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粉丝)是互联网经济的基石。 互联网红利的末期,各家都到了变现的的临界点了。近期,随着全通教育收购吴晓波频道的失败,知识付费的“鼻祖”罗辑思维终于也要冲刺IPO了。 与其他几家不同的是,罗辑思维并没有选择“借壳”或者被收购,而是选择了直接登陆科创板。如果罗辑思维冲刺失败,那么知识付费证券化基本上就算全军覆没了。 事实上,这几年关于知识经济的变现从来也没有断过,但是也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 2018年5月,浙江瀚叶拟花38亿收购981个微信公众号。随后该公司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 50个编辑运营981个微信公众号;前十大公众号粉丝增长趋势;活跃用户都成了上交所问询的重点。 面对上交所灵魂暴击式的问询,浙江瀚叶一头黑线,最终无奈终止了这笔交易。 微信的大火,带火了微信的整个生态。当微信公众号成了最大的媒体平台之后,粉丝经济愈演愈烈,各种做号集团层出不穷,手握巨量的粉丝,变现是他们唯一的目的。 2014年5月,《吴晓波频道》上线,依靠吴晓波个人IP迅速的把公众号的影响力最大化,等有了固定的粉丝基础后,再进行商业变现。这是一条自媒体的必经之路。 2014年7月,杭州八九灵成立。吴晓波频道开始公司化运作,也许在上线的初期,吴晓波本人就已经想到了最终的变现方向。 八九灵成立之初,它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泛财经领域的知识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商。他不认为它是一个媒体(起码主业不是媒体方向),这点同罗辑思维如出一辙。 八九灵的成立让吴晓波的业务线开始变得清晰,它的业务板块主要分为四大板块:泛财经知识传播、新匠人学院、企投家学院、知识付费。它的产品主要包括:吴晓波频道、企投家学院、新匠人。 互联网时代,粉丝是所有业务的基石。业务线的清晰让吴晓波知晓了努力的方向。其后它将秦朔朋友圈、冯仑风马牛、十点读书等众多流量大V拉入到了八九灵旗下的自媒体公众号矩阵,综合粉丝超过了千万。 2018年3月,八九灵开始股份化改造,它一共有10位股东,吴晓波及其妻子是公司的实控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