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敌人的敌人一起干掉敌人

 龙凤园创 2015-11-15




互联网企业合纵连横的本事愈发高明。刚刚合并不久的滴滴和快的,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Uber(优步)选择“深入敌境”,投资其美国本土的竞争对手Lyft一亿美元。



在今年7月底,滴滴总裁柳青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在将国内业务力争做到最大化的同时,美国市场方面也可能会采取和其他科技公司合作的方式进入”,仅仅一个多月之后,这笔投资就宣告达成。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本次滴滴的投资联合了阿里巴巴、腾讯两大巨头,可谓阵容强大。


早些时候,滴滴出现在了东南亚打车软件龙头Grabtaxi3.5亿美元融资的投资者名单中,这是滴滴第一次参与进入国际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GrabTaxi推出于2012年,目前业务范围已经覆盖到6个国家、26个城市,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拥有超过11万名司机。和Lyft与Uber在美国本土的竞争一样,GrabTaxi也是Uber在东南亚地区的最大竞争对手。


Uber进军中国之后,一直采用高端市场渗透的方式,且补贴力度同样巨大,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曾经让人一度为合并不久的滴滴、快的捏了一把汗,担心其落入合并——垄断——新竞争者崛起——再度平分市场的竞争局面。


凭借在本土市场绝对的统治性地位,滴滴面对新的竞争者表现强势,采取了更具侵略性的竞争策略。在和彼时模仿对象的斗智斗勇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自信。


本轮投资之前,有消息称Lyft创始人兼CEO Logan Green已经决定深耕美国本土市场,力争与Uber决一高下,暂时不会涉足海外市场。


这显然会让滴滴更加放心,而不必担心在国际市场上受到额外的威胁。依托资本的力量,滴滴也有望更加深度地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


“对手的对手就是朋友”,这是常见的企业竞争策略。


在功能性饮料方面乏善可陈的可口可乐,面对红牛的竞争选择入股其重要的竞争对手,世界第二大功能性饮料企业“怪物饮料”,用21.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这家公司16.7%的股份和两个董事会席位,英特尔也曾经投资过谷歌眼镜的对手企业Recon Instruments。


马云更是深谙此道的个中好手,为了给最近势头迅猛的京东商城施加压力,阿里巴巴达成了与苏宁云商数额巨大的互投协议,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和坚定的合作伙伴,这甚至造成了消息公布当天京东股价较大幅度的下跌。


在此之前,阿里巴巴也通过对美国另外两家电商企业ShopRunner和Jet.com的投资,形成对亚马逊的夹击态势。


在2014年4月,阿里巴巴和来自纽约的对冲基金Coatue Management以及Third Point等机构一起,完成了对Lyft的一轮2.5亿美元投资。


从那时起Logan Green就已意识到,Uber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肆扩张,必然会遇到大量的资本投入和法律纠纷,美国本土市场反而成为其软肋所在。


Lyft试图通过专注于美国市场实现错位优势,滴滴自然乐得为其提供“枪支弹药”。


在这样的共识之下,双方的投资与合作进程显然无比顺利。


来源丨《看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