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道理?还是讲智谋?

 超越梦想之上 2015-11-12

讲道理?还是讲智谋?

新浪历史 2015-11-11 09:05

曹政钧 曹军

在《只要有思想碰撞,必定有智慧成长》的思维测评中,我们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您是否感觉有理说不出?或者常常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执”?

一般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执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种基本情况是,因为不明白道理和真相而导致的争执。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如果掌握了真理的结构,明白了事物的真相,这种争执可以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进而使矛盾得到调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张:只要有思想碰撞,必定有智慧成长。

还有一种情况非常恶劣。事实是明摆着的,道理也是很清楚的,却还要争执和辩论。这种争辩不但不能使人明白事理,反而会使矛盾纠纷越来越激烈,彼此的情绪也会越来越对立,甚至会导致怨恨和仇视。这种争执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针对这种情况,我曾经说过:“凡是喜欢争辩的人,注定会招惹更多的麻烦和争执。”

明知自己理亏,却还要争辩,这是没有良心和良知的体现。一个不讲良心的人是不可能讲道理的,即使讲道理,也会强词夺理、百般狡辩,难以令人心悦诚服。在对方不讲良心自然也不讲道理的情况下,通常很难寄希望于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果不分场合和对象,过分强调用讲道理的方式解决所有问题,这样的想法是“书呆子”的表现。这时,我们就必须讲智谋了。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竞争就产生了智谋。无论是社会竞争、政治斗争、商业经营还是军事兵法,尽管其中的智谋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但所有的智谋都遵循共同的规律。把握了这些基本规律不但可以识别谋略、应对谋略,而且可以使自己在竞争博弈中胜出一筹。在这里我们先撇开价值导向不谈,仅仅从方法上,这些基本规律就是:任何智谋都是由当时的主客体条件决定的,这些特定的条件成为智谋的构成要素。根据实践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一体化组合,其完善性程度决定了智谋的高低:(1)当一个人能够发掘和创造条件,洞悉其中隐藏着的制衡关系,形成对构成要素的准确把握,进而能够在“其道而行之”的基础上进行一体化整合,这是高等智谋;(2)当一个人积极利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掌握基本的构成要素,按照基本规律“其道而行之”,并进行一体化整合,这是中等智谋;(3)当一个人被动接受条件,不能分析具体的条件和环境,不顾及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一厢情愿、主观臆断,无法形成一体化思考,“逆其道而行之”,这是低等智谋(准确的说,是缺乏智谋)。

在一体化整合中,“反其道而行之”,“顺其道而行之”,“逆其道而行之”,这是区分智谋高低的三个基本方法。例如,当市场上猪肉好卖的时候大量养猪(通常,同行也都会这么做),这种根据市场需要,其道而行之的行为属于中等智谋。当市场上猪肉好卖的时候不养猪,而是开办饲料厂,当猪肉不好卖的时候偏偏用滞销的饲料大量养猪,这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属于高等智慧。看见别人卖猪肉挣了钱自己也去卖猪肉,看见别人养猪挣了钱自己也跟着去养猪,在市场行情已经发生了逆转的情况下也要一意孤行,这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属于低等智谋(也叫缺乏智慧)。

如果不能形成一体化思考,即使有一些好的想法和创意也够不上智谋,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低等智谋。如果能在一体化思考中顺其道而行之,属于中等智谋。如果能在一体化思考中反其道而行之,则是高等智谋。要想获得高等智谋,必须懂得辩证法,毛润之的战略思想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正因为他深刻理解了辩证法(参考资料《矛盾论》),理解了“反者道之动”的奥妙(向对立面的转化是矛盾运动的共同规律),在抗日战争和重庆谈判中都很典型地体现了高等智谋。相比之下,在同样的案例中蒋介石的战略思想体现了顺势而为,属于中等智谋。

要素及其要素的组合(结构的完整性和关系的完善性),这是智谋的一般特征(共性)。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不一样,对具体条件(要素)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把握能力就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对具体要素的组合方式就不一样,最终表现出来的智谋特征(个性)就不一样。比如思维有深度的人表现为计谋;思想有高度的人表现为智慧;思维有广度的人表现为机智;思维速度敏捷的人表现为机敏。在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相统一的情况下,智谋表现为圆通和圆满;在缺乏价值思维的情况下,智谋表现为圆滑和狡诈;在缺乏应变思维的情况下,智谋就会脱离现实、纸上谈兵;当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不统一的情况下,构不成真正的智谋(参考资料:《什么是智慧曲线三维模型》)。因此,智谋是建立在思维体系的完整性和思维方式的完善性基础之上的。

智谋取决于智力,智力取决于思维,思维则取决于掌握的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如果想要挖掘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信息,不但需要观察事物的表现方式,也需要分析事物(事件)的结构属性、矛盾属性、联系属性、过程属性,这就是文化诊断学的“时空扫描技术”。通过对事物进行时空扫描可以拓展思维深度(参考资料《如何拓展思维深度》),丰富我们对事物的信息量,从而发现一些被隐蔽着的信息和关系。如果我们要对智谋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则需要以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组织(执行)有效性的统一为依据,创造条件和利用条件,进而形成一体化整合(参考资料《什么是一体化思考》)。一旦掌握了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就可以根据需要将有限的精力和优势资源集中于关键的环节和恰当的时机,进而把握其中的力度、适度、角度和量度,这时,思考技术就可以上升为实践艺术,从而使自己的智谋表现出千变万化和丰富多彩……因此,善于思考比善于雄辩更接近智慧。

思考题:

(1)在什么情况下,适合用讲道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适合用使智谋的方式解决问题?

(2)智谋与思维有什么关系?思维体系完整性和思维方式完善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反其道而行之”与“逆其道而行之”,在运用上有什么差别性?

以上问题请学友先独立思考。之后,再参加文化诊断学思考力在线学习。我们将结合《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的相关章节进行在线解答。同时,欢迎》,愿我们深入交流,成为学习型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