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渔民生存状况调查

 昵称16436572 2015-11-11

长江渔民生存状况调查——长江里没有鱼了

杨滢

来源:三农中国  2015-11-11 09:44   点击:59次 

凌晨5点的长江边,天还没有亮,浩瀚的长江水在静静的流淌,只有远处驶过的大船不时打破着这黎明前的宁静。

在这一片宁静和黑暗中,渔民赵桂生已经结束了他一天的工作准备收网了。根据潮水的涨落,他一般从早晨3-4点钟开始下网,摇着他的渔船,也就是他的家,沿江而下至附近的某个渔港,等着鱼贩子上门来收购刚刚捕获的江鲜。这样的生活他已经过了20年。

捕鱼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渔民则是一个在水上生活、以船为家的特殊群体。在长江泰州高港水域,有2534户渔民以捕鱼为生。渔民王福德的住船内设施简单而陈旧,一台款式过时的电视机摆在窗前,椅子的扶手坏了,一张铁床,一条棉被。船外是灰霾的长江,和不远处鳞次栉比的工厂烟囱。

王福德:小学毕业就打渔了,我家祖传打渔的,36年了。打刀鱼产量就高一点,刀鱼价格高,正常一天能赚三四百,虾的话大概两百块钱一天,每年不一样。我们全年平均一年也就几万块钱,还有本钱呢,网啊,油呢,一年12个月,我们生产9个月,最多到11月20,我们就休息了,补补渔网。我们没有什么其他收入,就是捕鱼。

长江渔民生存状况调查——长江里没有鱼了

渔民王福德的住船,他和妻子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

赵桂生告诉记者,他打了近20年的鱼,但现在明显感觉到光景一年不如一年。不仅鱼的种类在消减,捕捞量与90年代相比也下降了一半。赵桂生去年打了3000斤鱼,今年打了还不到1000斤。像鲥鱼、刀鱼这些比较受市场追捧的鱼,前几年还经常能打到,而现在却在长江中难觅踪迹,鲥鱼现在干脆就已经绝种了。

赵桂生:捕捞量基本是没有了。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捕不到鱼了?

赵桂生:04年开始捕捞量就下降了,螃蟹五年多都捕不到了。刀鱼明年就不好捕了,只好弄虾笼捕虾,刀鱼不好弄了,螃蟹没有了,现在就是虾子,杂鱼。

记者:价格怎么样?

赵桂生:虾子现在还卖到80块钱一公斤。我今年60多岁,全年在旺季的时候弄300块钱一天,现在淡季几十块钱一天,一年毛收入就几万块钱。我们年轻的时候一年,刀鱼和螃蟹好捕的时候一年能赚8万9万,一天就能赚一千块钱。

刀鱼和鲥鱼、河豚并称长江三鲜。数十年来,它们在长江里或消亡或锐减,折射出的是整个长江的渔业资源的衰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一组数据说明了整个长江刀鱼的总体捕获情况:1973年长江沿岸江刀产量为3750吨,1983年为370吨左右,到了2002年,产量已不足百吨。江苏泰州渔政支队队长高亚明称,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资源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高亚明介绍,从全流域的捕捞量看,已经从最高的年四五十万吨减少到如今的年十万吨左右。

高亚明:就长江来讲,对渔民捕捞量的影响,一个是水质环境,不仅仅是工业上的污染,生活上的污染,特别是沿江开发,城市污水排放,对长江资源很大。还有就是长江深水航道的改造,沿江码头的建设,等等水利工程建设,对渔民的生产阵地带来了严重影响。(捕捞量)可以说越来越少。

泰州渔业公司总经理陈道贵告诉记者,长江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除渔民过度捕捞外,主要来自水电开发、河道采砂和航道建设。

陈道贵:长江尾目前正在开发深水航道,两边的码头都已经建起来了,原来长江高程不够,要下挖,这是国家的重点工程,把深水航道建起来。我们考虑到,渔民在长江内河捕捞,渔的资源逐渐枯竭了,再加上长江开发对渔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长江渔民生存状况调查——长江里没有鱼了

记者杨滢(左)采访渔民仇国强(右)

渔民仇国强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江中常见的刀鱼只有几毛钱或者一块钱每斤,相比于一般的鱼类,只略贵了一些。而最近几年,3两以上的刀鱼的收购价甚至高达5000元每斤。尽管在抑制高等消费的市场环境下,今年3两以上刀鱼的价格每斤1500元左右,随比以前下降了不少,但是比起一般的鱼类,它依旧称得上是“天价鱼”。仇国强说,光靠捕捞刀鱼,他一年,依然能从长江里收获利润8万元。

仇国强:捕捞量少了,但是价格上去了,卖的贵,(以前)品种多,但是以前不值钱,以前的品种有河豚,鲥鱼,现在都绝种了,现在就是鲶鱼,鮰鱼,混子,两个人一年8万块钱。

在高亚明看来,渔民们目前依靠打捞刀鱼获利并不长久,一是因为国家实施的放养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有些鱼的品种不适应长江的水质,成活率较低;另外,长江生态环境正遭受严重的破坏。因此,他认为,从渔民更长远的利益出发,从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出发,在长江流域开展‘退捕还鱼’,以及鼓励渔民上岸转产转业的政策十分必要,也很紧迫。

高亚明:我们根据我们泰州情况还是鼓励渔民上岸,凡是渔民上岸没有房子的,我们给予一定的补偿,第二个让渔民转产转业,目前我们跟地方政府拿了些规划,在政策上的鼓励,资金上的优惠,立志想减少渔民50%以上。

由于渔民们的过度捕捞,以及长江航运、水电的快速发展,长江的渔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渔业资源可以说是不堪负重。江里的鱼越来越少了,渔民千百年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面临着转产、转型。

那么,世代以渔为业、以船为家的渔民,转产转业能干什么?渔民是不是愿意转产转业?


长江渔民生存状况调查——长江里没有鱼了

凌晨4点,毛毛雨的天气,有些阴冷。长江沿岸很多渔民这个时候开始外出打渔,58岁的仇国强是其中一员。

仇国强:家在岸上,打渔在船上,每天都出去打渔,早上打几个小时就回来。

记者:今天早上打了什么?

仇国强:虾,蟹,螃蟹。

记者:一天能打多少?

仇国强:一天嘛,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平均下来一天四百多块钱。 有禁鱼补贴,柴油补贴,一年两个人能拿一万五千块钱。今年深水航道改制,明年刀鱼就不好打了。

长江渔民生存状况调查——长江里没有鱼了

在长江江苏泰州段的主要捕鱼区域高港区,有2387户渔民,其中有50%的渔民,同时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单纯以捕鱼为生的只有186户。1968年,江苏省就组织渔民在岸上安家落户,让一部分渔民在岸上有了住房。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建筑的房屋早已经破落不堪。2007年,得益于第一批渔民上岸工程,泰州市近200户渔民拿到自己的钥匙,住进了新楼房。现在正在进行第二批安置。泰州住建局村镇处处长姚晟表示,按计划,明年上半年,全部渔民将上岸工作。

姚晟:我们市里对这一块是非常重视的,要求是要按时,在明年上半年要全部完成。(渔民)都愿意上岸,国家给钱,当然愿意了。在上岸安置方面,是要多元化的,原来按照我们的理解,上岸就是让渔民在岸上有房子,或者是我们来帮你建房,让渔民定居下来;现在是形式多样的--比如说存量的安置房或者廉租房都可以安置渔民,就是保证有房子住,哪怕是租的房子,国家补贴的钱就用来付租金,就说不拘一格;包括农村宅基地,农民进城后,政府收购回来,也可以用来安置渔民。补贴的标准是3万块钱,国家给2万,江苏省补贴1万,一共是3万块钱。

长江渔民生存状况调查——长江里没有鱼了

眼下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日渐衰竭,渔民的生产、生活陷入了困境。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长江渔业资源的迅速衰退,泰州市渔政部门决定,加快渔民转产转业,减轻捕捞对长江渔业资源的压力。泰州市渔政支队队长高亚明:

高亚明:(转产转业)有三个渠道,一个是从事水上运输,第二个是就地打工,比如沿江的船厂啊,烟厂啊,渔民可以在里面打工,还有部分从事生产,有的开饭店啊,出租车啊,做小商小贩的啊。而且这两千多户有50%农业人口,有土地面积,有农田,果园。


长江渔民生存状况调查——长江里没有鱼了

随着“渔民上岸”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渔民即将结束他们的渔民生活。重新就业和生活保障又成了最现实的问题。泰州市准备通过社保来解决渔民的养老问题。

高亚明:针对渔民老龄化现象、文化程度低、生产技术低这方面来考虑,我们要重点放在渔民的养老上做文章。比如说,我们正在做把国家相关的补贴,从明年开始拿出一部分出来,给年纪大的渔民搞些养老保险。渠道一个是国家油补这一块,第二是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第三个渔民自身再拿出一部分,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而且我们几次征求渔民意见,渔民也迫切的需要上岸,也迫切需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问题。

对于世代以捕鱼为生、衣食住行都与长江密不可分的渔民来说,转产之后干什么?尤其是年岁偏大的渔民,上岸之后,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渔民王福德:

王福德:打工我们这么大年纪了,干活哪里要啊,再说我们打渔算是自由工作搞惯了,到人家又受不了气,我们就唯一的想搞鱼。如果不是国家开发,我们搞鱼肯定还是一年比一年好的。我们渔民的心愿,如果长江里不能再捕鱼的话,国家政府一次性给我们补贴点钱给我们,我们干脆就不搞了。

记者:你不打渔了,想干嘛?

王福德:想干嘛,现在四五十岁了,再搞个三两年就好退休了,搞鱼最多到60岁也就干不动了。


长江渔民生存状况调查——长江里没有鱼了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的是渔民对长江的依恋,但是又不得不面对长江开发、长江禁鱼、长江水质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

渔民王福德说,他想买艘新船,办个“渔家乐”。渔民上岸工程让渔民在岸上都有了住房,可渔民还是习惯在船上生活,因为这里“看得到长江”。

王福德:舍得那肯定是舍不得的。像我们在长江那么多年风吹浪打生活习惯了的,没有江上的风吹着,还觉得不习惯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