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美山西:灵石王家大院(叶平)

 叶老师YP 2015-11-12

2011年3月15日

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静升镇的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作为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素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传。


王家大院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其建筑规模宏大,拥有 “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现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尚不足王家大院总占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朱镕基总理曾题字为“天下第一院”,比因张艺谋电影而成名的乔家大院大了许多倍。


王家大院的选址居高临下,负阴抱阳。占据着静升村北山坡黄土高地。


环顾四周,群山连绵,气象万千。


正可谓:“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王家大院高家崖建筑群是由十七世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年间,总面积19572平方米,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


进入高家崖,墙壁上爬满金色的古藤


高家崖的建筑特点是依山就势,层楼叠院,气势宏伟,功能齐备,


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


中堂布局


不同风格的建筑群


前院多为木构架形制,


后院为两层窑楼,底层为前檐穿廊的窑洞,


院落布局,虽大都为多进式院落,但样式多变,组合得体。


匠心独具的砖雕、木雕、石雕,


内涵丰富,有极高的文化品位。


角楼


私塾


小姐绣楼


小姐绣楼


慈禧避乱逃到山西时,曾在这里下榻


朱镕基总理与夫人在高家崖合影(翻拍照片)


高家崖有天桥连通红门堡建筑群。


红门堡有高大的城墙护卫


雄伟壮观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年间,


有大小院落88座,房屋776间,总面积25000平方米。


总体布局,既隐一个“王”字在内,又附会着龙的造型,


庭院深深


前堂后寝


也有书院


厨房


不计其数的木雕


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


为顺应地理条件,一部分又应变为前园后院。


有些院落建于乾隆早期,故其装饰纤细繁密中显古朴粗犷,接近明代风格。


静升王氏家族历680多年已传至27世,由农及商,人丁渐旺,继而读书入仕,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王家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12人。王家大院充分体现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的宗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