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天地】“我(们)”很重要

 醉里且笑 2015-11-11

一、以关注“我们”为主

上海历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中,已有10篇作文题目都直接出现第一人称“我(们)”,还有一篇是间接呈现的,如2002年的《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毋庸置疑,“我(们)”很重要!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期望改变学生为写作而写作的状况,强调学生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将自我感受和认识放到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在“二期”课改前后几年,上海中考的作文题目就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对“我(们)”的关注上。比如:

2001年“有家真好”

2002年“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2003年“我想唱首歌”

2004年“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的视线”

2005年“充满活力的岁月”

2006年“我们的名字叫

2007年“记住这一天”

2008年“我眼中的色彩”

直到前年(2013年)和今年(2015年)的中考,仍然出现了“今天,我想对你说说心里话”“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的作文题目。

二、以关注我们的“成长”为主

“二期”课程理念上实现了突破性变革,即树立起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使学生们在广阔的学习天地中不断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培养自身的学习习惯、完善自身的学习观念,在学习方面上得以迅速地“成长”。不仅如此,四年的初中生涯正好是学生们的青春发育期,他们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得以迅猛地成熟,真正从儿童成长为青少年。因而,发现自身的“成长”、关注自身的“巨变”对学生们而言是一件特别富有人生意义的大事。

比如“在_____影响下”(1990年)中的“影响”;“我终于_____”(1993年)中的“终于”;“变了”(1996年)中的“变了”;“生活中的发现”(1999年)中的“发现”;“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中的“也”“青橄榄”;“有家真好”(2001年)中的“真”;“我想唱首歌”(2003年)和“今天,我想对你说说心里话”(2013年)中的“想”;“这里也有乐趣”(2014年)中的“也”;“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2015年)中的“不止一次”“努力”。

作文题目中的这些关键词都折射出其命题的意图,即要求学生呈现出自身“成长”“懂事”的一面,呈现出他们人生有意义的变化。

三、以关注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为主

1.注重个人内在情感的抒写,而非外因对个人的影响。

近几年的作文题目明显注重学生个人内在情感的抒发,比如“心里美滋滋的”(2012年)、“今天,我想对你说说心里话”(2013年)和“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2015年)。

比如2013年的中考,考试那天正好是阴湿的梅雨天,考试的日期又接近父亲节(616日),因此,有些考生利用了这一特定的环境倾诉了“90后”一代人的自我觉醒与成熟,这的确是自我认识方面上的一个收获。

2.注重成长过程中的“情感”,而非成长结果后的“情感”。

比如2011年的“悄悄地提醒”,题目的着眼点在于“提醒”,在于“提醒”的过程是“悄悄地”,而不一定是“提醒”的内容;又如2013年《今天,我想对你说说心里话》,其侧重点在于“想对你说说心里话”这一行为,并非是“心里话”的内容;再如2015年“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则突出强调了“不止一次”、“努力”的过程,而非“努力”后的成败结果。

心理学家也指出,随着手机拍照功能的大大增强,人类的“拍照效应”越来越显示出其负面因素,即拍照越多,人的感受和体验越少,对细节的认知也越加模糊。因为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拍照上,反而丢弃了当下的时光,以致削弱了思想上的认识。

可见,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尤为重要。学生如果能有意识地参与生活,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感受生活,去体验一些自己未曾体验过的东西,从而形成自我方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