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晓波、罗胖、鬼脚七 三个中年男人的“发家史”

 苏睿思 2015-11-14

吴晓波、罗胖、鬼脚七  三个中年男人的“发家史”

吴晓波,1968年生,被人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2014年5月开通微信公众号,现已拥有100万粉丝,书友会社群玩得风生水起;

罗振宇,人称罗胖,1973年生,从央视制片人转型视频脱口秀主讲人,自媒体“罗辑思维”估值13个亿;

鬼脚七,真名文德,37岁,离开阿里只为“未知才精彩”,因为“钱赚多了会影响心性”,即将彻底退出互联网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三个中年男人,三种自媒体社群玩法,分享给你。

1、吴晓波:社群能干多少事?

吴晓波、罗胖、鬼脚七  三个中年男人的“发家史”

从一个财经专栏作家到知名自媒体公众号,再到如今社群运营的佼佼者,吴晓波的初衷只是为了“找到我的读者”。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找到读者后居然做成了这么多事:

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每周发布两篇专栏文章和一个视频节目,现有100万粉丝,在全国81个城市做了书友会,其中31个城市选了班委,还有一个1万人的实名旅行大组,理财大组、创意大组、创业大组正在筹备中……

在过去的一年里,吴晓波还利用他的书友会社群做了咖啡馆改造计划、巴九灵创业公益金、众筹拍纪录片、企业家培训。在将社群商业化运营的道路上,“吴晓波频道”显然衍生出了太多种可能。

在公众号开通300天时,吴晓波就将“粉丝”升级为“社群”,书友会社群及社群里的人需要具备四点特质:1、认可商业之美;2、崇尚自我奋斗;3、乐意奉献、共享;4、反对屌丝经济。

此外,社群的运营需要具备三点要素:

第一,有态度的内容。人不是因为认识在一起,而是因为兴趣和认同感在一起。如果不容易区分好内容和坏内容,那么起码可以做有价值的内容,才能聚集起人气与共鸣;

第二,圈层化互动。如果社群仅仅停留在空中,很容易就变成泡沫消失,而如果社群在地面、接地气,可以产生大规模的互动,可以进行价值反馈,那这个社群就是有生命力的;

第三,共享中互利。每个人在社群中是一个获利者,也是一个贡献者。通过共享和互利,让这个社群变得更加长久。

2、罗胖:“罗辑思维”凭什么估值13个亿?

吴晓波、罗胖、鬼脚七  三个中年男人的“发家史”

因为不甘心做幕后默默无闻的制片人,罗胖(罗振宇)离开央视自创网络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2013年年底,轻松收到会员的800万会费让罗胖名利双收,也真正尝到了互联网化传媒的甜头——核心人格正在成为商业价值的核心。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先是连接内部会员关系,比如举办霸王餐活动,比如10万会员玩的“团要”,无论是餐馆老板贡献一顿饭供会员免费享用,还是向乐视免费索要10台大电视、20台电视盒子回馈会员,罗胖“打”的理直气壮,商家“挨”的心服口服,甚至“送完一回还求着我们再送一回”;

然后是向外部扩散,比如售书、众筹卖月饼、柳桃推广,甚至有会员在淘宝上卖“罗辑思维”葡萄干,有的直接挂“罗辑思维”青年旅社,还有“罗辑思维”的“天使小雏苗”,借这些项目,社群里的人可以对外销售商品获得回报,而那些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可以在罗辑思维300万用户面前展示自己,靠自己的禀赋获得支持。

尽管目前入账会费近千万,但罗胖仍然认为,未来的商业模式是小而美的逻辑,而不是由用户量支撑的大众逻辑——

第一是,只做点,不再试图做线和面,商业空间也很大;

第二是连接,判断未来互联网的生意就看他是阻碍了连接还是促进了连接,谁阻碍连接就不得好死,谁促进连接就将拥有一切;

第三是通过连接形成社群。社群的价值在于运营,一群人聚集起来之后可能是乌合之众,也可能做成大事,最重要的是干什么,是打麻将还是下象棋,取决于决策者。

3、鬼脚七:找到喜欢我的人,服务喜欢我的人

吴晓波、罗胖、鬼脚七  三个中年男人的“发家史”

2013年11月,在自媒体人刚刚开始尝试售卖广告位变现时,鬼脚七已经通过竞拍双十一当天公众号文章的推荐广告获得了单笔7.8万的收入。

如今,他在朋友圈发一条推广消息收费1万,他的订阅号粉丝数已经超过60万,朋友圈“好友”已近10万,团队年收入几百万,七星会会费、七招聘、广告、讲课培训和电商分分钟变现进账。真不是拉仇恨,他说:“钱赚多了会影响心性”。

鬼脚七的粉丝群叫鬼友,70%都是电贩子群,集中在电商蓬勃的地区,电商是公众号内容的主线,但还有非电商如老子智慧、鬼友说等同样评价不错。凭借在阿里9年搜索引擎的经验,《鬼脚七揭秘搜索规则》、《鬼脚七奉告你优化法门》、《鬼脚七:微营销的30个技巧》等一系列功利性十足的文章也颇受欢迎。

对钱不痛不痒,却又利用粉丝流量四处开花,鬼脚七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精彩的莫过于“小而美”——

小,包括:收入小,或者说收入规模不太大,大多也就是几百万或者上千万的规模;行业小,客户精准细分,不是一个大行业,而是某个行业的细分领域,但客户数量不一定小;团队规模小,动则好几百人几千人的公司不叫小而美;

美,包括:业务简单,不做很复杂的业务,也不可能覆盖很多业务,即简单之美;轻模式,没有重资产,不会有线性的人力膨胀,不会有太大风险,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工作快乐,不是苦逼的生活,也不可能是过劳死的节奏。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太多“小而美”的机会,但无一不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少则数月,多则一年才能看见效果,一旦有效果,则可以长期持续经营下去,时间越长,价值越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