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耕本土 記住鄉愁 做故鄉行知客(圖)』相關推薦 記住鄉愁秦安鳳山村

 啸海楼 2015-11-14

深耕本土 记住乡愁 做故乡行知客(图)

时间:2015年11月14日10:27来源:三峡晚报

原标题:深耕本土 记住乡愁 做故乡行知客(图)

  本报讯

  11月12日上午,三峡晚报编辑部举办了“《三峡地理》专刊座谈会”,会议邀请了文史专家以及老中青读者代表参加。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达凤,因故未与会,但寄来了热情洋溢的书面发言。12位专家读者畅谈了对专刊的想法,同时对专刊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座谈会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分社调研员张勇宣读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达凤的书面发言。廖达凤在书面发言中充分肯定《三峡地理》专刊,“是我非常喜欢的报纸栏目之一,我每期必看。”她表示:宜昌地处中国阶梯地形的分界线上,又是楚蜀的交融地带,山川瑰丽多奇,文化丰富多彩,在岁月的长河中勤劳勇敢的人民创造了灿烂而又辉煌的历史。这些是我们的精神源泉,都值得我们媒体去一写再写。在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过程中,《三峡地理》以一种文化自觉,去挖掘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其自身也成为了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在交流中,专家读者们都表达了对《三峡地理》专刊的肯定。有读者更是带着报纸来参会,表示每期报道都看并集中收藏。也有参会的年轻读者交流表示,通过专刊对宜昌更多了一份了解,同时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参加会议的专家读者,也对专刊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分社党委书记、社长任浩表示,《三峡地理》专刊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打造成为优秀的读物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能力。报道要进一步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和水平,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进一步完善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

  《三峡地理》专刊从2012年3月创立起,出版近200期。2015年,从过去的一个版扩展成四个版,秉承“故乡行知客”的理念。“地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物产、地质、生物、山形地貌,江河水系,古迹名胜,文艺,无所不包,《三峡地理》栏目立足本土,探索发现家园之美,突出新闻性,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为城市人留住最后一抹乡愁。保持特色 秉持风骨做成宜昌知名文化品牌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廖达凤

  欣闻三峡晚报举行《三峡地理》专刊座谈会,特地表示祝贺,因故不能前来聆听各位专家的高见,失去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深觉遗憾。

  三峡晚报《三峡地理》专刊,是我非常喜欢的报纸栏目之一,我每期必看。在这里讲几点想法,和专家们一起交流。

  第一,从一个读者角度出发,宜昌市民需要一个本土的、纯净的、令人愉悦的精神家园,三峡晚报《三峡地理》专刊很好地契合了市民的这种精神需求。其清新的文字表达,真挚而又朴实的情感,如涓涓细流浸润人心。又因为所写的就是脚下的土地,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更能引起与读者的情感互动和共鸣。三峡地理从2012年开办,第一期《在那北山坡上》就深深打动了我。其后,几经起伏。今年春天,三峡晚报将其扩版成周刊,选题、采写、版式都焕然一新。推出的《宜棉往事》、《楚辞中的植物》等一批报道,很好看,能打动人。

  第二,从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宜昌这座城市需要一个专业的、成熟的、底蕴丰富的文化品牌,三峡晚报《三峡地理》专刊很好地契合了宜昌文化建设的需求。宜昌地处中国阶梯地形的分界线上,又是楚蜀的交融地带,山川瑰丽多奇,文化丰富多彩,在岁月的长河中勤劳勇敢的人民创造了灿烂而又辉煌的历史。这些是我们的精神源泉,都值得我们媒体去一写再写。在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过程中,《三峡地理》以一种文化自觉,去挖掘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其自身也成为了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从一个文化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宜昌文化建设需要一个积极的、有力的、特色鲜明的发展助推器,三峡晚报《三峡地理》专刊具备这种潜质。我们这么好的山水,这么好的文化,这么好的人民,需要像《三峡地理》这样具有专业眼光和人文情怀的媒体,来细细打量他们,书写他们,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爱上他们,这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发展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和推动。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分社党委书记、社长 任浩媒体有责任打捞历史碎片

  《三峡地理》通过富有磁性和感染力的文字和作品,在报纸上表现我们这座城市的背影,引导读者回望家园。《三峡地理》呈现的东西,就是大家平时不容易看到的过去。浇二、宜棉,是很多人遗忘的,我们媒体有责任打捞历史碎片,给大家时间来回顾过去。

  副刊产品要成为报纸的 “后花园”,做出能把读者留下的内容。新闻生产节奏快,往往没有时间反复打磨,而《三峡地理》作为周刊,则要慢火细炖,做出精品,能够满足我们读者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能够通过这样的表达,能呈现我们文化的乡愁。特别是能够通过《三峡地理》,打造宜昌浓厚的地域特色,一个城市有符合它特色的文化面貌和精神特质的书写,是很重要的,我们文化副刊可以发挥这个功能。

  社交媒体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打乱了人与人交往的秩序,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现在全国都在大力倡导读书。我们作为媒体要引导大家阅读书本,引发阅读的沉潜。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站在读者的角度,进一步完善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让大家愿意读。

  宜昌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组长 王贵平专刊有很强的史学价值和存史价值

  2012年3月《三峡地理》推出以来,至今已经3年多,作为晚报的一个品牌,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的,我个人感觉有三点:

  首先是理念创新是根本,在新媒体的博弈中,坚持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是报纸的生存之道。其次是选题贴近市民,内容有较强思想,报道手法的新颖性和独到性也值得称道。最后是专刊有很强的史学价值和存史的价值,记者深入实地采访,在旧闻中发现新内容,拼接符合城市的历史记忆,为后人留下宝贵史料,为本地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将《三峡地理》打造成更高层次的新闻品牌,个人认为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空间。一是每期内容和质量不平衡,有强有弱。编辑记者应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和水平,案头功夫做得更充分,带着问题去采访,带着思考去报道。二是有些报道要更立体化,采访人物面要更宽,学者和当事者兼顾,当事者增加现场感,学者参与增加权威感。另外采用组合性方式,多做背景和资料的链接。三是报道应更深入,有些典型、有力度的情节在报道中没有展现出来。宜昌市政协调研员 秦兴友专刊让人耳目一新

  《三峡地理》的采编人员,为我们宜昌文脉的延续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专刊的创意和思路,在全国性报纸中都让人耳目一新。它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传承历史,弘扬正能量。以地理为坐标,把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宜昌大事要事串起来,用记者的视角报道,读起来生动。记者做了大量的功课,带给读者精神上的享受。

  希望报道中涉及到史料时,要更讲究准确性客观性,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把事实弄清楚。也希望文章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通过我们的专刊,挖掘出具有高风亮节的贤达,能够找回并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未来可以考虑,以地质、地貌、地名以及当地名人为线索,汇集成一个系列。

  原宜昌市委史志办主任、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复胜一个好专刊可以扩大报纸的影响力

  《三峡地理》自开办之初,就与我们炎黄文化研究会联系很多,我个人也很关注这个专刊。我住的小区就有人因为看了《三峡地理》而订三峡晚报,市民对写身边的事情很感兴趣,这充分说明一个好的专刊把报纸的影响也扩大了。《三峡地理》我是期期必看,一个专刊成了纽带,把这么多关心宜昌旧事情的人联系起来,希望这个专刊越办越好。

  三峡晚报是流域性报纸,《三峡地理》专刊可以能够跑出宜昌,写宜昌以外的事情,比如万州、丰都鬼城都可以写。建议三峡晚报能把这样的好专刊汇集成册,进一步扩大影响。此外,建议报道的内容在刊发前,可以给经历的人看一下。

  原宜昌市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 卢家俊专刊洋溢着人文关怀

  《三峡地理》最近推出的灾难系列报道,有长远的眼光,报道有故事性、冲击力和新闻性。我们可以从报道中看到,《三峡地理》的写作突破了传统的科学考究,用散文的笔调描写,文笔优美,让人爱看。而且报道中,记者对比地方志和档案不同,做了大量科学方面的考究,做了大量案头的考究。而且文章中还有教训和反思,有记者的评论,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峡地理》非常打动我的一点,就是文章中洋溢着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怀。文章有人文关怀,就有了生命力,所以我们读者爱看爱收藏爱评论。这个专刊作为我们报纸的品牌,作为报纸的生命力就在于此。

  原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赵在春专刊唤起了读者的情感

  《三峡地理》这个专刊办得很不错,是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专栏刊。它对重大事件的追溯和挖掘,审视了我们的过去。

  我们的报道要有生命力,就要和读者的衣食住行,和读者的喜怒哀乐联系起来。《三峡地理》很多重量级读者都已经高寿了,能够有机会回忆过去,真的要感谢《三峡地理》唤起了他们的情感,让他们能够讲述过去,而讲述的目的是为了振奋现在。

  希望未来《三峡地理》的报道能有计划一点,矿产资源方面的樟村坪磷矿,物产方面的茅坪香菇、瓦仓米等,都可以去关注。而且《三峡地理》有很强大的读者后盾,记者可以从读者中间去发现线索,把报道做好。宜昌市十五中退休教师 赵志勤专刊可开拓更广的市场

  《三峡地理》应把文字单元化,文字过于集中就会影响阅读感受,可以把照片和文字犬牙交错。专刊选题可以适当地规划,用几条暗线来进行报道。同时读者反馈如果同报道同期发表效果更好。

  报纸不能成为老年人的 “晚年报”,还要注重中青年和少年读者群体的挖掘,《三峡地理》很适合初中生阅读,三峡晚报可以考虑在这方面加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

  西陵区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张帮寸正能量也让读者们看好

  《三峡地理》从2012年开办以来,我是忠实读者,也是其中的参与者。《三峡地理》成为同类报纸中独有的专刊,首开先河,打开了新天地。受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关注,这种正能量也让读者们看好。

  建议以后的日子里,《三峡地理》专刊记者的采访,可以多和名人志士联系,可以获得更多的素材。内容更加严谨,特别是在文章出版前,和提供信息的人进行事前交流,避免出错的可能。夷陵区委宣传部干事 李重庆让不同年龄层读者都能找到兴趣点

  我对 《三峡地理》有特殊的情感。专刊接地气,立足于三峡地区,挖掘地方文化,保护地方文化,传承地方文化。

  专刊的文章非常有深度,可读性强,有趣味,让不同年龄、文化层的读者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它唤醒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宜昌特有的文化优势,提升了对宜昌这座历史名城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读者热爱宜昌、建设宜昌的热情。三峡大学教师 王楠每一期专刊都是纪录片

  通过《三峡地理》我知道了很多宜昌的人文历史,特别是专刊的图片具有非常强的观赏性,让读者在快乐阅读的同时,还能欣赏到不一样的景致。

  专刊的文章,文字淳朴,没有太多修饰的手法和专业术语,娓娓道来,亲切且清新。文章写得老少皆宜,年长者看后能勾起许多回忆,像在看一部怀旧的影片;年轻人看后能了解本土人文地理,仿佛在看一部纪录片。专刊的互动板块,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有时候读者后期的反馈,能够对报道时未能发掘的内容进行补充,让整个专刊真正动起来,和读者深度粘连起来。

  个人认为专刊的版式设计,可以考虑把本土的文化图腾等内容用在版面装饰上,能够彰显本土的人文地理特色。

  宜昌鑫道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长春专刊是了解宜昌的窗口

  作为一个在宜昌生活了20多年的外地人,我通过《三峡地理》知道了很多不太熟悉的宜昌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我就住在荆门山下,在阅读《楚西塞怀古》后,才知道我们身边的荆门山就是楚西塞山,很高兴在三峡晚报上一睹楚西塞山的美景。

  长江三峡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任桂风专刊也要触“网”

  《三峡地理》的读者群巨大,考虑到现在年轻人更多地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关注资讯,专刊可以用更多年轻人看得懂的语言,讲述《三峡地理》的好故事。同时增强互动性,因为新媒体改变了很多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希望专刊能够加强网络、手机微信的合作,让年轻读者了解宜昌历史,更好地把宜昌文化人文特色传播出去。伍家岗区土地储备中心 谢超专刊是宜昌版文化苦旅

  我们国土部门和《三峡地理》很有渊源,我们治理土地,《三峡地理》书写土地。

  大城建设造福四方,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在感受家乡可喜变化的同时,也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旧有的小城故事随着挖掘机的轰鸣渐渐远去。而2015年全新推出的《三峡地理》,在内容上形成了宜昌版的文化苦旅,也成了我们国土部门的反光镜。

  目前,宜昌城区30条道路拟命名,希望《三峡地理》以此为突破口,为读者讲述“地名背后的故事”。三峡晚报总编辑 贺少雄以现代手法挖掘宜昌本土的文化脉络

  《三峡地理》专刊2012年开始创办,从落地开始,全新的表现手法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它和以往的史记传论不同,它采用现代手法,挖掘宜昌本土的文化脉络,表现形式新颖,语言生动活泼。

  2015年年初,三峡晚报改版,在宜昌第一次明确提出 “打造文化周刊”。在周六这期报纸的16个版面中,用了10个版深耕文化,这在宜昌本土是率先的。三峡晚报注重挖掘宜昌本土文化,这既是媒体人应尽的职责,也是为了提高宜昌文化品位。我们报道的东山大道、浇二、宜棉等专辑,通过触摸宜昌这些标志性实体,勾起很多宜昌人对过去的缅怀和追寻。还有我们敢于触及系列灾难性报道,如远安盐池河山崩、新滩大滑坡等,从过去的灾难中引发今天的反思。这就是我们《三峡地理》所能够和宜昌市民血肉相连的原因。

  本报记者赵宽/文 朱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