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晚期審庵老人寫有《茶具圖贊》一篇,為十二種茶具冠以姓、職官、名、字、號,立意高妙,用詞精當,可謂無一字無來源。所用詞皆固有陳詞,所取義皆雙關歧義,此等遊戲文字,宋代甚為流行,然必是富學識多文采輩所能,蘇東坡就是此中高手。關於《茶具圖贊》,有另文專論,而《茶具圖贊》的茶具順序,基本上是按《茶經》中的茶器的順序,排第一位的就是風爐。今日只說《茶具圖贊》之首韋鴻臚。 韋鴻臚者何?竹爐是也。按《茶具圖贊》體例,韋為姓,多暗指材質,此處以韋,諧葦音,以葦代竹。為何不曰竹鴻臚,因為茶具中還有一個茶筅是以竹為材料的,必須把竹留給茶筅作姓,故以葦代竹。竹與葦和許多相似之處,所以有此用法。 鴻臚諧烘爐之音。唐劉禹錫 《奉和裴侍中將赴漢南留別座上諸公》:“暫輟洪鑪觀劍戟,還將大筆注《春秋》。” 文鼎,出《茶經》云風爐“如古鼎形”“上並古文書六字”,又文者紋也,鼎皆有纹。 景暘者,本指日光,也指火光、火焰。景者影也、光也,暘即陽字,亦通煬。古人喜用景陽爲名,戰國時楚國有宮名景陽宮,北京故宮中也有景陽殿,陳後主亡國時與張、孔二妃等也就是躲進景陽宮的井中,唐陸龜蒙有《景陽宮井》詩曰:“古堞煙埋宮井樹,陳主吳姬墮泉處。舜沒蒼梧萬里雲,卻不聞將二妃去。”就是拿這事開涮的。 武松打虎的景陽岡,可能是最有名的景陽了。四窗者,《茶經》云“其三足之間設三窗,底一窗”,故為四窗。贊曰:祝融司夏,萬物焦爍。火炎昆崗,玉石俱焚,爾無與焉。乃若不使山谷之英墮於塗炭,子與有力矣。上卿之號,頗著微稱。 贊是一種文體,《史記索隱》在《史記》每篇之後,皆有《索隱述贊》一段,以發自己的感慨,《茶具圖贊》也是用這種體例。 祝融乃顓頊之子,帝嚳時的火正,祝融之稱也是帝嚳所封,後來成了火神。火于四季屬夏,于四方主南方,故其廟在南嶽衡山,即今之衡山祝融峰下。 “萬物焦爍,火炎昆崗,玉石俱焚,爾無與焉”,這事和洪炉之火沒關係,那和什么有關係呢?和后羿时十日並出有關。 上卿之號,源自鴻臚寺主官稱鴻臚寺卿。 贊的大義為因為有了韋鴻臚,火與那“萬物焦爍。火炎昆崗,玉石俱焚”大火事件和茶就沒關係了,( 那是十日並出的結果),而茶能免於為火(薪炭)所毀,正是因为有了這個爐,.故曰有功,所以名列上卿,名副其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