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长斑(尤其是黄褐斑)的病因病机主要与肝、脾、肾等脏腑有关,尤其与肝脏密切相关,历代学者对长斑有多种辩证分型,几乎都首先或重点提及肝郁气滞型,肝郁可化热、化火、致疲、致虚。
《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记载:“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肝主疏泄,肝气疏通、畅达周身气机。情志抑郁或悲忧暴怒等情绪变化均可以导致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郁化热,熏蒸于面,灼伤阴血则面部生斑,说明肝郁气滞是生斑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
调理方向主要为:疏肝行气,活血行滞,活血散癖。
如何疏肝行气?
使用药物是最好,最快的办法,但是不同的人,体质不同,病理不同,所以要药物调理肝气的话,安全又有效的办法是去当地中医院,找个中医把脉,开方剂!
本文分享不吃药,疏肝理气的办法!属于日常习惯,并辅助疏肝理气,辅助因肝气瘀滞而产生的斑,痘痘,痤疮等问题,起到美容养颜,强健身体的作用!
且往下看:
1,按揉肝俞穴
按摩肝俞穴的功效:疏肝理气、降火退热、益肝明目、行气止痛等!
【图解肝俞穴位的位置】
肝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或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开1.5寸)。
2, 按揉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穴,归属于足厥阴肝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和《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厥阴肝经所属穴计有: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共十四穴。
足厥阴肝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大敦穴:
【位置】:在足(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作用】:疏调肝肾,熄风宁神。
行间穴:
【位置】:在足背,当第二、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调理肝肾,清热熄风。
太冲穴:
【位置】: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经活络。
章门穴:
【位置】:在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作用】:疏肝健脾,化积消滞。
期门穴:
按摩时用手从后向前推该穴位,生气的时候做,特别能疏肝解郁理气。一次做36次,一天做三次。期门穴位置很好找,在我们身体的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中,也就是乳头下两个肋间隙即是。
【位置】: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作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3,揉擦膻中穴
【位置】:胸部,两乳头连线的正中间(胸之内,肺之间,心之外,胃之上)
【作用】:调肝补肾,健脾益气。工作、生活压力大,难免烦躁生闷气,按按膻中就可使气机顺畅,烦恼减轻;女性朋友按此穴不仅能防治乳腺炎,还可丰胸美容。
4、日常茶点也能梳理肝气,保肝护肝的功能。
玫瑰花茶:取适量玫瑰花泡着喝,有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的功能。
金银花、菊花、炒决明子茶:
将三者泡绿茶可降火,也可单独泡茶喝,亦有降火,疏肝理气之功效。
枸杞菊花茶:
枸杞护肝保肝,菊花清火降火!
另外水果中柑橘有丰厚的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可进步抗氧化才能,对维护肝脏有利。
入群微信/QQID:2720680657(长按复制)
品味佛学、素餐、禅修、禅茶、文化、旅游等
↓精彩继续↓请点最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