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中国风风雨雨话太庙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5-11-12

太 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北京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祭祖建筑群。辛亥革命以后,太庙一度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现名“劳动人民文化宫”。

现存太庙匾额用满汉两文书写,清朝皇室本无太庙,亦无“太庙”二字的满文。匾额上的“太庙”满文则用音译的方法拼写。相传由顺治皇帝亲书,除了《清实录》中记载有顺治下令改动“太庙”匾额外,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它和由顺治书写的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书法风格一脉相承,神韵相通。

现存太庙匾额源自明朝,边框四周是用硬木雕成的九条龙,形象生动逼真。在近600年的漫长岁月里,“太庙”匾额被翻过去、摘下来,历经沧桑。文革期间,匾额上的太庙二字被改为文化宫三字;1977-1999年间,匾额被摘下不再悬挂;直至2000年,匾额才开始恢复原貌。

北京太庙创建于明永乐18年(1420),原是明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所,是明王朝家天下的象征。历史上无数次改朝换代,新王朝必然要烧毁前朝的太庙和祖陵,以灭绝前朝的“龙脉”、“王气”,这几乎成了一条铁律。而明朝的太庙为什么不但没有被摧毁,反而成了清朝的太庙呢?这要从李自成撤出北京时说起。

公元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明崇祯帝吊死煤山寿皇亭。同年6月3日,李自成因在山海关被清军击败,决计西行,并仓促举行了称帝仪式。士兵于入夜开始火焚宫殿及九门城楼,并仓皇撤离。清军入京后,统帅多尔衮做出了与历朝有别的两件事:一是迅速扑灭皇城大火;二是为故明祟祯帝设位哭临三日。

同年10月27日,顺治帝供奉太祖、太宗等神主于太庙,10月30日(顺治元年10月初一),告祭天地、宗庙、社稷,颁诏天下,定鼎北京。随后,以黄舆将太庙内供奉的明皇神主牌位移于历代帝王庙内(今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用明朝的紫禁城和太庙建立了清朝的统治。

顺治5年(1648)6月,重新修缮的清代太庙完工:

前殿称享殿,供皇帝举行大祭活动;

中殿称寝殿,供奉皇帝的祖先牌位;

后殿称祧殿,供奉皇帝的远祖牌位。

前殿左右的庑殿还奉祀着26位王臣:

东庑殿内奉祀皇族杰出王公,先后依次由北往南共13位:雅尔哈齐、礼敦、额尔袞、齐堪、代善、多尔袞、舒尔哈齐、多铎、豪格、岳托、允祥、奕诉、策凌,即配享太庙13王。

西庑殿内奉祀朝廷有功大臣,先后依次由北往南共13位:费英东、额亦都、扬古利、图尔格、图赖、图海、鄂尔泰、张廷玉、兆惠、傅恒、阿桂、福康安、曾格林沁,即配享太庙13臣。

清朝的王臣多得很,但这26位待遇却极为特殊。太庙为大祀之所,皇帝百官每逢登极、亲政、监国、摄政、大婚、上尊号、徽号、袝庙、郊配、册立、凯旋、献俘、奉安梓宫等,均需择吉祭告太庙;每年阴历孟春于月之上旬卜日、孟夏与孟冬于朔日、孟秋于望日至太庙行礼并每月荐新;每年皇帝生辰、忌辰、清明、岁暮亦需至太庙致祭。而此时,按例都要由大员向这26位王臣致祭,可谓死后的最高殊荣。

此件乾隆牌位系原供奉在太庙中,后被八国联军抢走的真品。整个牌位长32.5厘米,为铜鎏金,九条鳞片趾爪清晰的龙环绕着牌位中央“高宗纯皇帝”的满文。


本帖转自文正斋的和讯博客 解放后,太庙被改成“劳动人民文化宫”,有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把帝王将相踩在脚下的象征意味。但这对历经风雨沧桑的古建筑的保护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极为不利。去掉“文化宫”的称谓,恢复它的本来面貌,是历史的必然。转发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