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从来都是诱人的。 所以,高效课堂一问世,便引来了广泛关注,很有点迎合大众的味道。 但是,我们绝不能让“高效”蒙住了我们的双眼,我们应该有一些冷静的思考和追问。 虽然现有的、许多人都比较推崇的一些成功的模式看起来都比较成熟,都通过了实践的检验,好象可以拿来就用。但我认为,作为一名学习者,可能只能了解他们一些技术方面的东西,而教育从来就没有非常灵验的技术,你即使不走样地按照别人的方法去做,可能也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教育的复杂性和奥妙所在。 教育的效果只能发生在学生身上,课堂高效的标准应该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奢望只是课堂组织形式的改变,就能达到课堂高效的效果。我们应该懂得一个基本常识,这就是:因为生命存在的多样性,才有了人类社会的丰富多彩。所以,不管我们用哪种方式组织我们的课堂教学,都应该尊重生命存在的多样性。 而尊重生命存在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生命的潜能,就必须要有艰难的付出。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高效课堂,不是为了寻求一条教学的捷径,而是更加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生命更加旺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