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打我,可以“反击”吗?

 怪味榴莲 2015-11-11

泽泽的沈默

假日的午后,吃完午餐的两兄妹不想睡觉,我跟他们说:爸爸有点累,我在沙发上躺一下,你们自己玩喔,有需要我帮忙的话再来跟我说喔.虽然有点疲 累,还是先看著书等待睡意的来到,而两兄妹在旁玩着积木.突然,有一幕被我余光瞄到,觉得有些反常.那一幕是妹妹说她需要某一种类的积木,一直说哥哥拿太 多了,但哥哥没有理会她,于是妹妹就直接动手拿了哥哥正在玩的积木,而泽泽却立刻很用力地抢回来。妹妹当然哭了,我先不动声色,在旁观察一下,因为让我感 觉到反常的地方是泽泽的行为。


接着,正在哭的妹妹很生气地伸手打了哥哥,泽泽没有说话,也是很生气的立即打了回去。此时,我坐起身来,看着兄妹俩.花宝往我这边看来,哭着更加大声,泽泽也发现了我在看着他们,只有两拳紧握,喘着大气,涨红着脸,一句话都没有要说。


七岁的泽泽,从小与其他的孩子发生冲突时,往往不会是哭喊告状的那一个,而是动手的那一个,抢东西、打人、推人甚至咬人都有过.后来在我们的教导与练习之下,知道与其他孩子争执时要好好的讲,除了动手的选择外,还有询问、告知、交换、轮流跟找大人帮忙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


泽泽当上哥哥之后,也都会好好的跟妹妹说.当妹妹抢了哥哥的玩具,泽泽会先用说的:这个玩具是我先玩的,请还给我。;当妹妹打了哥哥,泽泽会很 生气的告诉妹妹:你不可以打我,我会很痛。;当妹妹不理会哥哥的告知,泽泽会找其他的方法:如果你再不还我,我要去跟妈妈讲喔。


但是这一次,怎么有一点不一样了. 没有言语了,彷彿只有动手的武力解决。


我要反击


我安抚完哭闹着花宝后,心平气和地走到泽泽身边坐了下来。需要心平气和是因为大人的反应,决定了孩子在你面前会怎么讲。既然是想要了解泽泽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举动,期望泽泽可以对我们诚实的说出背后的原因,生气与凶只会让孩子因为害怕于之后的处罚而更加的退怯与隐瞒.只有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孩子才愿意无后顾之忧说出一切。


我对泽泽说:儿子啊~~爸爸刚刚发现了一件事情。泽泽:什么事情?我说:妹妹刚刚抢你玩具跟打你,我知道妹妹是不对的,不过之前你都会先跟妹妹用讲的或是找我帮忙,但是爸爸却看到你都直接动手了,为什么呢?


此时,泽泽缓缓地说了出口:因为我要....『反击』。

这是第一次从泽泽的口中听到反击这两个字。我先反问泽泽:那你知道什么是反击吗?泽泽很快的回答我:『反击』就是当别人打我的时候,我就 立刻打回去。再继续细问之下,原来是泽泽从学校的同学那知道的,男孩子一下课就会打来打去,有时一个使力不注意,打痛了对方,对方大喊着我要反击. 然后用更大的力气打了回来。


我点了点头,想说找到源头就好办了.正想要持续教导泽泽要用说的找大人帮忙不可以动手的观念时,突然想到『反击』真的是不对的吗??


当我们孩子遇到的人是善良的、是君子的时候,要用说的找大人帮忙不可以动手的确是对的。但是,假使不幸遇到的是刻意挑性或是故意要欺负孩子的人时,难道还是只能用说的吗??


或许,『反击』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什么是『反击』?


我想了一会儿,把要告诉泽泽的内容,转换成他可以听得懂的语言,在脑中先想了一遍。接着笑着对泽泽说:~~爸爸很开心喔,泽泽在学校学到了『反击』这个新的词句耶,真不错呢。不过,学到新的东西是很好,但也要用对地方喔。


泽泽听到我是对他说的是称赞而非指责,也高兴了起来的跟着问:那『反击』要用在什么地方啊?我微笑着说:首先你要知道真正的意思,什么是『反击』喔?我看着泽泽似懂非懂的样子,就继续跟他说:爸爸觉得『反击』就是当别人对你有不好的行为时,而你已经试过所有的办法,但都没有用的时候,最后才不得以的方法。


我又继续说:不过爸爸觉得,『反击』不一定就是动手打人.『反击』是一种气势、一种坚定、一种告知对方不可以再继续下去的强烈回应.


泽泽想着我所说的意思,我知道他应该没有很了解,就举例子给他听。

我说:当在学校有人想要故意欺负你时,你先不予理会那个人,但对方还是继续;你已经跟对方说不可以这样欺负我。对方不理采;你又说你再欺负 我,我要告诉老师喔!对方还是步步逼近;然后你想要逃走,对方甚至把你困在角落不让你去求救;你已经什么方法都试过了,对方还是不放过你,那~~~~注 意囉!!!!这个时候............『反击』。而反击的方式,可以是用力抵挡对方、抓住对方的双手、大声嘶吼地呼喊救命或是用尽全力的死 命挣扎与逃脱等,你可能要看情况来应变


泽泽点了点头,我又说:像刚刚妹妹打你或是抢你东西的时候,你跟她讲没有用,但是找爸爸妈妈来帮忙是一定有用的,所以是不需要反击的。泽泽笑了笑,说:~我知道了。那我在学校的时候也是如此。


或许我可以『反击』吗?这个有点社会化跟些许复杂的问题,现在用简单的定义让泽泽依循着去做。慢慢地在泽泽长大与他人相处的过程当中,再加上我 们一旁的陪伴、观察与教导,可以更清楚的去了解跟使用,对谁需要『反击』、对谁不需要『反击』、何时可以『反击』、何时不可以『反击』。


况且,等孩子长大后,我们没有办法一直都在孩子身边。只是一昧地教孩子凡事都只能用讲的,可能有点不太实际。或许,教孩子是可以反击的,或许也是对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