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纸媒会消亡吗?会。

 真友书屋 2015-11-14

小河:

你好。前段时间,无聊时候搜索关于读书的公众号。学设计的我被你的极具设计感的标志所吸引。你的书还没有读过。读了你的一些随笔,感觉你的文字朴素清晰,很舒服。

看到有可以给你写信的栏目,就预划着写一封。现在的人喜爱读书的少了,信更是没有人写了。我们每天沉溺在各种社交网站和软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朋友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近。随时可以分享自己的愉悦。可是,心变远了。萦绕在朋友之间的不是真诚。而是表现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掩饰。曾经在看《上海往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深深羡慕于那个年代的书信往来。这是一部讲述张爱玲简单生平的电视,主演是刘若英。整部电视的基调都是淡柔的。刘若英虽然没有完全演绎出张爱玲的气质,但是她自身所具备的才气,还是将角色舒服的展现了出来。如果你没有看过,我推荐你去看。

曾经那个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并没有因为联系的不紧密而冲淡感情。相反,每月一封,甚至每年一封的书信,传达着真挚浓烈的感情。或许是因为信息发达的缘故,感情的联系因为简单而不那么重要。我们每天在使用社交软件与自己的朋友.家人.恋人沟通。诉说每时每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似乎都生活在一起。可是,沟通多了,谈心却少了。没有人愿意和朋友诉说自己的悲伤和自己的梦想。我们的朋友圈就如极乐世界一样,充斥了快乐的生活场景,貌似每个人都过的很幸福。会有谁愿意去写一封信,在信里谈哲学,谈梦想,谈悲伤?纵然有人写这样的信,又有谁会去读呢。大家已经被手机奴役,生活在虚拟世界里。

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但如今的造纸技术却远不如日本。在张爱玲的那个年代,纸的品种还很少。纸并没有那么白,泛着枯草的颜色。然而,枯草色配着墨水色,读起来更有韵味。信里包含的浓浓感情,让读信变成一种享受。收藏信亦是一种乐趣。现在的造纸技术,还在刻意的将麦秆渣裸露出来,让纸张有着大自然的韵味。日本有一类特种纸,纸张上裸露着各种不同的细小的花瓣。如果将信写在这样的纸上。寄给朋友或恋人,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情。也很值得收藏。

现在的设计领域,在提倡这样的理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发达,纸媒终会面临挑战。我想说,挑战已经开始了。因为,现在没有多少人愿意捧起一本书认真读完,没有人会提笔写字,写日记。我们的眼睛始终盯注在不同大小的屏幕上。

纸媒真的会终结吗?我的回答是不。物极必反,正如现在的手机越做越大一样。手机为了博得市场,不顾使用性能,漫无边际的扩大尺寸。消费者盲目跟风,不追求使用舒适,一味跟随潮流。但是,手机最终还是会回归手机的功能,因为它替代不了电脑。纸媒也是一样。当人们迷茫在屏幕世界里的时候。会想回归大自然,会捧起一本书,会提笔写字。如此,才能找到真实的存在,真实存在的感情。

石溪



---------------

石溪:

你好。我和你一样怀念旧日的书信往来,看民国作家日记,几乎日日都寄信收信,看他们的信,会读到时间延宕造成的期待感。因为时间的参与,速度慢了下来,似乎人也从容了许多。而在我们这个时代,等待是被取消的,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的目标,就是极大可能的方便人类生活。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极为便利的时代,并且正朝着更为便利的去处去。细想一下,如今不用出门就可以购物,出发之前就可以叫车,买车票不需要再去排队,美国昨天更新的剧集,今天你就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如果不承认现代生活的好处,而仅仅强调过去的美,容易落入偏狭。

环境确实在塑造人的行为模式,从前写信,需要遣词造句,那是印刷术时代的思考模式,但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是可修改并持续完善的,即时软件让沟通变得快速的同时,也趋于碎片。到底是我们的需求塑造了科技,还是科技塑造了我们的需求,谁也说不清楚,清楚的是,纸笔这件事情,正在成为过去式,就像当年的竹简。

我对此不悲伤。文字被发明,就有智者发出声音(好像是柏拉图),说人类为此丢掉了良好的口头文化传统,信任文字,而不信任脑子,是一种不好的变化。如今,我们从印刷术走向互联网,又是一种变化。在每一种处境中,都有各自的弊端、烦恼,只要人性存在,这些就消除不了。

关于关系变淡,心变远了这样的感受,不能只归结到写信这件事上,如果非要从外部着手去分析它,那么,社会整体文化氛围的变迁,所谓浮躁之风的兴起,远远不是一件不写信所能改变的,经济第一的全民志愿,中国历史遗留下的民族伤痕,现代化过程中的阵痛,如果要分析,有许许多多的元素造成了今天的你和我。

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当然是好的,但有一点我想提一下,不论是影视剧还是文学作品,都是过滤掉了许多环境细节的,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远远不止是它们所表现的那样,他们的怀念和烦恼,可能你根本没有想到过。

但这不代表,我否认对过去世代的怀念,因为怀旧其实是一种温暖的品质。只是,我们需要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过去,和未来。

关于纸质书的阅读习惯正在面临挑战,这当然是真的。我自己是个纸书党,看不习惯电子书,但不会反感别人看电子书。

纸媒会终结吗?你的答案是不。我的答案是是。纸媒当然会终结,并正走在终结的路上(纸书慢一点)。手机取代不了电脑,因为智能手机是一种新的电脑。

你说,“当人们迷茫在屏幕世界里的时候。会想回归大自然,会捧起一本书,会提笔写字。如此,才能找到真实的存在,真实存在的感情。”

半个世纪后的人看到这句话,可能完全无法理解,因为他们的世界里,也许已经没有纸笔。那会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吗?未必。那会是一个更糟糕的世界吗?也未必。

从来没有一个符合我们想象的世界。我们只是在一个偶然的时代里生活罢了。所有的烦恼和际遇有其共性,但每一个人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身上克服时代”。

祝好。

魏小河

2015.11.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