一定行业领先性或门类领先性的品牌,比如民族风品牌大量使用刺绣,或设计师的创意性品牌、定制品牌。


来源:中国服装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