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浓缩的精华

 圆角望 2015-11-12

青丝(广西)

看端木蕻良的《乡愁》,有一段对话:“老叔你多早来,给我带小虾米来,会跳的小虾米来。”寥寥数语,以虾米渲染的水乡生活,顿时为人们展开细节想象提供了生动凭据,散发出浓郁的湖岸气味。生活中总有一些不上台面的食物,天生就是属于市井的,是平淡生活的最佳代言。虾米堪为其中的佼佼者,只要一现身,即可恰如其分地映射出寻常世界里的多彩面貌。

虾米是水产里的低端物产,也是弱肉强食生物链里的最下层。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国的传统文化,饮食与自然生存之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越是处在生物链上层的食物,越是凶猛强悍,也被视为更具养生滋益的效果。所以很多人看待虾米,都带有轻视之心,手头宽裕的人,常买来作为养鱼喂鸟的饲料。当然了,持赏识态度的也不乏其人。富有艺术趣味的人就知道,初春之际,用鲜蹦活跳的虾米佐以早韭一道烹炒,不仅口感柔嫩清鲜,红绿的色泽搭配,也极令人喜悦,书写着一种渔樵乐事、农圃家风的符号趣味。

不过,虾米最受人称道的功能还是用于调鲜。将虾米去壳后蒸熟晒干,即是吴语所称的“开洋”。人们煮白菜或冬瓜,加一小勺开洋一起煮,把虾米的鲜味浸入白菜或冬瓜里,吃起来极为醇美,堪为至味。《红楼梦》第87回,黛玉思乡伤感,没有胃口吃饭,紫鹃让厨房用火腿和白菜煮了一碗汤,加上虾米调味,才哄得黛玉舀了两口汤喝。

还有一种用虾米做成的虾酱,也是调味圣手。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有记载:“作虾酱法,虾一斗,饭三升为糝,盐一升、水五升,和调日中曝之,经春夏不败。”虾酱的鲜味,比之虾米又更胜一筹,即使只是炒鸡蛋、豆腐这样的简单食材,亦有画龙点睛的效果,非一般的调味酱料可比。即便不常治庖的人,也能在虾酱的辅佐下完成基本作业。

很多传统小吃,也会用到虾米作为配料。如闽南的蚵仔面线,是用牡蛎与面线熬煮成糊状,再添入虾米、蒜蓉、酱油调味。虾米既可增鲜,又可作为配料咀嚼,口感韧韧的、滑滑的,香浓萦绕于舌尖,极耐人回味。另外,正宗的萝卜糕,也是用糯米浆加上炒过的萝卜丝、虾米,上灶一同蒸熟,让萝卜糕吸饱虾米的鲜味,使之滋味更为撩人。

台湾的碗粿,是把米浆用滚水搅拌成黏稠的米糊,加入虾米、精肉末、香菇粒、红葱头等馅料,蒸熟而成。粿粽也是以同样的制法,改用粽叶包裹而成的一种台式小吃,馅料也总少不了虾米、肉丁、红葱头等物。柔韧的虾米,正好呼应米粿的软糯滋润,犹如一次巧妙的拼贴,搭配出了更具层次的味道。虾米犹如一个只有短暂戏份的配角,却用自身出色的表演,照亮了主角的整个轮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